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5)
2023(12154)
2022(10074)
2021(8971)
2020(7837)
2019(17604)
2018(17479)
2017(34305)
2016(18346)
2015(20372)
2014(20044)
2013(20150)
2012(18432)
2011(16297)
2010(16602)
2009(15850)
2008(16037)
2007(14671)
2006(12956)
2005(12134)
作者
(50409)
(42197)
(41964)
(39957)
(27154)
(19813)
(19103)
(16067)
(16028)
(15239)
(14559)
(14314)
(13664)
(13414)
(13046)
(12799)
(12398)
(12297)
(12225)
(12153)
(10602)
(10330)
(10200)
(9693)
(9524)
(9501)
(9359)
(9320)
(8344)
(8119)
学科
(86140)
(84965)
经济(84832)
(77517)
企业(77517)
管理(74713)
方法(39649)
(31653)
数学(31474)
数学方法(31295)
业经(29192)
(27242)
(22524)
(22312)
财务(22290)
财务管理(22257)
企业财务(21161)
中国(20292)
农业(19620)
技术(17581)
(15926)
(15074)
(15040)
贸易(15030)
(14889)
(14617)
(14289)
体制(13871)
地方(13784)
理论(13427)
机构
学院(265587)
大学(263590)
(119770)
经济(117560)
管理(111648)
理学(95654)
理学院(94866)
管理学(93881)
管理学院(93365)
研究(79938)
中国(66882)
(60949)
(54170)
财经(47244)
(42951)
科学(42750)
(41902)
(40033)
中心(38265)
(38067)
经济学(37129)
业大(34814)
财经大学(34806)
北京(33746)
经济学院(33740)
研究所(33264)
(32412)
商学(32110)
商学院(31832)
农业(30878)
基金
项目(169692)
科学(137051)
研究(129242)
基金(127059)
(107369)
国家(106412)
科学基金(94812)
社会(86892)
社会科(82616)
社会科学(82598)
基金项目(66827)
(65321)
自然(58290)
教育(57612)
自然科(57020)
自然科学(57007)
自然科学基金(56100)
(52967)
编号(52036)
资助(51337)
成果(42615)
(38828)
(38786)
(38564)
国家社会(37002)
(36895)
重点(36836)
(35741)
创新(35240)
教育部(34594)
期刊
(137214)
经济(137214)
研究(80082)
中国(53092)
(51910)
管理(46895)
(37629)
学报(32436)
科学(32331)
(28803)
金融(28803)
大学(27000)
学学(25319)
农业(25206)
财经(24917)
技术(24149)
业经(24013)
经济研究(21469)
(21389)
教育(20294)
问题(17977)
技术经济(15770)
(15224)
(14707)
财会(14120)
图书(13574)
现代(13484)
商业(13438)
世界(13136)
理论(12887)
共检索到409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鑫  
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工业升级,也有很多人担心服务业快速发展将挤压工业发展的空间,进而对工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基础上,概括了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将工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具体化为可获取的统计指标,并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升级并无显著作用,但对于相对发达地区的工业升级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鑫  
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工业升级,也有很多人担心服务业快速发展将挤压工业发展的空间,进而对工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基础上,概括了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将工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具体化为可获取的统计指标,并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升级并无显著作用,但对于相对发达地区的工业升级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钦  袁凯华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畅  曾庆均  
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析省际差异与动态趋势。以产业结构优化(IND)为因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LQ)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水平(RGDP)、技术进步(TEC)、城市化水平(URBAN)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2013年间,我国各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呈集聚发展态势,但省际间不均衡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而使得发包企业在逆向发包时遭遇"技术瓶颈"。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智波  徐佳  
本文挑战了流行观点“分税制导致土地财政,推高房价”,提出分税制改革纠正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匹配问题,解缓了人口的财政性迁徙,导致了发达地区房价下降、落后地区房价上涨。在实证部分,本文采用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地方净上划中央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比率”表示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揭示了分税制改革与土地财政无关;净上划率负向影响房价,并且证明其背后的机制是净上划率负向影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而后者正向影响房价,从而,净上划率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华伟  
理论考察中普遍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经验验证的观点并不统一。我们运用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金融发展的内生性特征,我们加入一些控制变量来增强其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使得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白雪  
本文基于金融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原理对我国各省份的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我国影子银行的总体承受能力以及各地区承受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猛,但不同区域的规模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影子银行规模最大,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我国东部地区对影子银行的承受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的承受能力最差。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把控影子银行规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立平  吴瑶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学和国际投资相关理论,利用空间极值边界分析模型(SEBA模型),借助1992~2015年中国29个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检验我国东中西部FDI区位选择的稳健性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其时空差异及演变特征,以期揭示我国FDI区位条件因素时空演变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在我国,FDI逐渐由成本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是吸引FDI流入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的吸引作用逐步凸显;东部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中部能源效率优势、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各地区促进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管子慧  张偲琪  李梦婕  
基于2004~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测算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区发展水平顺序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普惠金融系统的耦合度为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为轻度失调等级,尚未达到协调上升水平,整体协调程度偏低;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逐渐扩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占主导地位,且以东部地区省际差异为主。因此,在普惠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兼顾提高普惠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实施差异化战略,推动普惠金融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春秀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昭君   葛新权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减轻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对技术创新的掣肘至关重要。基于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市场供求法测度各地区的房地产泡沫,探究房地产泡沫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实证房地产泡沫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泡沫对技术创新存在资源错配、资金挤占和成本增加效应,显著抑制了某一地区的技术创新。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显示,由于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协动,地区房地产泡沫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会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进而对地理邻近和经济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对技术创新产生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协动性更强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表现更显著。鉴于此,为有效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抑制房地产过度金融化,适时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重视技术创新的成本定价,平衡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海波  刘忠璐  
本文首先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建交互项模型,就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大小会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受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制约,存在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低于门限值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越过门限值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