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9)
2023(12879)
2022(10491)
2021(9273)
2020(7507)
2019(17091)
2018(16750)
2017(32049)
2016(17021)
2015(18820)
2014(18547)
2013(18694)
2012(17359)
2011(15418)
2010(15995)
2009(14792)
2008(14842)
2007(13393)
2006(12117)
2005(11482)
作者
(48426)
(40455)
(40439)
(37784)
(25921)
(19302)
(18388)
(15672)
(15256)
(14589)
(13892)
(13434)
(13157)
(13002)
(12578)
(12285)
(12041)
(11934)
(11785)
(11647)
(10117)
(10102)
(9688)
(9342)
(9182)
(9094)
(9027)
(8972)
(8199)
(7973)
学科
(81140)
经济(81045)
(80470)
(70881)
企业(70881)
管理(64490)
(30381)
业经(29161)
方法(28716)
(26292)
中国(24018)
地方(21106)
(20683)
贸易(20666)
数学(20647)
数学方法(20542)
农业(20396)
(20191)
(18515)
财务(18493)
财务管理(18472)
技术(18136)
企业财务(17492)
(16932)
(14593)
(14219)
(13469)
(13434)
理论(13256)
(12979)
机构
学院(246902)
大学(238936)
(109663)
经济(107561)
管理(100416)
理学(84905)
理学院(84095)
管理学(83297)
管理学院(82817)
研究(80892)
中国(65681)
(51504)
(50803)
科学(45593)
(42825)
(40430)
(40209)
财经(39685)
中心(37744)
(35935)
研究所(35530)
业大(33609)
农业(33277)
(32301)
北京(32293)
经济学(32202)
(29900)
师范(29613)
(29332)
经济学院(29139)
基金
项目(155373)
科学(124196)
研究(118929)
基金(111983)
(95582)
国家(94609)
科学基金(83104)
社会(78076)
社会科(74212)
社会科学(74193)
(63193)
基金项目(58717)
教育(52245)
自然(50750)
(50406)
自然科(49625)
自然科学(49618)
自然科学基金(48825)
编号(48658)
资助(44766)
(39460)
成果(38464)
(36798)
(35751)
重点(34392)
(33895)
课题(33127)
发展(32666)
创新(32464)
国家社会(32314)
期刊
(133190)
经济(133190)
研究(76297)
中国(55316)
管理(43011)
(42461)
(41644)
科学(30765)
学报(30719)
农业(29132)
(26300)
金融(26300)
业经(25810)
教育(25170)
大学(24566)
技术(24044)
学学(22945)
经济研究(20873)
财经(20022)
(18039)
(17406)
问题(17368)
(15930)
技术经济(14804)
世界(13985)
商业(13661)
国际(13504)
图书(13391)
现代(12877)
经济管理(12068)
共检索到396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铁瑛  张娟  
本文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拓展了Kugler和Verhoogen(2012)的理论模型,提出服务业发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大微观机制,即"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在实证层面利用城市统计年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在细化的城市-企业维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通过"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实现。城市服务业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发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思语  郑乐凯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深远影响着企业和国家的出口国际竞争水平。本文利用Eora于2018年发布的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对1990—2015年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进行了量化,并分别从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等方面进行测算,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程度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从服务投入来源异质性的视角,国内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而国外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对本国出口产品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抑制作用;从服务投入行业异质性的角度,邮电通信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最大,金融服务化的影响次之,交通运输服务化的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王有鑫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FDI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微观机制,然后利用1999~2007年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稳健地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而且外商投资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港澳台投资。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此外,研发密度、人均工资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资本劳动比的影响则恰好相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王利霞  
如何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出口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影响机制。文章研究发现:第一,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海归高管能够促进企业推出试验性产品,提升中间品进口质量,以及促进高级人力资本的引进,这有利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文章进一步使用1920年前创办西式大学的数量作为工具变量作为因果识别策略,主要结论在因果识别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后,文章指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积极引进海归人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长英  王曼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将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出口产品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中欧班列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对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中欧班列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正向辐射效应,其辐射范围大致为400公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奕  左英姿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从金融化视角考察服务业“营改增”税改政策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支撑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营改增”税改政策降低了制造业实体税收负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金融化的“蓄水池”效应成为支撑“营改增”税改政策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营改增”税改政策对民营制造企业、成熟期制造企业、高融资约束制造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黄胜强  
本文以中国2000~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机制分析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服务中间投入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且对外部资本依赖更强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更高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限制和审核审查类型的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突出,并且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受到营商环境的非线性影响,即只有当营商环境超过阈值时,完善的营商环境才能强化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本文为我国如何利用服务业外资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民春  袁瀚坤  
文章首先利用拓展的MO模型分析了生产分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研究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之后使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样本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生产分割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服务业开放扩大了生产分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正面影响;该结论在经过解决样本选择偏误、工具变量法和替换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生产分割对不同性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差异化影响,显著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垄断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机制分析表明,生产分割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进口中间品质量两条渠道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铭心  汪亚楠  郑乐凯  石悦  
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中国海关数据,系统性地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在机制分析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营运资本的效率和缓解营运资本的融资约束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另外,数字金融强化了正规制度及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发展摆脱了对地区信任感及合作观念等社会心理的依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瀚坤   韩民春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广威  张铭心  郑乐凯  袁征宇  
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增加了金融服务业中间品的有效供给。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等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1)基准回归显示,地方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2)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地方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水平这一渠道提升出口产品质量。(3)异质性回归显示,地方金融发展对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有鑫  王猛  赵雅婧  
人口老龄化使有效劳动供给减少、工资上升,产品需求层次提高,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选择生产高技术产品和品质竞争策略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需求偏好的变动,从而实现出口产品品质升级。利用121个国家和地区对美出口HS10分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对此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品质升级。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的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对刚迈入或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国家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高于其他国家;对低技术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高于中、高技术产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爽  王昱  王晓娜  
中国出口产品往往面临量高而质低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只能定位在较低的价格。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所得的微观数据,从产品层面出发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合行业层面间接融资渠道测度的金融发展指标,运用非参数分位数面板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非线性异质影响且影响模式显著不同,在高分位处呈现“倒N型”特征;(2)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差异化的最优金融发展水平,并随分位点下降而降低;(3)非东部地区、高技术产品的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敏感程度更高,而对低分位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结论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宏观调控应考虑到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水平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