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2)
- 2023(11262)
- 2022(10015)
- 2021(9643)
- 2020(8037)
- 2019(18792)
- 2018(18659)
- 2017(36794)
- 2016(20112)
- 2015(22520)
- 2014(22664)
- 2013(22508)
- 2012(20651)
- 2011(18470)
- 2010(18328)
- 2009(16698)
- 2008(16492)
- 2007(14494)
- 2006(12818)
- 2005(11574)
- 学科
- 济(74457)
- 经济(74361)
- 管理(56715)
- 业(54522)
- 企(46104)
- 企业(46104)
- 方法(36100)
- 数学(31053)
- 数学方法(30642)
- 银(21256)
- 银行(21109)
- 制(20936)
- 财(20408)
- 中国(19830)
- 行(19727)
- 农(19675)
- 学(17957)
- 业经(16669)
- 融(14977)
- 金融(14976)
- 地方(14896)
- 务(13635)
- 财务(13569)
- 理论(13567)
- 财务管理(13541)
- 贸(13225)
- 贸易(13215)
- 农业(13079)
- 企业财务(12891)
- 易(12837)
- 机构
- 大学(281095)
- 学院(278197)
- 管理(112030)
- 济(106341)
- 经济(103772)
- 理学(96502)
- 理学院(95410)
- 管理学(93707)
- 管理学院(93200)
- 研究(92561)
- 中国(74489)
- 京(60533)
- 科学(58773)
- 财(51276)
- 所(47231)
- 农(46958)
- 研究所(42961)
- 中心(42949)
- 业大(42218)
- 江(41073)
- 财经(41071)
- 北京(38521)
- 经(37334)
- 农业(36900)
- 范(36707)
- 师范(36366)
- 州(34350)
- 院(33322)
- 经济学(31260)
- 财经大学(30855)
- 基金
- 项目(190486)
- 科学(148940)
- 研究(138208)
- 基金(138027)
- 家(120258)
- 国家(119249)
- 科学基金(102196)
- 社会(85024)
- 社会科(80487)
- 社会科学(80463)
- 省(74071)
- 基金项目(73991)
- 自然(68211)
- 自然科(66608)
- 自然科学(66593)
- 自然科学基金(65379)
- 教育(63261)
- 划(62752)
- 资助(57568)
- 编号(56442)
- 成果(46238)
- 重点(42175)
- 部(41829)
- 发(39580)
- 创(39421)
- 课题(38523)
- 科研(36878)
- 创新(36689)
- 教育部(35754)
- 大学(35538)
- 期刊
- 济(115451)
- 经济(115451)
- 研究(85960)
- 中国(51440)
- 学报(45806)
- 农(42422)
- 科学(41585)
- 管理(40198)
- 财(38747)
- 融(37245)
- 金融(37245)
- 大学(34036)
- 学学(31974)
- 教育(31091)
- 农业(27971)
- 技术(22618)
- 财经(20027)
- 业经(18604)
- 经济研究(17563)
- 经(16850)
- 理论(15807)
- 图书(15489)
- 问题(15262)
- 实践(14650)
- 践(14650)
- 业(13733)
- 科技(13605)
- 技术经济(12956)
- 版(12551)
- 现代(12498)
共检索到413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阙方平
当一种经济活动的成本自动地“外溢”到没有参加这种经济活动的其他人和企业身上时 ,就会产生负外部性。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 ,由所有银行机构承担的社会边际成本将超过由单个银行机构承担的私人边际成本 ,此时 ,银行机构相对过剩 ,金融市场无效率。有问题银行产生三大负外部性 :一是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社会成本 ,降低银行体系的市场价值 ;二是加大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 ;三是导致金融资源浪费并发生挤出效应。清除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的唯一途径 ,是尽早让有问题银行退出金融市场 ,长痛不如短痛
关键词:
有问题银行 负外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张贞乐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阙方平
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特征 :一是法人地位的消灭 ,二是风险的转移、分散和补偿 ,三是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四是它属于完全性淘汰机制而不是优化机制。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架构包括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制度边界、退出的目的、退出的原则、退出的类型、退出的主持机构、退出的程序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有问题银行退出市场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
有问题银行 市场退出 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化杰 易晓
我国的各项改革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今年将全面进行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项体制改革。《预算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将陆续出台。设立3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工具。它在行使其职能、开展业务活动时必然要同其他机构发生业务的或非业务的联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清杨
世界银行专家测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所使用的方法要点是:以线性函数aL+bK作为全部要素投入,其中L是劳动投入,K是资本投入;系数a+b=1,分别取a=0.4,b=0.6和a=0.6,b=0.4两个方案;以1957年的净收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均为1。对此,袁嘉新同志切中要害地提出:“由于其估算方法及对估算结果的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万阜 王彤
银行战略规划管理问题的初步研究周万阜王彤随着我国银行商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如何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是各银行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拟结合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战略规划问题的考察,谈一些初步看法。一、战略规划管理在银行管理中的地位银行决策包括战略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远
商业银行资本运作和乘数效应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非常大的外部性。以外部性为切入点,对股份制银行和第三方之间的债转股行为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剖析。从银行-政府-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机会成本,测定一组货币乘数、资本充足率和税率,从而制定出一个完全补偿的最优债转股交易额度。在银行-政府-储户系统下,肯定了债转股行为对社会总收益的贡献,同时提出了通过税收政策对其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做到有效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债转股 外部性 资本充足率 货币乘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健 刘铮
本文尝试从银行外部性的视角分析银保合作的选择问题,依据科斯定理,借助数理过程,说明银行保险的产生是为解决银行外部性所进行的自由"协商"的结果。金融集团化是当下银行保险发展的最有利状态,建议放松分业限制,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银行保险未来发展趋势,并配合由管理者负责初始权利分配制度的设计。
关键词:
银行保险 外部性 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华
选择有效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和不良资产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关键问题,政策选择不仅影响处理危机的财政成本,也会影响金融机构未来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分析政府处置有问题银行的各种政策选择的模型,通过考察各种政策的事后道德风险和事后财政成本,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美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实施重点的转变,说明了为什么股权注资比收购不良资产更有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策选择 不对称信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外部性 权益冲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外部性 权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