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3)
2023(9035)
2022(7462)
2021(6857)
2020(5774)
2019(12808)
2018(12179)
2017(24104)
2016(12318)
2015(13850)
2014(12878)
2013(12761)
2012(11834)
2011(10691)
2010(11023)
2009(10710)
2008(9605)
2007(8603)
2006(7518)
2005(6619)
作者
(31783)
(26417)
(26412)
(25154)
(17117)
(12643)
(11857)
(10342)
(9895)
(9345)
(9119)
(9096)
(8457)
(8420)
(8227)
(8193)
(7853)
(7783)
(7727)
(7238)
(6683)
(6396)
(6143)
(6100)
(6033)
(6021)
(5854)
(5570)
(5217)
(5173)
学科
(57131)
经济(57065)
(42213)
管理(40732)
(36604)
企业(36604)
方法(29840)
数学(27161)
数学方法(27037)
(26468)
金融(26468)
(23609)
银行(23591)
(22874)
中国(20857)
(17153)
技术(13368)
(13219)
(12387)
(12022)
财务(12003)
财务管理(11983)
业经(11953)
企业财务(11588)
中国金融(11204)
地方(11065)
(10783)
技术管理(9987)
(9984)
贸易(9972)
机构
大学(173019)
学院(170492)
(81602)
经济(80355)
管理(70181)
理学(61167)
理学院(60658)
管理学(59969)
管理学院(59638)
研究(51244)
中国(48157)
(39483)
(33245)
财经(32187)
(29524)
经济学(28589)
中心(26765)
经济学院(25997)
科学(25634)
(24523)
财经大学(24504)
(23546)
(23155)
金融(23127)
(21419)
商学(21148)
商学院(20960)
北京(20520)
研究所(20516)
业大(20334)
基金
项目(113260)
科学(92460)
基金(86956)
研究(84961)
(73408)
国家(72826)
科学基金(65236)
社会(59431)
社会科(56760)
社会科学(56748)
基金项目(45361)
(42657)
自然(39690)
教育(39347)
自然科(38935)
自然科学(38929)
自然科学基金(38331)
资助(35721)
(34904)
编号(32416)
(27116)
(26642)
成果(26279)
国家社会(26089)
创新(25509)
重点(24862)
教育部(24435)
人文(24009)
(23720)
(22868)
期刊
(79467)
经济(79467)
研究(52749)
(34784)
金融(34784)
中国(33755)
(30823)
管理(26701)
学报(21529)
科学(20376)
(17884)
大学(17783)
财经(17499)
学学(16794)
(14968)
经济研究(14608)
教育(14418)
技术(13886)
业经(11560)
农业(10778)
问题(10062)
技术经济(9552)
理论(9429)
统计(8702)
(8658)
(8538)
实践(8362)
(8362)
商业(8207)
会计(7711)
共检索到257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蓉  杨康  
本文在我国股票市场检验了有限关注对特质波动率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收益负相关关系在高关注度股票组合中更显著,而在低关注度组中,特质波动率-收益关系变弱甚至不再显著;Fama和MacBeth(1973)回归结果显示,关注度显著降低了特质波动率的定价作用;另外,通过Hou和Loh(2016)拆分方法发现,有限关注对特质波动率之谜具有最强的解释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的解释不能消除关注度在特质波动率定价中的作用。因而,本文的研究揭示,投资者的有限关注可能是造成一些市场异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赵丽君  
笔者以1996—2015年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双重差分方法,从异质信念、卖空机制的角度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低特质波动率股票有着高预期收益率,而高特质波动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是换手率因素可能影响"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融资融券的开展能够降低异质信念以及特质波动率水平,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检验,发现这种负向关系仍然显著存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赵丽君  
笔者以1996—2015年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双重差分方法,从异质信念、卖空机制的角度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低特质波动率股票有着高预期收益率,而高特质波动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是换手率因素可能影响"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融资融券的开展能够降低异质信念以及特质波动率水平,通过倾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平  叶建华  
实证研究发现,股票特质性波动率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中存在显著的负向溢价,这被称之为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探究其成因是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构建资产组合及回归分析法,发现投资者极端收益率偏好对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的解释力较弱,但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有限套利指标对该资产定价异象存在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丰富了特质性波动率负向溢价存在性及成因研究,对于优化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也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震  杨明高  田森  张安全  
信息是引起股票价格波动的核心因素,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决策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由于利用真实股票市场数据来检验谣言与股价的关系无法控制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行为实验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包括情绪因子的行为风险决策模型,然后设计了一个2×3×3的风险决策实验,考察仅包括虚假信息的谣言对股票市场买卖双方风险决策的影响。我们利用双重差分计量模型检验发现,与有效市场理论不同,买卖双方面对负面谣言冲击时会显著降低风险资产比例,面对正面谣言冲击时卖方显著提高风险资产比例,但买方不显著。除买方负面谣言组外,谣言影响风险资产比例不具有持续性或外部性。本文首次证实了谣言会直接影响人们的风险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雪春  郑振龙  
文章讨论了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实证结果表明,滞后的特质波动率并不是预期特质波动率的一个好的估计值。所谓"特质波动率之谜"是由于研究者错误地使用滞后的特质波动率来取代预期特质波动率而出现的伪现象。文章采用对每支股票的对数特质波动率序列建立ARMA模型的方法提取预期特质波动率,并利用横截面回归研究预期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即使在考虑了各种控制变量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智明  
利用中小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数据,采用半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法,研究了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中小板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中国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稳定;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好时,中小板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正相关;当股票市场行情较差时,两者负相关;当上证指数的日超额收益率为负时,中小板市场出现"特质波动率之谜"现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虹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亚仙  李洋洋  
本文以A股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投资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发现,中国股市确实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即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控制换手率和历史最大日收益率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不再显著。然后量化分解各控制变量对"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力,发现历史最大日收益率和换手率的解释力占比高达70%,从而得出中国"特质波动率之谜"的成因主要是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存在及投资者对彩票类股票的偏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虹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波  
"特质波动之谜",即"高特质波动股票对应低后期收益",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证实,但对此的质疑也大量存在。从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对特质波动定价效应及其经济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对特质波动定价的实证研究并无定论,且基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解释各不相同:理性的解释认为"特质波动之谜"符合跨期资本资产定价理论(ICAPM),非理性的解释则将其归因于投资者行为偏差与误定价;而特质波动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也被证实,并被认为与投资者所担负的特质风险得到补偿的理性解释相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左浩苗  郑鸣  张翼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探讨"特质波动率之谜"是否存在。我们发现,中国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控制了表征异质信念的换手率后,这种负相关关系消失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卖空限制和投资者异质性的共同作用下,资产价格会被高估从而降低未来的收益率,造成了中国市场上的特质波动率之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于琴  
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套利限制的角度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套利限制指标进行投资组合分析以及采用Fama-Macbeth回归,实证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高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更为显著,而在低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不再显著,从套利限制因子的角度,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通过分解特质波动率对于收益率影响系数,量化分析了套利限制因子对于"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信东  王晓丽  
以美国NYSE、AMEX、ARCA和NASDAQ四个股票市场在1926年7月到2011年12月的所有普通股为研究样本,结合1/0/1、6/0/1和12/0/1三种交易策略,采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残差的标准差来对特质波动率进行估计,检验了不同的交易策略对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收益关系及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随着估计期的延长,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收益率之间的显著负向关系会弱化,尤其是当交易策略为12/0/1时,减弱能力最明显,表明交易策略对特质波动率之谜具有解释能力,充实了已有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京同  沈洪溥  
截至2002年5月1日,在深圳和上海市场挂牌交易的基金数量已达40多支,基金管理公司也达到了15家。这些上市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大部分都是封闭式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