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0)
- 2023(12532)
- 2022(10258)
- 2021(9138)
- 2020(7466)
- 2019(17244)
- 2018(16866)
- 2017(32634)
- 2016(17199)
- 2015(19113)
- 2014(19036)
- 2013(19183)
- 2012(18029)
- 2011(16049)
- 2010(16644)
- 2009(15444)
- 2008(15441)
- 2007(13965)
- 2006(12721)
- 2005(12045)
- 学科
- 济(87988)
- 经济(87902)
- 业(78194)
- 企(69114)
- 企业(69114)
- 管理(62799)
- 方法(32681)
- 业经(29018)
- 农(28017)
- 贸(26707)
- 贸易(26688)
- 财(26440)
- 易(25970)
- 中国(24715)
- 数学(24071)
- 数学方法(23963)
- 地方(23662)
- 农业(20501)
- 务(18244)
- 财务(18222)
- 财务管理(18202)
- 技术(17975)
- 企业财务(17162)
- 制(16869)
- 和(14841)
- 出(14699)
- 策(14260)
- 理论(13807)
- 划(13375)
- 发(13135)
- 机构
- 学院(252030)
- 大学(245439)
- 济(117654)
- 经济(115536)
- 管理(100859)
- 理学(85073)
- 研究(84452)
- 理学院(84264)
- 管理学(83471)
- 管理学院(82987)
- 中国(68053)
- 财(53867)
- 京(52052)
- 科学(46165)
- 所(41921)
- 财经(41618)
- 江(41057)
- 农(40543)
- 中心(38416)
- 经(37668)
- 研究所(36977)
- 经济学(35657)
- 北京(33187)
- 州(32596)
- 业大(32554)
- 经济学院(32400)
- 农业(31282)
- 院(30781)
- 范(30316)
- 财经大学(30220)
- 基金
- 项目(156341)
- 科学(124813)
- 研究(120235)
- 基金(113119)
- 家(96080)
- 国家(95137)
- 科学基金(83290)
- 社会(79731)
- 社会科(75873)
- 社会科学(75857)
- 省(62547)
- 基金项目(59236)
- 教育(52632)
- 自然(49889)
- 划(49887)
- 编号(48970)
- 自然科(48770)
- 自然科学(48763)
- 自然科学基金(47965)
- 资助(45601)
- 发(39869)
- 成果(39051)
- 业(35774)
- 创(35524)
- 重点(34762)
- 部(34551)
- 发展(33391)
- 课题(33328)
- 国家社会(33315)
- 展(32855)
- 期刊
- 济(140807)
- 经济(140807)
- 研究(79946)
- 中国(54588)
- 财(43997)
- 管理(43221)
- 农(38974)
- 科学(30594)
- 学报(29927)
- 农业(27124)
- 融(26726)
- 金融(26726)
- 业经(25572)
- 技术(24302)
- 大学(24187)
- 教育(23813)
- 经济研究(22805)
- 学学(22605)
- 财经(20942)
- 贸(20693)
- 问题(19479)
- 经(18275)
- 国际(18029)
- 业(16709)
- 技术经济(15513)
- 世界(15303)
- 商业(14059)
- 图书(13247)
- 现代(13127)
- 经济管理(12504)
共检索到40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申祥 范鹏飞 王晖
中国出口贸易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税制改革能否成为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亟待深入探讨。本文以中国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为政策冲击,基于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序列匹配和双重差分分析方法,系统地考察了“营改增”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考虑指标测算、异常数据和试点地区等因素后依然成立。动态分析显示,“营改增”的政策效果存在1~2个季度的时滞。机制分析表明,“营改增”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和提高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两种方式来推动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此外,“营改增”对于与服务业关联度较高和生产结构较为完整的出口企业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尤露 王雅丽
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效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76个经济体的经济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样本中更为明显。全球价值链重构虽然不具备规模溢出效应,但有着显著的结构优化效应,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以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智洺 李红艳 姚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推进,智能技术成为促进制造业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选取我国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智能化对我国各地区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智能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存在倒U型影响;(2)从智能化维度看,智能基础设施、智能投入和市场效益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智能技术应用程度有待加深;从地区维度来看,中部智能化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3)智能化通过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推动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产生中介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寒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起步较晚,且整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持续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贸易水平是重中之重。以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为切入点,以中国与东盟地区国家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对中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地区 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以三种外部经济环境为门槛变量,构建技术创新溢出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外部经济环境约束下技术创新溢出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溢出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基于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水平三类外部配套设施的单门槛效应,当地外部经济环境越好,厂商吸收能力越强,技术创新溢出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越明显,大部分省份目前已经处于相应门槛值以上,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明显。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环境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帆 刘嘉伟 施震凯
文章基于出口贸易的增长特征,从出口二元边际视角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出口总效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出口扩展边际方面,但对出口集约边际起到了抑制作用。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中国家、非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调节效应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均发挥了调节作用,并主要体现在出口集约边际上。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健全数字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二元边际 Heckman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芮宁 赵迪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与服务活动空间布局的分异并没有割裂两者基于共同价值创造形成的关联性。聚焦于制造业对服务"中间投入"形成的逆向需求,并借助投入-产出分析,研究重点考察了制造业外部市场需求引致的逆向需求及其对本土服务业出口的影响。在揭示逆向需求关联引致服务业出口潜在规模持续增长特点基础上,主要观点表明:制造业庞大外部市场规模通过逆向需求关联,显著构成推动我国服务业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目前尤其突出表现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而在未来重点突破方向上,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出口逆向需求关联效应的增强尤为关键。
关键词:
逆向需求 制造业 服务业 出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芮宁 赵迪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与服务活动空间布局的分异并没有割裂两者基于共同价值创造形成的关联性。聚焦于制造业对服务"中间投入"形成的逆向需求,并借助投入-产出分析,研究重点考察了制造业外部市场需求引致的逆向需求及其对本土服务业出口的影响。在揭示逆向需求关联引致服务业出口潜在规模持续增长特点基础上,主要观点表明:制造业庞大外部市场规模通过逆向需求关联,显著构成推动我国服务业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目前尤其突出表现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而在未来重点突破方向上,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出口逆向需求关联效
关键词:
逆向需求 制造业 服务业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娜 尹文渊 周晓剑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可通过发挥政策效应、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这些积极效应在基地建设中已初见成效,但基地建设仍面临数字贸易基础制度建设不足、部分基地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探索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不够深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统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基地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加快数字贸易制度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探索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赛
在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出口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在出口企业转嫁出口风险、提高风控水平、补偿企业损失、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采用2003-2016年浙江省出口贸易数据及保险数据(均不含宁波),通过统计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试图进一步明确出口信用保险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信用保险计划下,国际信用评级的存在、投保概率的增加、对出口企业损失的赔偿均可增加浙江省企业的货款回收概率,从而优化出口资源配置、提高出口水平。实证检验证明了以上结论,并发现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减小,其作用依然显著。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 传导机制 国家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余宇新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将不断上升,但是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却明显低于相同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本文构建了一个贸易开放与生产率进步相结合的模型来说明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弥补了既有研究大多基于封闭经济框架的缺陷,并且基于此探讨了贸易开放对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贸易的增加抑制了中国经济中服务业所占比重的增加。分位数回归的分析表明,出口扩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的服务业占比偏低。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产业结构 服务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文章基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及面临产业"空心化"挑战的背景,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对加工贸易转型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也促进了企业出口量的扩张,并且通过"分工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出口,通过"工资溢价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进一步研究发现:(1)持续出口企业、存在时间较长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受惠于城市服务业发展,但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高企业的出口却会因城市服务业发展而受损;(2)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受到城市服务业发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加工贸易转型 企业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奕 左英姿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从金融化视角考察服务业“营改增”税改政策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支撑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营改增”税改政策降低了制造业实体税收负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金融化的“蓄水池”效应成为支撑“营改增”税改政策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营改增”税改政策对民营制造企业、成熟期制造企业、高融资约束制造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玲
文化贸易出口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而语言在文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2010—2022年国际数据,实证检验了语言距离、语言能力与文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言距离阻碍了文化贸易出口,但语言能力有效缓解了语言距离对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同时,语言能力在市场开放度高的国家、与我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出口复杂度高的国家,更能有效地缓解语言距离对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语言能力更能缓解语言距离对核心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而数字技术弱化了语言能力对语言距离的缓解作用,但在数字技术较低的国家中缓解作用更显著。为此,应积极、精准缓解不同情景下语言因素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旭蓉
自2012年1月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在上海开展,目前"营改增"已走过三个年头,改革张力也逐渐为大众所认知。"营改增"不仅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布局。结合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分析"营改增"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试点的经验证明"营改增"的继续推进能为服务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推动"营改增"继续为服务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营改增 服务业 产业结构 深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