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1)
- 2023(11803)
- 2022(9625)
- 2021(9004)
- 2020(7633)
- 2019(17209)
- 2018(16830)
- 2017(33005)
- 2016(17258)
- 2015(18944)
- 2014(18323)
- 2013(17789)
- 2012(15676)
- 2011(13451)
- 2010(13158)
- 2009(12016)
- 2008(11717)
- 2007(10006)
- 2006(8351)
- 2005(7342)
- 学科
- 业(84319)
- 企(78677)
- 企业(78677)
- 济(75921)
- 经济(75843)
- 管理(68873)
- 方法(37408)
- 数学(29485)
- 数学方法(29136)
- 业经(28147)
- 财(27055)
- 农(25241)
- 务(21712)
- 财务(21680)
- 财务管理(21656)
- 企业财务(20550)
- 农业(18259)
- 技术(17440)
- 中国(15420)
- 划(14722)
- 制(14704)
- 策(14066)
- 和(13942)
- 理论(13495)
- 企业经济(12484)
- 体(12335)
- 经营(12272)
- 贸(12067)
- 贸易(12063)
- 易(11752)
- 机构
- 学院(236929)
- 大学(229454)
- 管理(105194)
- 济(102841)
- 经济(101234)
- 理学(91814)
- 理学院(91107)
- 管理学(89956)
- 管理学院(89506)
- 研究(64689)
- 中国(52796)
- 财(47906)
- 京(45113)
- 财经(39075)
- 科学(35810)
- 经(35742)
- 农(34683)
- 江(34021)
- 业大(32213)
- 中心(32199)
- 经济学(30929)
- 商学(29689)
- 商学院(29435)
- 财经大学(29097)
- 经济管理(28513)
- 所(28496)
- 经济学院(28206)
- 农业(26952)
- 北京(26797)
- 州(26388)
- 基金
- 项目(164013)
- 科学(133539)
- 基金(123243)
- 研究(123082)
- 家(104892)
- 国家(103949)
- 科学基金(93940)
- 社会(82230)
- 社会科(78214)
- 社会科学(78195)
- 基金项目(65816)
- 省(64305)
- 自然(60036)
- 自然科(58763)
- 自然科学(58750)
- 自然科学基金(57760)
- 教育(56072)
- 划(52307)
- 编号(48923)
- 资助(48514)
- 创(38177)
- 部(37075)
- 业(36493)
- 成果(36126)
- 重点(36035)
- 发(34926)
- 国家社会(34890)
- 创新(34840)
- 制(33787)
- 人文(33084)
- 期刊
- 济(109451)
- 经济(109451)
- 研究(62186)
- 管理(43700)
- 财(42202)
- 中国(37419)
- 农(32386)
- 科学(29432)
- 学报(27019)
- 技术(24709)
- 大学(23153)
- 农业(22752)
- 学学(22436)
- 业经(20987)
- 财经(19491)
- 融(18973)
- 金融(18973)
- 经(16844)
- 经济研究(16689)
- 教育(16444)
- 技术经济(14517)
- 业(14491)
- 问题(14482)
- 财会(14466)
- 现代(12355)
- 商业(11782)
- 会计(11565)
- 世界(10718)
- 策(10590)
- 统计(10539)
共检索到33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松 王仲玉 王若淇
加快推进国有僵尸企业去产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既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也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政治基础。文章基于重庆钢铁司法重整的案例分析,将国企混改的政策思路纳入僵尸企业治理的研究框架,多层次剖析有限合伙战略投资者参与重庆钢铁混改去僵尸化的过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表明,积极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是政府制定去僵尸化方案的前提。同时,无论是战略投资者的选择,还是控制权的安排均需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而要达到混改去僵尸化的目的,战略投资者不仅需要财务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有意愿参与治理层和运营层的深度重构。通过该案例研究,期望进一步丰富国企混改的理论内涵及实践内容,并为国有僵尸企业的治理路径提供新的政策工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浩 解维敏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否发挥相应的治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强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通过提升普通合伙人风险偏好,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信息质量较高、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水平较低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全面科学评价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这种创新治理机制的经济后果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亚雅 梁上坤 叶文平 魏娟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LP架构)作为企业实现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控制权创新模式,受到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对于LP架构经济后果的研究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以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考察LP架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LP架构企业,采用LP架构的企业显著增加了向下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LP架构企业通过向下盈余管理减少股利分配,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和未来的研发投入,而不是出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或关联方担保等机会主义动机。进一步分析显示,LP架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现金流波动较大、风险承担水平偏高、财务业绩较好、有限合伙人来源于内部,以及在股票禁售期内的企业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跟踪和交易所问询等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抑制了LP架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不仅从信息质量角度深化和扩展了LP架构的公司治理效率研究,同时为监管者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识别LP架构企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飞 张永生 张定胜
本文通过对重庆钢铁集团的案例研究,揭示企业绩效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解释为什么一些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竞争性国有企业能够成功,而很多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为什么会失败。本文揭示,企业家激励、企业家能力,以及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取得良好绩效的充分条件。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具有内在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和企业家生成机制,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失败,而国有企业由于不具备这些机制产生的制度保证,其失败更可能同时来自于企业家缺乏激励、企业家能力不足以及决策失败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自我道德激励和模仿私有企业的产权激励来建立起企业家激励机制,但这些机制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而明晰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
企业绩效 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菲
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化解产能政策背景下,本文在追踪和反馈元素流在烧结、炼焦、炼铁到轧钢这一工艺全流程的资源价值流的基础上,将价值流分析方法从企业工艺流程边界扩展到工业共生链企业间范畴,探讨钢铁企业资源协同价值流分析框架,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化实践提供管理工具和应用指南。
关键词:
去产能化 钢铁企业 资源协同 价值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菲
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化解产能政策背景下,本文在追踪和反馈元素流在烧结、炼焦、炼铁到轧钢这一工艺全流程的资源价值流的基础上,将价值流分析方法从企业工艺流程边界扩展到工业共生链企业间范畴,探讨钢铁企业资源协同价值流分析框架,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化实践提供管理工具和应用指南。
关键词:
去产能化 钢铁企业 资源协同 价值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开灵 李梦
结合钢铁企业汽运自身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了钢铁企业汽运联盟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改进后的半结构化模糊决策模型对伙伴进行选择。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证明了采用所构建模型进行伙伴选择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栾甫贵 赵磊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其中"去产能"是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而去产能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清理"僵尸企业"。我国钢铁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是"僵尸企业"问题的"重灾区"之一。通过探讨钢铁业僵尸企业的特点,提出采用FN-CHK法、输血率和是否通过政府补助扭亏为盈等多种识别僵尸企业的方法,初步设计出钢铁行业僵尸企业退出路径的选择方案。
关键词:
僵尸企业 钢铁行业 识别 退出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栾甫贵 赵磊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其中"去产能"是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而去产能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清理"僵尸企业"。我国钢铁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是"僵尸企业"问题的"重灾区"之一。通过探讨钢铁业僵尸企业的特点,提出采用FN-CHK法、输血率和是否通过政府补助扭亏为盈等多种识别僵尸企业的方法,初步设计出钢铁行业僵尸企业退出路径的选择方案。
关键词:
僵尸企业 钢铁行业 识别 退出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栋 谢志华 王靖雯
僵尸企业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究竟如何认定僵尸企业却未形成共识。通过对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僵尸性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完善了僵尸企业的相关理论,在修正完善卡巴雷罗—豪什—卡施亚普模型(CHK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中国现实的僵尸企业认定标准。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下的银行信贷、政府直接补助和政策优惠是中国僵尸企业形成的根源。CHK模型以存在银行利息补贴作为认定僵尸企业的标准,在认定中国僵尸企业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中日两国的银行业救助僵尸企业的动机不同。通过在CHK模型的修正指标中引入扣除政府补助后的净利润,本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国际认可的CHK模型遗漏因政府直接干预所形成的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建来 李美辰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产能的当务之急是处置"僵尸企业",而处置"僵尸企业"首先要对过剩行业的企业进行筛选。文章利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结合"僵尸企业"特征,应用三个步骤确定递进识别"僵尸企业"的方法与标准。第一个判断标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或者最近一年出现巨额亏损;第二个判断标准,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其中衡量财务指标为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利息支付水平;第三个判断依据,年净现金流量为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古成林
本文介绍了有限合伙制中私募基金自然人投资者和公司投资者的相关税负情况,并分析如何通过利用税收优惠地建立投资构架和优化投资结构两种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投资构架 税收构建 税收优惠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陈美茜
本文以我国2014-2021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非国有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审计风险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使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其作用机制在于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增加了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了经营风险,这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导致公司审计费用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外部治理水平低、两权分离程度高、实际控制人担任经理人、客户集中度高、外部竞争更激烈的企业中,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经济后果、控制权设计与审计费用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为审计师、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更深刻地认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重要影响提供了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刘畅
本文以中国企业战略变革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所嵌入的情境,构建情境架构,并揭示这一架构对企业管理实践的作用机理。经分析发现:首先,以我国企业战略变革为例的管理实践所嵌入的情境架构包含三重维度,即外围、二级及内部情境。其中,外围情境包括技术的发展、政策及不可控事件;二级情境包括市场及行业情境;内部情境即为企业内部情境。其次,此情境架构分维度、以"差序式"的相互关系特征作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第三,从情境架构的特征角度来看,导致企业呈现具体的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的原因在于情境具有主、客观差异性;而情境架构所具有的动态变化性特征则影响企业战略变革决策过程出现"进阶式"特征。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情境架构 战略变革 扎根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尹争
本文以2007年至2011年深沪市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钢铁行业A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行政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股权制衡度、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融资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呈负相关;上交所钢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要低于深交所的钢铁上市公司。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企业社会责任 主成份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