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4)
2023(10358)
2022(8359)
2021(7354)
2020(5760)
2019(13006)
2018(12881)
2017(24118)
2016(12968)
2015(14497)
2014(14721)
2013(14803)
2012(14406)
2011(13635)
2010(14261)
2009(13378)
2008(13100)
2007(11821)
2006(11266)
2005(10842)
作者
(39929)
(33195)
(33091)
(31691)
(21550)
(15866)
(15008)
(12840)
(12746)
(12029)
(11646)
(11144)
(10883)
(10847)
(10474)
(10334)
(9877)
(9692)
(9638)
(9391)
(8726)
(8122)
(8066)
(7797)
(7635)
(7503)
(7390)
(7351)
(6862)
(6521)
学科
(81777)
经济(81698)
管理(35475)
(29380)
地方(26974)
中国(25887)
(21313)
企业(21313)
方法(19406)
(17643)
业经(17193)
数学(16483)
数学方法(16353)
地方经济(16083)
(14539)
(13678)
(12708)
环境(12634)
农业(12499)
(12029)
金融(12029)
(12007)
银行(11997)
(11769)
(10688)
(10423)
资源(10199)
产业(10054)
(9817)
贸易(9802)
机构
学院(197008)
大学(195743)
(91761)
经济(89672)
研究(79254)
管理(69315)
中国(61130)
理学(56647)
理学院(55869)
管理学(55069)
管理学院(54671)
科学(45643)
(44286)
(40585)
(40575)
研究所(36058)
中心(35323)
(33438)
财经(30611)
(30104)
(29537)
师范(29322)
北京(29225)
经济学(29129)
(28538)
(27450)
(27142)
经济学院(25663)
(25066)
科学院(24241)
基金
项目(118819)
科学(93696)
研究(89937)
基金(83923)
(72258)
国家(71590)
科学基金(60876)
社会(59441)
社会科(56396)
社会科学(56382)
(46876)
基金项目(43319)
教育(39397)
(38833)
编号(35962)
自然(35669)
自然科(34657)
自然科学(34649)
自然科学基金(33986)
资助(33964)
(33116)
成果(30376)
发展(27404)
重点(27208)
(26975)
课题(26791)
(25447)
国家社会(24940)
(23721)
创新(22348)
期刊
(121651)
经济(121651)
研究(71563)
中国(49137)
(29346)
(29014)
管理(28840)
科学(26349)
学报(26245)
(23708)
金融(23708)
教育(23533)
大学(19821)
经济研究(19759)
农业(19408)
业经(18694)
学学(18070)
技术(18036)
问题(16759)
财经(16056)
(14169)
图书(11966)
(11404)
资源(11334)
技术经济(11247)
(11086)
世界(10959)
现代(10150)
(10057)
经济问题(9960)
共检索到338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育新  高峰  孙成权  高红勤  
文章通过对有色金属产业特点的分析 ,及对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回顾 ,认为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实现主导产业由依赖矿产资源的采掘和冶炼业向后续加工产业的转变 ,是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选择 ,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与深加工产业是逐步摆脱资源有限性对经济发展制约的有效途径。文章还阐述了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与深加工产业应处理好几个问题 :①要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持 ;②要一手抓有色金属新材料 ,一手抓有色金属产品的深加工 ;③要统筹兼顾有色金属新材料与深加工产业和其它接续产业的发展 ;④要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和品牌效应 ;⑤要处理好“人”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昕  朱启忠  
本文论述了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的必要性,指出回收利用有色金属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久铭  梁亚红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畸形、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以及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克服资源、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通过经济政策、生态化改造、市场需求拉动等手段,加快城市转型步伐,促进经济多元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8及0.59;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脱钩发展,应对资源消耗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着力提高有色金属的资源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家凯  林烈轩  
广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但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优势。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还要做一系列艰苦的努力。本文就发挥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对全国四化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对振兴广西有多大效益,以及发挥这一优势应采取哪些施措等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其华  
本文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主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主业所面临的环境,提出了一些发展主业的相应对策,概括起来,就是重矿山,强冶炼,精加工。具体来说就是精干企业主体,继续做大做强铜矿山和铜冶炼;延伸产业链,做精铜加工产品,使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通过做大做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以巩固该企业在我国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绍山  袁乐平  贺正楚  张蜜  周永生  
从技术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在阐述废旧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类型构成、申请数量年度变动趋势、专利研发主体、技术生命周期、IPC分类结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并绘制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地图。研究表明,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专利技术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合作,技术研发领域集中、失效专利多、技术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士华  淳悦峻  
目前,聊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投资导向发展阶段的前期,即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过渡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引导投资方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实施产业集聚战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核心优势,带动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生产率;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策引导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对外交通联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日常可达性指数表征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水平,利用工业替代产业产值反映经济转型发展程度,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可达性水平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规律与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可达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达性水平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替代产业规模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达性通过影响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等因素间接地推进或阻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鉴于此,各地结合可达性水平差异,适宜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中越  孙珊  
基于资源优势,内蒙古将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作为其重大战略目标。但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资源能源逐渐紧缺、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关联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等限制下,内蒙古仅依靠自身难以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协作基本方案。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殷建华  韩招群  
目前,中国己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同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如何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的问题。本文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生机,促进环保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分析指出该行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正面临转变发展观念、加大环保投资强度、提高人员素质、扩充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诸方面的严峻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项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克岭  姚建文  蒋绍平  
本文基于"基础材料类企业通过一体化谋求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基础"的探索,简要介绍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云南有色金属各主要细分产业中龙头企业的产业链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镕基  皮上玉  
与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端发展路径不同,现代产业集群是以创新为基础、走产业高端发展路线的具有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它能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工艺技术创新和软实力创新。当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处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块状经济状态,没有形成现代产业集群。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出现了需求锐减和行业巨亏等巨大冲击,究其根本在于其没有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培育有色金属现代产业集群是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应重塑政府在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