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4)
- 2023(5686)
- 2022(4533)
- 2021(4319)
- 2020(3635)
- 2019(8487)
- 2018(8392)
- 2017(17171)
- 2016(9032)
- 2015(10231)
- 2014(10321)
- 2013(9938)
- 2012(8833)
- 2011(7877)
- 2010(8069)
- 2009(7430)
- 2008(6971)
- 2007(6158)
- 2006(5416)
- 2005(4798)
- 学科
- 济(47931)
- 经济(47906)
- 方法(23862)
- 管理(23794)
- 数学(22435)
- 业(21935)
- 数学方法(21934)
- 企(17338)
- 企业(17338)
- 地方(13120)
- 中国(10155)
- 农(9888)
- 地方经济(8939)
- 财(7862)
- 业经(7700)
- 学(7648)
- 农业(7057)
- 理论(6718)
- 贸(6452)
- 贸易(6448)
- 易(6212)
- 环境(6132)
- 融(5602)
- 金融(5600)
- 和(5579)
- 技术(5247)
- 制(5181)
- 银(5164)
- 银行(5157)
- 划(4959)
- 机构
- 学院(127215)
- 大学(125265)
- 济(54575)
- 经济(53563)
- 管理(50598)
- 理学(44457)
- 理学院(43994)
- 管理学(42877)
- 管理学院(42670)
- 研究(40161)
- 中国(30458)
- 京(25841)
- 科学(24964)
- 财(22892)
- 所(19660)
- 财经(18644)
- 中心(18582)
- 江(18209)
- 研究所(18023)
- 业大(17579)
- 农(17390)
- 经济学(17382)
- 经(16980)
- 范(16392)
- 师范(16245)
- 北京(15986)
- 经济学院(15744)
- 院(14878)
- 州(14760)
- 财经大学(13935)
- 基金
- 项目(89177)
- 科学(71495)
- 基金(65381)
- 研究(63824)
- 家(56975)
- 国家(56600)
- 科学基金(49514)
- 社会(41629)
- 社会科(39687)
- 社会科学(39679)
- 省(35694)
- 基金项目(33886)
- 自然(32318)
- 自然科(31633)
- 自然科学(31629)
- 自然科学基金(31016)
- 教育(30372)
- 划(29664)
- 资助(28029)
- 编号(25701)
- 重点(20484)
- 发(19978)
- 成果(19590)
- 部(19353)
- 创(18569)
- 课题(17869)
- 国家社会(17489)
- 创新(17463)
- 科研(16927)
- 教育部(16698)
共检索到17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振山
区域发展动力学模式有关研究揭示了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增长原则:区域发展第一原则:在区域竞争中,应以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第一,以提高资本增长指数为第二,以提高劳动力增长指数增长为第三;区域发展第二原则:在有限的环境资源约束下,如果区域的平均利率低于区域外的平均水平,要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必须保障资本的增长指数小于1。
关键词:
区域增长 模式 投资环境 资本 劳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铮 滕丽 蔡砥
多区域增长溢出与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增长研究领域两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多区域增长溢出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资源的约束,而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缺少了对多个区域的考虑。论文将区域增长、资源贸易以及资源开发的溢出等因素结合起来,构建了两区域的增长模型,其中一个区域出售部分自身资源,另一个区域利用其他区域资源。在模型基础上,论文通过调整模型各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内部技术溢出不足时,落后区域适合出售资源,在区域内部技术溢出很强烈的情况下,落后区域将资源投入生产比出售资源获得的收入大。两区域经济系统通过调整区域出售资源的比例,可以获得双赢的结果。
关键词:
增长理论 资源约束 增长溢出 两区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根据中国30个省市地区1998~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产出和污染排放数据,构建环境生产前沿函数模型,解析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特别是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变化对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排放总体上增长缓慢;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工业高速增长、污染减少的核心动力;环境管制对中国工业增长尚未起到实质性抑制作用;产业环境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污染减少的贡献日益增大,逐步成为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中坚力量。总体上,通过产业环境结构优化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工业增长模式,环境约束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呈减低态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本文提出"有限需求"假设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在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品被假定为综合性的终端产品,其需求被认为是无限的,这掩盖了在现实中人们对大部分具体商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这一特征。在"有限需求"假设下,模型经济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现代经济增长停滞"等现象。有限需求的形成有两种情形:一是主观实际的需求饱和,一种是由于财富约束造成的被动的需求有限。针对有限需求下饱和经济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引致收入分配的差异;收入分配差异积累过大,会导致劳动参与率、贡献率不足,创新率也会下降,进而技术进步和产出率下降,最终造成潜在的长期经济波动,并导致增长动力持续下降。根据有限需求假设,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不断提升需求空间(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创造新产品、拓展外部市场);优化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增加一般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空间。
关键词:
有限需求 内生周期 可持续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李志勇
依据共同前沿理论、序列DEA、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以及SDA分解法,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框架,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规制松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由技术进步主导,技术效率影响甚微;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经历了"先下降(1995-1998年)、后上升(1998-2002年)、再下降(2002-2012年)"的过程;中国区域经济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李志勇
依据共同前沿理论、序列DEA、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以及SDA分解法,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框架,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规制松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由技术进步主导,技术效率影响甚微;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经历了"先下降(1995-1998年)、后上升(1998-2002年)、再下降(2002-2012年)"的过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要素禀赋结构、经济私有化程度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外贸依存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府干预力度对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资依存度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影
文章借鉴Romer(2001)的资源约束模型,构建包含一次能源的资源约束经济增长模型,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视角出发,对区域经济的能源约束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能源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性且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值最大达到0.10623,东部的次之为0.08236,中部最小为0.07902,能源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尾效” 东、中、西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法珂
随着能源危机的多次爆发,世界各国对国内能源非常重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和能源消耗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能源过度消耗给我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恶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等。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我国的环境变化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时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我们需要使用低碳能源来替代高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改变产业结构的方法,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宇鹏 周敬宣
本文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为例,探讨在战略环境中,如何评价区域层次的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构建能源需求量的完全分解模型来研究影响能源需求量变化的因素。通过对武汉市1995年~2005年的历史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影响武汉市能源需求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这2个因素作为主要调控变量,设计6种发展模式(包括《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提供的发展模式),并预测这6种模式下的GDP、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预测结果表明:模式4是既能实现节能目标,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较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论证了模式4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大江
严谨而周密的数理分析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数理变革的重要标志,但是其均质空间分析范式却很难兼容现实经济中非正式约束变量的报酬递增及非竞争均衡。基于空间经济理论以及垄断竞争分析,非正式约束变量完全可以纳入空间经济增长理论当中,这不仅可以内生化处理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而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非正式约束条件、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非正式约束 空间经济增长 报酬递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丹
文章构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出节能减排约束下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最优解;引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计量模型,分析了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丹
文章构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出节能减排约束下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最优解;引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计量模型,分析了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云丽 罗喆 苏友娣
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研究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机理关系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现代物流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及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等角度研究了现代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相互关系 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现代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分析
驱动与约束:PPP模式促进区域图书馆合作发展研究
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效应——对环鄂尔多斯区域增长模式的考察
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的上海数据实证分析
水资源约束缓解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经验证据
资源约束下县域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工业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及其约束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新模式——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