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6)
2023(7990)
2022(6670)
2021(6251)
2020(4787)
2019(11080)
2018(10800)
2017(17950)
2016(11142)
2015(12401)
2014(12394)
2013(11356)
2012(10661)
2011(9836)
2010(10487)
2009(9114)
2008(9158)
2007(8721)
2006(8011)
2005(7482)
作者
(28460)
(23545)
(23500)
(22619)
(15121)
(11082)
(10856)
(9170)
(8959)
(8874)
(8052)
(7769)
(7695)
(7596)
(7452)
(7434)
(7250)
(7177)
(6980)
(6830)
(6248)
(5863)
(5718)
(5525)
(5415)
(5414)
(5345)
(5257)
(4763)
(4696)
学科
(31473)
经济(31445)
管理(30275)
(27557)
(22998)
企业(22998)
教育(20369)
中国(17007)
(11634)
(11150)
(10376)
理论(9939)
方法(9454)
业经(8602)
地方(8018)
(7879)
教学(7874)
(7865)
数学(7582)
农业(7506)
数学方法(7360)
(7217)
贸易(7207)
(7108)
技术(7086)
(7061)
及其(6486)
(6327)
财务(6307)
财务管理(6296)
机构
大学(147401)
学院(145331)
研究(54959)
(53353)
经济(51779)
管理(50508)
理学(42137)
理学院(41572)
管理学(40871)
管理学院(40528)
中国(35984)
(32924)
教育(31200)
(29772)
师范(29666)
科学(29585)
(27961)
(26768)
(25320)
师范大学(24151)
研究所(23834)
中心(23717)
北京(22124)
财经(20598)
(20145)
技术(19660)
(19645)
(19408)
职业(18608)
(18593)
基金
项目(86553)
研究(74306)
科学(69447)
基金(57768)
(48717)
国家(48118)
社会(43854)
教育(42052)
社会科(41266)
社会科学(41258)
科学基金(40478)
(34970)
编号(33770)
成果(31483)
(31441)
基金项目(28164)
课题(27400)
资助(23763)
(23292)
自然(23232)
自然科(22658)
自然科学(22649)
自然科学基金(22255)
重点(20987)
(20944)
(20746)
(20457)
规划(20366)
项目编号(20327)
教育部(18628)
期刊
(65756)
经济(65756)
研究(57832)
教育(54178)
中国(41967)
(21355)
管理(20281)
(18241)
技术(16731)
学报(16470)
科学(16465)
(14444)
金融(14444)
大学(14218)
职业(13888)
农业(12665)
学学(11413)
业经(10562)
财经(10013)
经济研究(9856)
(9541)
论坛(9541)
技术教育(8931)
职业技术(8931)
职业技术教育(8931)
(8712)
问题(7723)
(7713)
(7661)
图书(7442)
共检索到24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玲  
高校扩招解决了让更多的人"有大学可上"的问题,初步实现了"上大学"的机会公平。当前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从"有大学上"向"上‘好’大学"转型,为更多教育人口提供有质量、适切的高等教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价值取向、实践形式与评价标准。"有质量与适切的教育"要求将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开发上,并由此带动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体系的全新变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恩舜  
我国现有的以政府控制为显著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应逐步实行市场化策略,培育与建立评估市场。政府应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变“统包统揽”为“多边共识”,高校应从他律走向自律,社会则应从缺席到参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助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崛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和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抹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亮  赵彦志  
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妥的民办教育转制路径应为:完成办学出资过户,划分民办高校资产类型;对现有民办高校举办者的办学出资总额重新进行审核、验资,核算民办高校国有资产、捐赠形成资产等;突出"合理回报"是办学奖励的特质,明确提取依据和标准;民办高校进行自愿选择并重新登记,制定新的学校章程。过渡方案可采取:转为非营利性捐资民办高校,转为非营利性不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转为非营利性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举办者要求撤资的民办高校转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参与分类管理试点的地区应满足以下条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能力较强,日常民办教育管理规范;民办高校数量与规模适中,办学层次完整;高等教育资源充足,公办高校质量较高;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倪好  辛越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区域布局结构失衡、进军全球步伐迟缓、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民办高校低位发展始终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充分、均衡发展的重大难题。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构发展愿景,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整体布局,强化育人理念与大学责任,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与创新驱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智慧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丽丽  许红梅  
近年来学生群体中频繁发生危及生命健康的恶性事件,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及校园的和谐稳定,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极为重要。该文在分析青春期阶段学生生命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命教育实施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朋  田凌溪  
教育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脱贫视野下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思想指引。目前,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已进入关键时期,已成为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解读高校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可有效提升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及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独特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肩负神圣的使命。应加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学科是基于人对客体认识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知识建构,它充其量反映了客体的部分本质属性。高等教育研究以及当代大多其他学科研究领域,越来越多地带有跨学科或者超学科研究特点,因此,关于它是学科还是领域之争,从认识事物本质属性或知识建构的角度而言,并不具有多大的探讨意义。但是,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学科化,学科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此为志业者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学科化诉求毋宁说是基于现实境遇而不得不为之的一种话语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致力于教育权利的普及到服务于教育效率的提升,再到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国家对教育公平的制度安排不断升级深化。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强调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任务,需要我们将教育公平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为此,本研究提出“高质量教育公平”国家战略,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举形成两翼,致力于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解决。“高质量教育公平”国家战略描绘了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和第二个百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教育公平蓝图:注重品质的公平本质、深入微观的公平形态、广及省域的公平范围和拓向世界的公平视野。作为国家战略的高质量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教育回答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基点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梅  刘义兵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现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期的一种趋势。英国高等教育针对"后大众化"转型期基于教育公平发展的特点,采取的完善入学政策、建立服务机构、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评估体制、关注教育质量等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方一  裴昌胜  夏艳珺  向浩  胡茂丰  
站在新时代的关键节点,成人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办人民满意的成人高等教育,回顾、审视和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历史观、多元观、发展观和系统观四个维度梳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过程并展现其丰富内涵:历史观代表质量观发展的过程和轨迹,多元观代表质量观呈现的状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发展观是驱动质量观转变的根本动力,系统观则反映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运行状况,其主体、过程和结果随着其他维度质量观的发展而发展;从尊重客观规律、立足自身条件、满足现实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四方面提出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定位基本原则;以主体、过程和结果作为着力点,从指标体系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