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7)
2023(16669)
2022(13847)
2021(12909)
2020(10630)
2019(24167)
2018(23892)
2017(46599)
2016(24902)
2015(27742)
2014(27398)
2013(27185)
2012(24628)
2011(21637)
2010(21545)
2009(19962)
2008(19641)
2007(17219)
2006(15176)
2005(13457)
作者
(69345)
(57917)
(57666)
(54606)
(37021)
(27387)
(26139)
(22624)
(21859)
(20527)
(19590)
(19556)
(18471)
(18102)
(17574)
(17551)
(17216)
(17027)
(16532)
(16482)
(14207)
(14079)
(13962)
(13167)
(12947)
(12829)
(12793)
(12788)
(11522)
(11337)
学科
(103008)
经济(102885)
(96396)
管理(84688)
(84496)
企业(84496)
方法(46920)
数学(37443)
数学方法(37082)
(33978)
业经(32421)
(31546)
中国(27185)
农业(24360)
(23024)
财务(22958)
财务管理(22934)
企业财务(21763)
(20406)
技术(20316)
理论(19343)
地方(18885)
(18679)
(18231)
贸易(18219)
(17712)
(17383)
(16863)
(15911)
环境(14961)
机构
学院(352629)
大学(349096)
管理(146730)
(144749)
经济(141781)
理学(126902)
理学院(125651)
管理学(123925)
管理学院(123256)
研究(109914)
中国(85363)
(73368)
(66827)
科学(66190)
(55809)
财经(53817)
(53499)
(51464)
业大(50898)
中心(50505)
(49081)
研究所(48426)
北京(45964)
(43708)
农业(43545)
师范(43369)
经济学(43280)
(41779)
(40120)
财经大学(40073)
基金
项目(240017)
科学(190604)
研究(180411)
基金(175020)
(150469)
国家(149100)
科学基金(130335)
社会(115514)
社会科(109487)
社会科学(109459)
(93832)
基金项目(92917)
自然(82840)
教育(81223)
自然科(80947)
自然科学(80931)
自然科学基金(79531)
(77385)
编号(74495)
资助(70733)
成果(59318)
(52672)
重点(52507)
(52195)
(51301)
课题(49482)
创新(48021)
国家社会(47563)
项目编号(46760)
教育部(45767)
期刊
(160529)
经济(160529)
研究(102466)
中国(65172)
管理(56366)
(52538)
(52165)
学报(49798)
科学(47722)
大学(38874)
学学(36566)
农业(36506)
教育(36047)
技术(31738)
(30264)
金融(30264)
业经(29014)
财经(26216)
经济研究(25127)
(22519)
问题(20721)
(20540)
图书(19554)
技术经济(19184)
现代(17652)
理论(17077)
商业(16664)
科技(16574)
实践(15460)
(15460)
共检索到513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元  杨先明  
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使中国经济继续从结构转型中获得增长红利,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消失,以及受到服务业“无实物形态”“不可存储性”“非标准化”等属性的限制,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在服务业领域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提出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双重深化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并指出,知识资本深化形成以“租金创造”为中心的报酬递增,通过产品差异化效应、消费多样化效应、中间品专业化效应、规模经济重塑效应促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并从技术进步偏向性、分工专业化的机制视角指出,人力资本是知识获取、吸收和创造的能力体现,且深化的作用重点是驱动劳动力供给“量质转型”,满足服务业对劳动力的质量需求。尽管中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短板,但也具备潜在优势,通过双重资本深化补齐短板和挖掘优势,是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着力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制造业服务外包不仅作用于制造业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率的提升,对服务业同样会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出、劳动力转移、生产率及其增长滞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制造业服务外包导致了服务业产出和劳动力投入的双重增加,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净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但会加剧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滞后程度:从长期看,服务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性的影响减弱,服务业企业通过服务创新减少劳动力投入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缩小与制造业的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宫旭红  曹云祥  
资本深化是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工资上涨及政府投资等角度分析转型期的资本深化,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力量引致的资本深化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借助不同时间段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政府投资主导的资本深化的作用显著大于工资上涨的作用,随着中国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显著但呈下降趋势。此外,技术进步及行业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各行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紫嫣  
在服务经济领域,服务业因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而导致的“成本病”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力,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效应和消费溢出效应两方面。基于2005—2019年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积累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通过促进服务消费和加快技术创新来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助于缓解“鲍莫尔成本病”问题。为了更加清晰地描绘这种关系,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并分别进行考察,发现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和作用机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更加显著。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者技能和教育培训体系等公共服务保障,缩小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技能差距,是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巍  李万明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验证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土地规模、土地生产率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斐  肖宇  
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和OECD国家2000—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程度,采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方法,重点就中美之间的指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融合度指标对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美国融合度指标相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明显偏低;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同样明显,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度指数要显著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融合度指数;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明显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据此,笔者提出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海忠  张雅丽  
本文从劳动生产率角度分析了产业、就业关系优化所应遵循的准则,通过对产业进行效率分类,提出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产业、就业关系优化的路径,并在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中,对产业、就业关系合理范围的确定进行了说明。陕西省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农业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目前仍应将工业作为吸纳的主要部门,房地产业、金融业、营利与非营利性服务业作为辅助部门,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海民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一轮资本深化所引发的担忧与质疑,利用2007-2011年37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在CES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资本深化、替代弹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新一轮转型升级所推动的资本深化进程,并没有出现传统理论所预言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原因在于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深化通过"德拉-格兰德维尔效应"和"卡尔多-凡顿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金融深化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显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计小青  乔越  
在渐进式改革逐步深入和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合理调整政府干预手段助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缓解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政府干预的不同手段,分析这些手段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多种维度的变化,探讨政府干预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潜在作用。研究表明,政府借助对土地、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垄断采用不同手段干预全社会投资需求,通过加速资本深化进程对劳动生产率造成短期和长期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以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潜力为代价换取其短期爆发性增长;政府直接投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基础设施外部性决定了政府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维度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丰付  潘加顺  
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劳动产出效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平稳期假定做出的,这与中国当前发展情境不符。本文在城市产出总量函数中引入了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变量,考察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关键经济变量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本文发现:劳均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并且呈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特征。总体上看,资本深化的作用最大但呈缓慢下降态势,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的作用为正且呈"倒U型"变动,而人口集聚呈"规模报酬递增",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博  朱宁  
为探索劳动生产率视角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路径,在测算和分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跨国比较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农业劳动生产率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包括单位农产品收益、土地生产率和人均土地规模,其中,扩大人均土地规模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所不可回避的有效路径,需要通过纵向的专业分工和横向的规模经营"迂回"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媛  应瑞瑶  杨向阳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服务业增长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现状,并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基本无差异,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在分别考虑了截距项、时间趋势、时间特殊效应、省份特殊效应、省份时间效应与序列相关等因素的影响后,我国各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条件性β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珍   韩兆安   云乐鑫  
文章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确立的以不变价格劳均价值增值测度全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非均衡性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观察期内,中国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第二产业的全劳动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停滞不前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是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非均衡性和总体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显著下降,但仍是总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服务业细分行业全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普遍比服务业整体高,生活性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比生产性服务业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大中  陈福炯  
经济活动的相对密集度及其对经济自身效率的影响也反映在服务业方面。本文在构造产业相对密集度指标及其与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相对密集度的地区与部门差异性。我们发现,除房地产业外,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相对密集度对其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由于服务业相对密集度的大小可以理解为地区人均服务供给(或产出)水平即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本文基于中国服务业的经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正好与著名的"凡尔登定律"(Verdoorn’s Law)所揭示的增长与生产率之间的"程式化关系"(stylized relationship)不谋而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借鉴美国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政策举措及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有助于我国作出前瞻性的政策安排,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保罗·克鲁格曼曾说:"生产率并非一切,但从长远看,它几乎就是一切。"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逐年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资本投资的增长。因此,研究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演进路径和所面临的问题,借鉴美国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政策举措及其对美国经济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