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8)
- 2023(5607)
- 2022(4717)
- 2021(4589)
- 2020(3928)
- 2019(8781)
- 2018(8450)
- 2017(15462)
- 2016(8773)
- 2015(9991)
- 2014(9691)
- 2013(9789)
- 2012(9011)
- 2011(7622)
- 2010(7830)
- 2009(7427)
- 2008(7852)
- 2007(7245)
- 2006(6509)
- 2005(5991)
- 学科
- 管理(39621)
- 业(32164)
- 企(30040)
- 企业(30040)
- 财(27887)
- 济(25667)
- 经济(25628)
- 务(14789)
- 财务(14768)
- 财务管理(14713)
- 企业财务(14068)
- 财政(12599)
- 方法(11409)
- 制(10820)
- 政(10011)
- 数学(8870)
- 中国(8807)
- 数学方法(8770)
- 策(7774)
- 农(7643)
- 体(7343)
- 学(7149)
- 业经(6856)
- 度(6552)
- 制度(6547)
- 体制(6509)
- 银(6374)
- 银行(6352)
- 理论(6304)
- 行(5704)
- 机构
- 大学(114544)
- 学院(114446)
- 管理(43240)
- 济(40868)
- 经济(39708)
- 研究(39489)
- 理学(34633)
- 理学院(34229)
- 中国(33939)
- 管理学(33705)
- 管理学院(33475)
- 财(32664)
- 京(25731)
- 科学(25392)
- 所(21517)
- 农(20484)
- 财经(20426)
- 江(20149)
- 研究所(18780)
- 经(18433)
- 中心(18361)
- 业大(16776)
- 省(16686)
- 北京(16491)
- 农业(16201)
- 州(15505)
- 财经大学(14952)
- 院(14698)
- 范(13132)
- 师范(12870)
- 基金
- 项目(68770)
- 科学(52135)
- 基金(48502)
- 研究(48348)
- 家(43534)
- 国家(43141)
- 科学基金(36036)
- 社会(28263)
- 省(27036)
- 社会科(26702)
- 社会科学(26687)
- 基金项目(25200)
- 自然(24989)
- 自然科(24380)
- 自然科学(24370)
- 自然科学基金(23931)
- 划(22989)
- 教育(22523)
- 资助(20850)
- 编号(19423)
- 成果(16718)
- 重点(15889)
- 部(14801)
- 课题(14284)
- 创(13909)
- 科研(13870)
- 发(13603)
- 性(13330)
- 计划(13283)
- 创新(13066)
共检索到19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童娜琼 岑维 谢思东
当地独立董事比外地独立董事更了解当地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起到监督管理层决策的作用;但也可能因为地域关系,当地独立董事和管理层更加亲密,从而未能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利用2008~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聘用当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国企和大股东控制权较高的公司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认为监管机构和广大中小股东应鼓励公司聘任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以抑制盈余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当地独立董事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财务独立董事比例的上升,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均显著降低,从而起到抑制作用。将财务独立董事进一步分为学术型和实务型两种,研究发现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学术型财务独立董事,而实务型财务独立董事对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财务独立董事的薪酬和本地任职均对真实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并不敏感;财务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均不显著。建议政府和上市公司能够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制定相关治理政策,以提升盈余管理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文章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期望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善盈余信息质量,提升法治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抑制作用;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投资者保护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和财务独立董事在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互补效应,而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均林 何瑞铧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独立董事完全本地化对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分项指标)以及综合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与非完全本地化的财务独立董事相比,完全本地化的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真实盈余管理和综合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真实盈余管理中销售操控和费用操控的抑制性较强。还发现,当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存在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但也存在少量替代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文平 张一楠 王园园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财务背景分为财务工作经历和财务教育背景,实证检验了高管财务背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财务工作经历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方芳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和财务治理对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董事会治理能显著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独立董事独立性和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财务治理通过有效的财务控制能显著降低管理层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机制能显著降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此外,在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面,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治理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泽将 徐硕 马静
独立董事能否切实抑制盈余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当今中国资本市场中颇具争议。以2008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及事务所背景将如何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而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当独立董事存在事务所背景时,独立董事政治关联促进真实盈余管理提升的程度更为明显;补充测试揭示真实盈余管理在独立董事政治关联与扭亏为盈动机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拓展了政治关联的相关文献,有助于科学认识和评价不同背景特征如何影响独立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姣
本文从审计质量和独立董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上交所以及深交所2015年初到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主要样本,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研究三者之前的变量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理平 赵芝婷
文章基于董事会治理角度,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显著,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能显著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度自信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打破了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制衡和约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新思考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过度自信管理者评价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其独立性以及完善企业监督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独立性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茂竹 张雯 代江蕾
分析了盈余管理对董事长变更、CFO变更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与董事长变更、CFO变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FO越容易变更,董事长却越不容易变更,而负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FO越不容易变更,董事长却越容易变更;两权分离度越高,董事长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而两权分离度对CFO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盈余管理 CEO变更 CFO变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光明 王京京
文章以深市2003-2011年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的监督效力,实证检验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中财务专家比例越高,越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高级会计师相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能够更显著地发挥监督作用;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上市公司地点一致性,减弱了其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力;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能够保持相应的独立性,监督上市公司向外界报告更为真实的财务信息;在合理的激励下,津贴越高,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越有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爱勤 陈旭东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董事会治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的五个特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制度、委员会设立状况、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和董事持股比例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但抑制程度和方式不同,而董事会行为则不能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真实盈余管理 异常生产成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厚山 张俊民
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声誉独立董事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基于2007-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会计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其操纵性应计盈余及真实活动盈余显著更低,说明高声誉的会计独立董事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强,独立董事声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这表明伴随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降低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市场化进程与独立董事声誉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独立董事声誉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海红
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非流动资产处置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特征及个人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或大清洗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独立董事规模和开会次数能抑制基于扭亏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对于大清洗动机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具有学术背景和政府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能有效地抑制基于大清洗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璐
独立董事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享有着公司的薪酬补偿,包括股票补偿和现金薪酬。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具有"激励效应"和"共谋效应"。利用2002—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现金薪酬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共谋效应"占据主导,"激励效应"未能较好地体现,随着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引入工具变量进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激励效应 共谋效应 现金薪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