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9)
- 2023(5018)
- 2022(4168)
- 2021(3887)
- 2020(3253)
- 2019(7734)
- 2018(7220)
- 2017(13889)
- 2016(6825)
- 2015(7395)
- 2014(6964)
- 2013(6783)
- 2012(6125)
- 2011(5363)
- 2010(5327)
- 2009(4842)
- 2008(4626)
- 2007(3873)
- 2006(3498)
- 2005(3131)
- 学科
- 济(26766)
- 经济(26725)
- 管理(21320)
- 业(19147)
- 企(16589)
- 企业(16589)
- 方法(9575)
- 财(7806)
- 中国(7677)
- 农(7566)
- 数学(7408)
- 数学方法(7282)
- 业经(6722)
- 制(5739)
- 理论(5358)
- 学(5356)
- 贸(5213)
- 贸易(5207)
- 易(5055)
- 农业(5050)
- 地方(5031)
- 银(4841)
- 银行(4835)
- 务(4770)
- 财务(4756)
- 财务管理(4745)
- 行(4621)
- 融(4565)
- 金融(4565)
- 企业财务(4513)
- 机构
- 大学(92813)
- 学院(90945)
- 济(39100)
- 经济(38430)
- 管理(38037)
- 理学(33198)
- 理学院(32871)
- 管理学(32357)
- 管理学院(32186)
- 研究(29555)
- 中国(23079)
- 财(19473)
- 京(18975)
- 科学(15767)
- 财经(15346)
- 中心(14146)
- 经(14047)
- 江(13572)
- 所(13268)
- 范(13241)
- 师范(13138)
- 农(12536)
- 经济学(12172)
- 研究所(11799)
- 财经大学(11616)
- 北京(11517)
- 业大(11471)
- 经济学院(10904)
- 院(10822)
- 师范大学(10759)
- 基金
- 项目(63561)
- 科学(52401)
- 基金(48805)
- 研究(48704)
- 家(42191)
- 国家(41854)
- 科学基金(37195)
- 社会(33437)
- 社会科(31747)
- 社会科学(31740)
- 基金项目(26046)
- 省(23153)
- 自然(23068)
- 自然科(22648)
- 自然科学(22642)
- 教育(22416)
- 自然科学基金(22252)
- 划(19889)
- 编号(19311)
- 资助(18185)
- 成果(15881)
- 部(14795)
- 国家社会(14569)
- 重点(14186)
- 创(13933)
- 制(13635)
- 教育部(13446)
- 人文(13265)
- 发(13194)
- 创新(12854)
共检索到138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牛贺
本文沿着有限理性的理论进路,通过规范内化对利他行为做出一个解释。以往的理论通过规范提供的外在奖惩解释利他行为,但无法解释在外在奖惩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纯利他行为。本文认为,这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规范内化来解释,而后者则是有限理性的一个自然结果。为了阐明规范内化如何产生,本文给出了一个形式化的复制者动态,其结果表明,在考虑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社会交往越复杂,人类处理复杂性的认知能力越有限,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针对复制者动态模型的局限,本文还运用基于行为主体建模对规范内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人类理性计算能力相对于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越小,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越大,该结果与之前分析结论一致。本文的分析结果再次支持了Herbert Simon对利他行为的解释,即利他行为是人类有限理性的结果,虽然利他行为自身减少个体适应性,但由于它是规范内化所产生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利他行为因为规范内化所具有的适应性而留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牛贺
本文沿着有限理性的理论进路,通过规范内化对利他行为做出一个解释。以往的理论通过规范提供的外在奖惩解释利他行为,但无法解释在外在奖惩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纯利他行为。本文认为,这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规范内化来解释,而后者则是有限理性的一个自然结果。为了阐明规范内化如何产生,本文给出了一个形式化的复制者动态,其结果表明,在考虑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社会交往越复杂,人类处理复杂性的认知能力越有限,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针对复制者动态模型的局限,本文还运用基于行为主体建模对规范内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覃刚 冀红梅
本文通过对利他行为的分类分析,探讨了在社会交往中,利他行为的基本动因在于获取社会资本,以保障个体的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从而将其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范式上来。然后以此为出发点,以群体中的个体,到群体,再到众多相互竞争着的群体构成的社会或生态圈为脉络,探讨了制度均衡以及制度演化的过程,解释了导致均衡和演化的关键性因素,希望以此为制度演化的经济学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利他行为 社会资本 制度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闯 周晶 杜楠
根据复合治理理论,文章分别探讨关系型治理中的柔性规范和团结性规范作为调节因素在合同治理和信任对企业角色外利他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以及角色外利他行为对企业自身绩效的影响。文章通过调查获得了158份来自经销商的有效问卷,应用SPSS17.0和AMO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合同治理促进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柔性规范对其有正向调节作用;信任对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有正向影响,团结性规范对其有正向调节作用;经销商的角色外利他行为对企业自身的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为企业的渠道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王乐乐 刘静
运用大学生感戴问卷、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7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感戴、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在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说明,感戴对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以现实利他行为为中介变量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石清 乌家培
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非常繁杂,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本文提出利他行为的方向性问题,分析了基因决定论的局限,综合研究了基因选择、个体选择以及群体选择对人类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利他性研究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在解决利他行为方向性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利他行为实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从而提出了社会理性概念,扩展了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秀丽
本文就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五个阶段:(1)一人股东阶段;(2)多个创始人、股东都参与经营管理阶段;(3)多个创始人、股东骋请职业经理人阶段;(4)引进新的自然人股东阶段;(5)引入机构或法人股东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APA方格图对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四种状态,即“傀儡公司”;“漂浮公司”;“合伙公司”;“自主公司”的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关系特点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治理五阶段进行了讨论。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指出,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从股东会向董事会转移的过程,符合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董事的职责和角色是随着公司治理演进的阶段和状态而不断变化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对于有...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治理 演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行为的目的—手段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对人类行为中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进行区分。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它不仅可以将利他和利己统一起来,而且有助于理解社会秩序的扩展。一般地,需求层次越高、社会性越强,个体的通感能力越强,移情效应就越显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就越能关注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更倾向于遵循"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关键词: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为己利他 移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二
非规范行为是股票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但其较强的隐蔽性增加了识别和防范的难度。为此,有必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股票交易的数量、时间和价格三个变量及其组合进行精准分析,找到引起异常交易的源头并进行预警,提高非规范行为的识别概率;同时对行为主体的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信息进行分析,对手机号码、虚拟账户、IP地址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形成交叉验证,对非规范行为进行追踪。从事非规范行为的市场主体通常会隐蔽自己的行为和身份,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行为分析和交易复盘,进而为市场主体"画像"。推广运用大数据技术以规制股票市场非规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明琳 徐萌娜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研究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由于利他行为本身并无法"自动"实现家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机制来消除利他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分析利他行为治理机制"两难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信息不对称以及自我控制水平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状态的"完美"治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引入相机选择的动态治理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利他行为配置资源的正面效应。本文最后在分析家庭利他行为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营家族制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提出了相应启示。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治理机制 逆向激励 相机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健 彭晓娟
利他行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但长期以来人们无法解释对行为者本身不利的利他行为如何能避免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群体选择理论对此提出了一个解释,即尽管由于利他者相对于利己者处于不利的位置,利他者在每一个群体中的频率都会下降,但利他者在总体中的频率却有可能上升。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现象被称为辛普森悖论。通过对辛普森悖论的阐述,建立了一个群体选择模型,运用模型的结果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片面注重个体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辛普森悖论 群体选择 利他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闯 殷丹丹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和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营销渠道中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人情对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的直接影响,及其对经销商专用资产投资与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获得了158份来自经销商的有效问卷,应用SPSS21.0和SmartPLS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专用资产投资和人情均对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情负向调节经销商专用资产投资与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琴 丁占文
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用局部动态调整的思想研究了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寡头博弈问题,在求解相邻两个时期以总贴现利润为优化目标的静态博弈Nash均衡解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开发产量决策的动力系统。文章主要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点的均衡性质,并对系统加入反馈控制后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贴现率、资源增长率等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稳定点都有影响,且加入反馈控制可以使得系统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
关键词:
资源 博弈 有限理性 动力系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钟伟锋 徐宗玲
本文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博弈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恐惧、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三种情绪以及博弈具体场景的不同设置对被试者在博弈中所表现出的利他倾向、认知层级和有限信心的影响,得出:(1)在理性的利己主义层面,决策主体并不是完全自利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倾向,并且利他倾向会受到决策主体自身情绪的影响;(2)在理性的反覆思维能力层面,验证了认知层级理论,并且恐惧、状态焦虑以及特质焦虑三种情绪对反覆思维能力并不具有显著影响;(3)在理性的完美预见能力层面,决策主体对对方能够做出理性选择的信心常常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信心并不受到博弈具体场景的不同设置而改变,并且恐惧、状态焦虑以及特质焦虑三种情绪对有限...
关键词:
利他倾向 认知层级 有限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