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9)
- 2023(13716)
- 2022(11391)
- 2021(10233)
- 2020(8860)
- 2019(20521)
- 2018(20345)
- 2017(40611)
- 2016(21903)
- 2015(24411)
- 2014(24462)
- 2013(24791)
- 2012(23212)
- 2011(20741)
- 2010(21013)
- 2009(19892)
- 2008(20361)
- 2007(18440)
- 2006(16040)
- 2005(14723)
- 学科
- 济(107034)
- 经济(106918)
- 业(91462)
- 企(81394)
- 企业(81394)
- 管理(76946)
- 方法(50772)
- 数学(41115)
- 数学方法(40857)
- 财(31962)
- 业经(31920)
- 农(31607)
- 中国(23739)
- 务(22997)
- 财务(22978)
- 财务管理(22940)
- 农业(21939)
- 企业财务(21795)
- 制(20722)
- 技术(19923)
- 贸(19122)
- 贸易(19115)
- 地方(18989)
- 易(18509)
- 和(17710)
- 理论(17537)
- 学(16629)
- 划(15680)
- 策(15671)
- 体(14809)
- 机构
- 学院(326084)
- 大学(323144)
- 济(145748)
- 经济(143033)
- 管理(134003)
- 理学(115421)
- 理学院(114348)
- 管理学(112975)
- 管理学院(112358)
- 研究(102134)
- 中国(81325)
- 财(67570)
- 京(66588)
- 科学(58604)
- 财经(53977)
- 农(53144)
- 所(50948)
- 江(50006)
- 经(48948)
- 中心(47739)
- 研究所(45584)
- 经济学(45465)
- 业大(44997)
- 农业(41850)
- 北京(41807)
- 经济学院(41413)
- 财经大学(39863)
- 州(39190)
- 范(38316)
- 师范(37968)
- 基金
- 项目(208865)
- 科学(166841)
- 研究(155599)
- 基金(153829)
- 家(131349)
- 国家(130188)
- 科学基金(113966)
- 社会(102162)
- 社会科(97071)
- 社会科学(97044)
- 省(81755)
- 基金项目(81398)
- 自然(71688)
- 自然科(70065)
- 自然科学(70046)
- 教育(70006)
- 自然科学基金(68928)
- 划(67151)
- 编号(63019)
- 资助(62920)
- 成果(50376)
- 部(47457)
- 创(46431)
- 重点(46315)
- 发(46094)
- 业(43220)
- 创新(42633)
- 国家社会(42371)
- 课题(41558)
- 教育部(41355)
- 期刊
- 济(161504)
- 经济(161504)
- 研究(93962)
- 中国(57242)
- 财(55656)
- 管理(51464)
- 农(48279)
- 学报(43190)
- 科学(42323)
- 大学(33540)
- 农业(32766)
- 学学(31709)
- 融(31169)
- 金融(31169)
- 技术(28957)
- 财经(28017)
- 业经(28014)
- 经济研究(25659)
- 教育(25292)
- 经(24283)
- 问题(21752)
- 业(20174)
- 技术经济(19808)
- 贸(17521)
- 商业(17256)
- 理论(16944)
- 统计(16213)
- 世界(16058)
- 现代(15945)
- 策(15340)
共检索到483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茂华 李夏伟
本文旨在探究服务业价格上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产业结构转型特征的两部门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一般均衡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进一步讨论了部门技术进步率差异通过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推导出了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实际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公式。接着,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理论模型推导出来的公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价格上涨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兴起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服务业发展程度本身会进一步加强这一价格效应。另外,服务业发展会调节服务业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服务业 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业人数比重等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相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服务业部门份额的提升,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由此证实了我国基本存在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所揭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关系:工业生产率相对上升导致服务业价格相对提高和就业份额提升,进而引发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新常态"下关注效率提升、结构调整与增速放缓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同时应理性看待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服务业成本病"现象,实现"结构"与"速度"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岳驷 杜建军 金昊
本文将2016年全国37个城市25534个小区的数据与城市层面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工具变量法等对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每上升1%,将会推动房屋价格上涨0.1369%,相对于第二产业集聚,第三产业集聚更能推动房屋价格的上升;(2)产业集聚最能推动别墅价格的上升,商业及商住房次之,推动普通住宅价格上升的能力最弱;(3)产业集聚一方面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直接效应和预期效应推高了房屋价格,另一方面,产业集聚还通过带动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的间接效应,推动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谷卿德 石薇 王洪卫
文章利用2000年~2012年我国257个城市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产业结构升级呈倒"U"型的关系,房价水平较低时,房价上涨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房价的持续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彬 杜两省
本文通过构造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土地财政"必然推动房价持续上涨,从而降低居民个人的效用并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房价越高,地方政府的效用就越大,因而地方政府具有推动房价上升的内在激励;由于地方政府的效用与商品房成交量的关系不确定,地方政府一般具有豪宅偏好,而忽视中小户型大众住宅、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给定"土地财政"现状,在地方政府相互竞争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商业银行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存在极大的困难。为证实上述结论,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发现,地价在5个季度内都对房价变化有解释能力;从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又发现,供给方程中地价的系数统计显著,地价对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最...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房地产价格 宏观调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演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入发展融合,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结合非连续创新路径跨越和技术范式转换理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09—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会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引入Bartik工具变量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该结论仍成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越深厚、市场化水平越高、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低的地区中表现得更明显,从而能更充分赋能绿色发展。拓展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时滞效应,但该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投向更高时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敏 王月
结构性价格上涨指价格总水平上升过程中,几类价格涨幅明显超过价格总水平变化的现象。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胀预期,也引发了对通胀成因和治理对策的争论。本文首先将现有研究概括为观察通胀成因的结构和总量视角,然后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几类典型的结构性价格波动成因,并提出了结构和总量措施并重,加快推进改革的通胀治理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总量视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净 李庆飞
当前,全国各地生产要素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颇多。本文透过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这一视角,以温州市为例,分析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诸多影响,提出如何充分运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规避价格上涨对区域产业结构负面影响的具体举措,以期对全国同类城市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产要素价格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雨 李洁 尹志超
本文利用中国P2P行业代表企业"人人贷"网络贷款平台的交易数据和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增加了P2P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P2P借贷市场上生产经营类、买房类和其他消费类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增加效应在生产经营类和买房类借款项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此外,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还发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新兴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影响机制存在,这为相关部门制定房价调控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和补充。
关键词:
房价上涨 P2P市场 借款利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静 曹银鑫 叶徽
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引导企业进行贸易方式转型是重要一环,然而企业进行贸易方式转型能否促进其绿色发展,是一项亟待检验的问题。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中国污染数据的三方匹配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贸易方式转型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方式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这一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污染减排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高污染行业以及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贸易方式转型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污染治理投资等路径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强化贸易方式转型的保障措施,制定差异化的转型策略以及鼓励转型企业环境治理“双向发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帅娜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与异质性冲击。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赋能效应;(2)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凸显,在东部地区暂未显现;(3)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偏向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数据要素投入较多的行业;(4)高技能劳动力更易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能够强化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5)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红利,从而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宗益 呙小明 汪锋
本文在一国经济子部门非均质化的假定下,利用中国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误差修正,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实证方法,得出结论表明:就直接冲击而言,能源价格上涨短期内并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能源效率,但长期内对提高第三产业的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就间接冲击而言,能源价格上涨有助于降低交通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优化产业内的行业结构;有助于降低煤炭比例,优化能源消耗结构,从而提高能源效率;也可通过技术进步作用于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军普
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而往往表现出比国内市场更大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在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着传递,影响着各国国内市场价格和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内价格变动所受到的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结论:国际价格的上升对我国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而我国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
关键词:
国内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汇率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