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5)
- 2023(16380)
- 2022(13273)
- 2021(12447)
- 2020(10097)
- 2019(22923)
- 2018(22627)
- 2017(42801)
- 2016(23391)
- 2015(26339)
- 2014(26237)
- 2013(25499)
- 2012(23209)
- 2011(20707)
- 2010(21003)
- 2009(19416)
- 2008(19038)
- 2007(17112)
- 2006(15277)
- 2005(13730)
- 学科
- 济(94872)
- 经济(94726)
- 管理(69185)
- 业(67242)
- 企(52488)
- 企业(52488)
- 方法(39420)
- 农(36609)
- 数学(34534)
- 数学方法(34003)
- 中国(27225)
- 财(26777)
- 业经(25021)
- 农业(24252)
- 制(24216)
- 地方(19472)
- 学(18152)
- 银(17041)
- 银行(17017)
- 融(16481)
- 金融(16476)
- 体(16383)
- 行(16244)
- 务(15895)
- 财务(15833)
- 财务管理(15792)
- 理论(15251)
- 贸(15172)
- 贸易(15154)
- 企业财务(14999)
- 机构
- 大学(328141)
- 学院(327874)
- 济(134367)
- 经济(131415)
- 管理(125737)
- 研究(108134)
- 理学(107448)
- 理学院(106302)
- 管理学(104320)
- 管理学院(103689)
- 中国(85031)
- 京(68086)
- 财(66648)
- 科学(63003)
- 农(56109)
- 所(52673)
- 江(52183)
- 中心(52173)
- 财经(51826)
- 业大(47229)
- 研究所(47141)
- 经(47085)
- 范(43737)
- 师范(43305)
- 农业(42691)
- 北京(42162)
- 经济学(42024)
- 州(40636)
- 院(38990)
- 财经大学(38502)
- 基金
- 项目(219311)
- 科学(174283)
- 研究(163634)
- 基金(160589)
- 家(139076)
- 国家(137883)
- 科学基金(119496)
- 社会(105505)
- 社会科(99791)
- 社会科学(99769)
- 省(85726)
- 基金项目(84443)
- 教育(76894)
- 自然(75828)
- 自然科(74079)
- 自然科学(74056)
- 自然科学基金(72700)
- 划(71711)
- 编号(66460)
- 资助(64463)
- 成果(54760)
- 重点(49646)
- 部(49295)
- 发(46860)
- 课题(46316)
- 创(45994)
- 制(44925)
- 国家社会(44270)
- 创新(43103)
- 教育部(43015)
共检索到503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有限市场化宅基地有偿使用,本质上是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分配和集约利用,目的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超占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宅基地有偿使用主要是指宅基地有偿取得,广义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既包括宅基地的有偿取得,也包括按照有偿依法的原则进行的宅基地流转、退出等。但受市场机制和乡村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这种机制也存在内在矛盾,必须围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功能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兼顾整体与局部,统筹当前和长远,进一步予以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宇辉
党中央在2014年底作出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对增加广大农民收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等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助力农村宅基地改革,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宅基地改革 试点 探索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立娜 刘运伟 袁颖
[目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研究有利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缓解无偿无限期带来的土地超占乱占和闲置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和2018年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政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政策的开展能有效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进程,但政策的实施要注重公开透明性;有偿使用政策能有效缓解一户多宅、低效闲置、超占乱占等土地浪费现象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但对泸县生产方式转变、新业态发展、农户生活水平提升影响力较小;总体来看农户对有偿使用政策满意度和支持度较高。[结论]针对当前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该文认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还应该完善有偿使用费收取管理政策,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注重基层队伍建设,实现有偿使用费保值增值;合理选择安置模式,发展农村新业态;加强宅基地有偿使用与有偿退出的高效联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西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分类推动宅基地无偿分配逐步向城乡统一有偿使用制度转变,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一级市场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方式为:存量宅基地超占有偿→存量宅基地全部有偿;增量宅基地集体内部全部有偿→增量宅基地跨集体有偿使用,最终过渡到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一级市场有偿使用。二级市场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方式为:丰富宅基地使用权债权型有偿使用方式;宅基地使用权物权型“跨集体”有偿使用;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二级市场有偿使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在农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而盘活农村数量庞大的宅基地资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虽然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一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制度设计,但必须在已有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推进思路和政策制度,而且高度重视其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
关键词:
宅基地 自愿有偿退出 潜在风险 应对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在农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而盘活农村数量庞大的宅基地资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虽然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一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制度设计,但必须在已有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推进思路和政策制度,而且高度重视其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
关键词:
宅基地 自愿有偿退出 潜在风险 应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熊雪锋
"嘉明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和易地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其精准脱贫的机理可概括为:宅基地价值得以显化,以土地发展权换取资金,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行农村与城镇"双保障"。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指标流转范围受限,资金压力较大;制度设计欠合理,群众参与度较低。进一步优化完善"嘉明模式",一是把宅基地有偿退出看作自然的历史过程,二是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三是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嘉明模式 宅基地有偿退出 易地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熊雪锋
"嘉明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和易地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其精准脱贫的机理可概括为:宅基地价值得以显化,以土地发展权换取资金,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行农村与城镇"双保障"。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指标流转范围受限,资金压力较大;制度设计欠合理,群众参与度较低。进一步优化完善"嘉明模式",一是把宅基地有偿退出看作自然的历史过程,二是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三是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嘉明模式 宅基地有偿退出 易地扶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菊萍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突破口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是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心和难点。纵观各地的探索和实践,之所以未能形成大势,笔者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集体土地入市受法律政策的制约,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关键词:
经济结构变革 村庄转型 宅基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铁小军 赵成胜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和途径,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向规模集中,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笔者通过在盐城市的实地调研,了解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工作实践,在归纳总结盐城市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工作实践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核心机制是农民自愿和补偿价格市场化,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补偿项目主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农村宅基地资源总量较大,利用率低。一方面是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持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宅基地闲置率攀升和农民退出意愿增强,因此,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势在必行,但地域差异性和主体差异性决定着有偿退出农户的有限性。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形成退地多元利用机制、农村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等配套机制,并构建潜在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宅基地 自愿有偿 退出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艳西 谢永乐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宅基地无偿使用、非市场化有偿使用和市场化有偿使用三种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效应。供求模型分析表明,从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实现财产价值及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考察,市场化有偿使用是更加适合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方式。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应采取渐进市场化路径,按“存量”和“增量”分类推动宅基地无偿分配逐步向城乡统一有偿使用制度转变。“存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超占有偿”——集体内部“全部有偿”——跨集体“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增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无偿分配”——集体内部“有偿使用”——跨集体“有偿使用”(一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一级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自2015年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浙江义乌、云南大理等15个试点地区在宅基地取得和保有两个环节,针对宅基地初始取得、超标准占用、非本集体成员使用、用于经营活动等情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有偿使用制度。本文围绕宅基地有偿使用改革探索的进展、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宅基地有偿使用实践探索探索宅基地有偿取得。宅基地有偿取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申请取得新宅基地需要缴纳一定的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