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7)
- 2023(12967)
- 2022(11328)
- 2021(10830)
- 2020(8990)
- 2019(20175)
- 2018(20171)
- 2017(39270)
- 2016(20968)
- 2015(23426)
- 2014(22836)
- 2013(22382)
- 2012(20096)
- 2011(17803)
- 2010(17339)
- 2009(16136)
- 2008(15104)
- 2007(12893)
- 2006(11083)
- 2005(9319)
- 学科
- 济(76870)
- 经济(76775)
- 管理(61178)
- 业(57967)
- 企(49363)
- 企业(49363)
- 方法(36959)
- 数学(31854)
- 数学方法(31502)
- 财(21383)
- 农(21362)
- 中国(20063)
- 业经(18042)
- 学(16483)
- 制(15332)
- 贸(15091)
- 贸易(15083)
- 易(14665)
- 地方(14571)
- 务(13927)
- 农业(13914)
- 财务(13857)
- 财务管理(13830)
- 理论(13819)
- 企业财务(13086)
- 和(12944)
- 技术(12529)
- 环境(12152)
- 银(11685)
- 银行(11649)
- 机构
- 学院(284517)
- 大学(284304)
- 管理(116367)
- 济(110353)
- 经济(107967)
- 理学(102096)
- 理学院(101049)
- 管理学(99302)
- 管理学院(98808)
- 研究(89563)
- 中国(66454)
- 京(59137)
- 科学(56097)
- 财(50113)
- 农(44157)
- 所(43543)
- 业大(42933)
- 中心(41274)
- 财经(41193)
- 研究所(39870)
- 江(39504)
- 经(37744)
- 范(37095)
- 师范(36770)
- 北京(36660)
- 农业(34749)
- 院(32962)
- 经济学(32788)
- 州(32319)
- 财经大学(31094)
- 基金
- 项目(202609)
- 科学(159818)
- 研究(149874)
- 基金(147457)
- 家(127815)
- 国家(126756)
- 科学基金(109772)
- 社会(93935)
- 社会科(88952)
- 社会科学(88934)
- 基金项目(78790)
- 省(78703)
- 自然(71802)
- 自然科(70127)
- 自然科学(70112)
- 自然科学基金(68837)
- 教育(68792)
- 划(66225)
- 编号(62307)
- 资助(60172)
- 成果(49079)
- 重点(44658)
- 部(44579)
- 创(42562)
- 发(42210)
- 课题(41389)
- 创新(39557)
- 科研(38897)
- 项目编号(38887)
- 教育部(38602)
- 期刊
- 济(116235)
- 经济(116235)
- 研究(80223)
- 中国(49987)
- 学报(44148)
- 管理(41127)
- 科学(40144)
- 农(39859)
- 财(37678)
- 大学(33607)
- 教育(31796)
- 学学(31635)
- 农业(28452)
- 技术(23689)
- 融(22031)
- 金融(22031)
- 业经(20756)
- 财经(19276)
- 经济研究(18812)
- 经(16404)
- 图书(15654)
- 问题(14806)
- 理论(14529)
- 业(14277)
- 科技(13691)
- 实践(13507)
- 践(13507)
- 现代(12893)
- 商业(12856)
- 技术经济(12836)
共检索到39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玉峰 张凡 张伟伟
居民行为模式的变化是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的社会表现。本文从恐惧管理远端防御模式出发,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事件发生后远端防御情形下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波动情况;第二部分研究企业信任与政府信任对意向波动的影响及自尊的调节效应。得出:政府加强监管与企业保证,都会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消费者的企业信任和政府信任以及自尊对意向恢复有正向影响,自尊对于政府/企业信任对意向恢复的影响有调节作用,自尊对于企业信任对意向恢复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而对于政府信任对意向恢复的影响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玉峰 刘敏 平瑛
居民行为模式的变化是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的社会表现。文章从恐惧管理近端远端双重防御模式出发,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带给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近端防御时消费者购买意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短期内,购买意向会有较大幅下降,下降程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负面情绪与个体态度,而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并不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其购买意向的变化。第二部分研究事件发生后远端防御情形下,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波动情况,得出政府加强监管与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都会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并且发现企业保证比政府加强监管对消费者购买的恢复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俊红 程国强
自2001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实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日本这一保证食品安全法律的出台,无疑会对日本及其贸易伙伴的转基因食品生产与贸易产生深刻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为解决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提供了契机,并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侦 李东进
为了考查绿色标签对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影响,文章运用合理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合理行为理论能解释消费者购买绿色标签食品的行为意向,相比没有绿色标签的,有绿色标签的食品消费者购买意向更高。但是,上述的影响作用受到价格的调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有绿色标签条件下,随着食品价格的上升,购买意向先上升,然后逐步下降,呈现出倒U形状。
关键词:
绿色标签 购买意向 合理行为模型 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国新 陆文聪
文章采用1992~2005年东部11个省市城乡居民12类食品消费数据,基于线性近似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LA/AIDS),通过比较实证分析了东部城乡居民粮食和动物性食品消费结构以及其消费行为对食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城乡居民粮食和肉类消费支出份额较大,奶类支山份额较小;粮食支出和自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小,而奶类和水产品支出和自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大;家庭特征变量对居民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春娅 余伟萍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品牌丑闻频发,丑闻后企业修复品牌,其目的是获得消费者宽恕,然而,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CSR)策略影响消费者宽恕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前期对食品业近百起品牌丑闻及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的连续追踪,选取感知质量与丑闻范围这两个调节变量,探究丑闻之后企业普遍青睐的社区公益责任策略与组合式责任策略对品牌的救赎效果及作用边界。经由两个情境模拟实验法研究得到结论:社区公益和组合式责任策略均能获得消费者宽恕,且受感知质量的负向调节;丑闻范围正向调节组合式责任策略的救赎效果,但并不调节社区公益责任策略的积极作用。该研究为丑闻后企业正确选择救赎性CSR策略提供了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耀东 马清梅
有机食品由于天然营养和安全环保的特点而受到消费者青睐,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分析有机食品购买行为的中外差异。中美两国都是有机食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消费理念的不同,导致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和顾客购买行为呈现不同特点。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对影响顾客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的三个因素(人口统计特征、心理特征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行综述,并比较了中美两国学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的差异及原因,以期为中国有机食品相关企业和有机食品购买行为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有机食品 TPB 购买意愿 购买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建国 张雨奇
针对当前绿色食品购买发展的困境,考虑供需双侧政策引导下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运用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的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的计算实验模型。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探究不同政策组合下绿色食品购买行为的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前政策的供给侧引导效果已趋于饱和,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购买应考虑结合需求侧政策;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阻碍主要在于供需间的不平衡不匹配,供需双侧政策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效益,促进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因此政府需有效组合供给侧政策和需求侧政策,着重加强信息渠道优化和绿色宣传。
关键词:
绿色购买行为 计算实验 绿色食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永基 白雪珊 胡煜晗
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入感知价值、预期后悔两个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绿色食品的价值对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放弃购买绿色食品的消极心理预期与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正相关;TPB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此外,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预期后悔与行为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影响绿色食品消费意向的"三因素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洪星 韩青 芦千文
从媒体报道视角,采用QUAIDS模型研究主流媒体对猪肉食品安全事件的丑闻报道所引发的肉类需求结构变化,补充了该领域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丑闻报道是引致中国肉类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诱因,国内媒体对猪肉食品安全事件的高频曝光度对猪肉市场需求产生了"一损俱损"的传染效应,对鸡肉市场需求产生了"因祸得福"的竞争效应,对牛羊肉市场需求没有显著影响。食品安全丑闻信息的反复刺激会改变消费者偏好的习惯性,促使消费者将猪肉需求主要向鸡肉消费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当前媒体对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丑闻曝光率的需求反应并没有因媒体关注度的下降而表现出"脱敏"现象。本研究对于增进食品安全事件下肉类消费结构转变规律的理解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敬桂 李静
食品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食品价格波动不仅仅直接影响居民的实际生活,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进而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同时,文章的实证检验表明,食品价格可以作为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并表现出扩散性的"蛛网效应",前期食品价格的微弱上涨可以刺激居民的当期消费;但是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秉持悲观态度,直接引发居民的消费信心下降,从而减少未来长期的消费支出;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政府救济行为,随机事件的发生尽管会引发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但并不必然引发居民悲观的消费心理预期。
关键词:
食品价格 心理预期 消费行为 随机事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李静 马敬桂
近几年中国食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不仅影响了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实证检验了国内外随机因素等突发事件对中国食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和冲击路径。研究表明,国内自然灾害事件对食品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冲击效应和显著的间接负向冲击效应,但整体上引发食品价格上涨;国外自然灾害事件和经济危机事件不具有直接冲击效应,但经济危机事件可以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和价格水平间接引发食品价格上涨。
关键词:
食品价格 随机因素 冲击 边际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勇
本文首先采用成本结构方法,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计算得到QUAIDS模型中消费品价格数据,然后,采用CFPS2014数据,利用补偿变动方法,在QUAIDS模型中引入地区虚拟变量,研究食品价格波动对城乡家庭消费结构和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政府应该把稳定乡村家庭食品价格放在首位,且当遇到如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问题时,政府应该根据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划分市场。
关键词: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QUAIDS模型 福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霞
食品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成本和农民收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提出,现阶段我国食品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之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为了抑制CPI过快上涨而一味地打压食品价格。建立稳定食品价格的长效机制要立足于保障食品有效供给、减少流通费用、完善宏观价格调控政策、健全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价格补贴制度,以及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化道路等。
关键词:
食品价格 稳定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婷 吴秀敏
绿色食品代表健康、优质的食品,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本文运用合理行为理论,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首先对成都市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的实证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消费者家庭是否有6周岁以下儿童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安全感知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者购买行为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