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9)
2023(12746)
2022(10864)
2021(9977)
2020(8492)
2019(19157)
2018(18836)
2017(35866)
2016(18922)
2015(21150)
2014(20485)
2013(20026)
2012(18293)
2011(16420)
2010(16738)
2009(16052)
2008(15234)
2007(14028)
2006(12057)
2005(10696)
作者
(51814)
(43146)
(42982)
(40891)
(27201)
(20622)
(19630)
(16538)
(16095)
(15236)
(14491)
(14442)
(13624)
(13438)
(13388)
(13158)
(13024)
(12614)
(12606)
(12327)
(10496)
(10467)
(10342)
(9884)
(9819)
(9695)
(9636)
(9469)
(8681)
(8563)
学科
(71578)
经济(71509)
(59835)
管理(59050)
(51198)
企业(51198)
方法(32055)
(28053)
金融(28051)
数学(27819)
数学方法(27553)
(26566)
银行(26541)
中国(26070)
(25645)
(22664)
(20585)
(18921)
技术(18012)
业经(17846)
地方(16261)
(15142)
财务(15110)
财务管理(15069)
(14632)
贸易(14619)
企业财务(14327)
(14225)
农业(13892)
(13454)
机构
学院(258699)
大学(255871)
(107472)
经济(105119)
管理(100938)
理学(86412)
理学院(85551)
管理学(84199)
管理学院(83703)
研究(82187)
中国(70525)
(52131)
(51965)
科学(48318)
中心(41592)
财经(40988)
(40596)
(40356)
(39856)
(37009)
研究所(36413)
业大(36112)
经济学(33565)
(32447)
北京(32391)
农业(31934)
(31914)
师范(31591)
经济学院(30446)
财经大学(30418)
基金
项目(169741)
科学(134238)
研究(127484)
基金(121834)
(104585)
国家(103669)
科学基金(89940)
社会(81207)
社会科(77077)
社会科学(77056)
(69106)
基金项目(64600)
教育(59031)
(56753)
自然(56422)
自然科(55206)
自然科学(55192)
自然科学基金(54256)
编号(52908)
资助(48553)
成果(42665)
(41334)
重点(38293)
创新(37743)
(37355)
(37118)
课题(36360)
国家社会(33151)
项目编号(33004)
(32568)
期刊
(116294)
经济(116294)
研究(75963)
中国(53060)
(42190)
(39875)
金融(39875)
管理(37672)
(37300)
学报(36140)
科学(34024)
教育(28521)
大学(27564)
学学(25980)
农业(24298)
技术(23316)
业经(20218)
财经(20202)
经济研究(19262)
(17302)
问题(14517)
技术经济(13876)
(13751)
科技(13291)
理论(13188)
商业(12751)
(12186)
实践(11950)
(11950)
财会(11932)
共检索到39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晓蕾  徐龙炳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两者都饱受质疑。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运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分别对金融机构间的对称博弈关系和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均衡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实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颜雯雯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非对称进化博弈理论,构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的长期动态博弈关系,得到创新与监管的长期进化稳定均衡点,分析了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监管机构监管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监管机构处罚机制、建立事前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萍  张相文  
行使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职能的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行为将产生一定的社会福利。具有完备的监管法律体系,尤其是法律明确央行在监管过程中如果出现懈怠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将会对金融机构的创新行为产生巨大的震慑力。震慑力越大,金融机构合规创新的概率就越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中,进行金融创新的微观金融机构在违规金融创新中产生的利润越大,央行抽查概率越高;金融创新产生的社会福利越大,央行监管的概率就越低。此外,我们还发现央行监管的质量取决于监管的频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友山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作者根据金融监管的实施阶段 ,分别构造了三个金融监管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 ,从金融监管部门的立场出发 ,作者结合金融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文章将监管辨证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有效规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丽  
金融创新作为客观发展规律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金融监管在某个时段可能会影响金融创新,但它最终要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本文应用博弈论分析方法论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关系,并借鉴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动态博弈的例证,探讨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监管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桐  徐荣贞  
文章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两大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对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彪  
金融创新下的央行金融监管之深化章彪随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银行制度的确立,市场金融正赋予央行金融监管全新的内容。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金融业改革步伐普遍加快和方兴未艾的金融创新对原有金融管理体制冲击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如何调整监管方略、设计监管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监管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朔州市基层央行金融监管的绩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的金融监管受信息、交易和工具三方面的约束;第二,上述约束条件使监管不再是决定金融安全的唯一因素;第三,突破三种约束,形成提高监管效率的创新激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曙霞  
在金融监管的发展史中 ,始终贯穿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交互作用这一主线。当前 ,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 ,金融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金融机构往往以金融创新来规避监管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由此带来的风险又要求有效的监管。如何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 ,便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国际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纯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当下促进金融改革、维持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形成"进化博弈"样态。由此审视我国当前金融改革应是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与加强金融监管并进,并使其协调、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彬  赵霖  李志文  
本文利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动力学方法研究金融创新的扩散及其与金融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和结果,论证了在三种不同监管策略下金融创新与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指出随金融创新扩散程度而渐次展开的一阶监管策略更有助于实现监管目标和市场稳定。本文还考虑了存在时滞的监管策略,进一步论证了监管对金融创新扩散的影响以及监管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理论论证的政策启示,即监管者对市场动态的切实把握和平稳可预期的监管政策是实现市场稳定的关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琴  李开秀  
与传统经济管理学研究将信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上不同,近来的金融学研究突显出信任是一种启发式认知偏差,依赖信任做决策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预期"行动,因此,用标准金融学理论去解释这类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影响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使得行为金融学成为理解信任的一个合理途径。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假设,笔者对近年来金融学中的信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信任作为一种认知偏差对投资者行为、市场效率和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首先,笔者剖析信任对投资者决策的操纵;其次,揭示投资者的信任行为对资产价格和市场稳定的影响;再次,阐述投资者的信任行为给公司政策制定以及监管制度造成的变化;最后,讨论信任在金融学中的未来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严重的信任缺失,正确认识信任这一认知偏差对投资者、公司管理者以及监管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琴  李开秀  
与传统经济管理学研究将信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上不同,近来的金融学研究突显出信任是一种启发式认知偏差,依赖信任做决策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预期"行动,因此,用标准金融学理论去解释这类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影响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使得行为金融学成为理解信任的一个合理途径。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假设,笔者对近年来金融学中的信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信任作为一种认知偏差对投资者行为、市场效率和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首先,笔者剖析信任对投资者决策的操纵;其次,揭示投资者的信任行为对资产价格和市场稳定的影响;再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