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6)
2023(11574)
2022(9426)
2021(8534)
2020(7296)
2019(16382)
2018(16323)
2017(31555)
2016(16848)
2015(18828)
2014(18870)
2013(18765)
2012(17126)
2011(15360)
2010(15915)
2009(15377)
2008(15559)
2007(14064)
2006(12744)
2005(12050)
作者
(47963)
(40122)
(40090)
(37650)
(25866)
(18880)
(18151)
(15390)
(15039)
(14481)
(13660)
(13416)
(13095)
(12831)
(12472)
(12107)
(11867)
(11779)
(11620)
(11364)
(10190)
(9889)
(9675)
(9316)
(9208)
(9131)
(8980)
(8786)
(8105)
(7892)
学科
(84311)
(79271)
企业(79271)
管理(73670)
(72001)
经济(71863)
(29092)
业经(29052)
方法(28388)
(23854)
(21701)
(21162)
财务(21140)
财务管理(21117)
企业财务(19995)
数学(19027)
数学方法(18860)
技术(18325)
中国(17381)
农业(17161)
理论(16402)
(15713)
(15466)
(15259)
(15024)
(13897)
贸易(13889)
体制(13782)
(13518)
企业经济(12902)
机构
学院(251234)
大学(248951)
(106860)
经济(104595)
管理(103717)
理学(88046)
理学院(87234)
管理学(86299)
管理学院(85818)
研究(77454)
中国(63887)
(55779)
(51926)
科学(42861)
财经(42631)
(39863)
(38588)
(38534)
(38018)
中心(35679)
研究所(33445)
业大(32895)
北京(32512)
经济学(31808)
(31455)
财经大学(31319)
农业(29943)
商学(29808)
商学院(29537)
(28849)
基金
项目(155458)
科学(124770)
研究(118948)
基金(114512)
(97246)
国家(96327)
科学基金(85206)
社会(77915)
社会科(73795)
社会科学(73775)
(60638)
基金项目(60379)
教育(53529)
自然(52864)
自然科(51691)
自然科学(51676)
自然科学基金(50862)
(49350)
编号(49075)
资助(45243)
成果(41169)
(36141)
(35805)
(35796)
(34966)
重点(34185)
创新(32823)
(32561)
国家社会(32369)
课题(32333)
期刊
(129174)
经济(129174)
研究(76777)
中国(52496)
(48396)
管理(44684)
(37242)
学报(32100)
科学(31787)
(26229)
金融(26229)
大学(25988)
农业(25134)
学学(24298)
教育(24184)
技术(22915)
业经(22298)
财经(22171)
经济研究(19391)
(19186)
问题(16462)
(15414)
(14754)
技术经济(14132)
国际(14081)
财会(14032)
图书(13910)
现代(13290)
世界(13120)
会计(12737)
共检索到394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骁  钱海燕  
在能力和资源理论视角下,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过程未能被充分解释,本文针对这一不足,从知识基础论视角审视服务业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认为其具有知识整合的特性,并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本文分析了核心优势的形成过程,即人力资本通过组织学习产生协同效应,组织学习会影响到组织创新,进而促进服务业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同时指出,组织情境主要包括组织激励、组织氛围和市场导向,对核心优势的形成过程有约束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吉庆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象,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兴起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探讨了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模式与绩效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企业国际化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展讯通信的案例进行验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机遇和国际化能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二,新创企业须基于自身特征,寻求适合于自身条件和特征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模式;第三,企业国际化的绩效将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机遇和国际化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怡  
本文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风险类别、其影响和变化特征进行了识别,构建了风险指标体系。提出了风险测度维度概念和理论依据,介绍了国际化成长风险测度的层次分析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江  彭迪云  刘彩梅  
集群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实际上是利用集群资源,不断寻求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资本,增强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过程。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网络关系结构和网络关系强度对集群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构建了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集群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机制模型,提出了加快集群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网络关系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明  曹钰  
该文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首先得出集群企业是基于"分工-合作-营销-服务"价值链的共生体,并从环境、动力和阻尼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企业的共生机制构成;其次,沿价值链,分别剖析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外部环境诱导与内部动力因子;最后,从消除共生阻尼视角,阐述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共生环境诱导-共生动力因子的耦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过程理论在企业行为理论和成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一个渐进的组织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在研究背景、前提假设方面的因素导致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过程理论在未来将朝着聚焦于经验学习、双边承诺和社会资本的构架下的一个动态的和网络的方向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晖  王琳  张阳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知识不断获取和积累的过程,外派员工知识的溢出和转移对国际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国际新创企业的知识整合为主线,从创业者的视角,探讨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的国际新创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与国际化知识存量共同演化。在海外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外派人员扮演着创业者的角色,其创业知识的高知识位势是促使知识溢出的重要前提。第二,从组织和创业者两个层面来探讨了国际化知识整合的机制。在创业者层面,在无经验知识阶段是通过跨文化创业进行知识转移,短期经验知识阶段通过创业模仿和跨文化创业进行知识转移,而在国际化知识阶段则是通过自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文靓  彭迪云  
文章通过构建网络能力、知识租金获取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关系的理论模型,揭示集群企业如何运用网络能力激活蕴含在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租金从而实现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微观机理。利用苏州外向型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上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能力还能通过影响知识租金的获取从而对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刘羽萌  
阶段理论作为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很好地解释了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过程。信息时代以IT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对企业国际化成长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企业国际化成长网络理论才可以揭示其成长机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经历了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的发展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英隆  耿磊  
根据企业内生与外生成长理论,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重点研究市场集中度、融资成本和研发投入对企业专业成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差异性。融资成本对企业专业成长有显著负向作用,研发投入则正向促进企业专业成长,而市场集中度与企业专业成长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特征:市场集中度对企业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存在一个最优的临界水平;在该水平前,市场集中度对企业专业成长有显著正向效应;在该水平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反而不利于企业专业化成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成为知识溢出的有效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来探寻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作用于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微观机理。以苏州地区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和本土集群企业吸收能力均对本土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此,要调整政府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取向,提高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以增强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菲琼  孙晓光  
从资源观的角度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道路。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战略和模式。选择模式和战略的原则就是能力,根据资源观,能力的基础是资源,由此提出几个应该考虑的变量,变量和战略结合提升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顺  盛意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化拓展成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追求。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在从四个层面上构架评价体系后,运用AHP和GRA方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顺  谢高峰  
将企业国际化成长纳入"关系网络—网络资本—国际化成长"逻辑分析框架进行的分析表明:国际化企业嵌入特定的关系网络环境之中,网络中镶嵌的关键性资源对企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网络资本,并将作为企业资本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企业国际化成长。企业国际化实际上是企业不断构建、发展和利用国际关系网络的过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永林  
本文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 ,以我国企业如何谋求国际化成长为目的 ,从开放市场条件下企业国际化成长策略的角度 ,重点阐述了内部化与外部化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作用问题。认为 ,内部化与外部化同属企业追求成长的市场行为 ,两者相辅相成 ,都是实现企业成长目标的方式 ;决定因素在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规模经济的技术条件和成长效率。指出 ,在具有缺陷的现实市场条件下 ,内部化对于克服我国企业单体规模过小、竞争乏力等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同时 ,注重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谋求分工与合作 ,则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化成长效率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