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7)
2023(7537)
2022(6440)
2021(5741)
2020(5051)
2019(11787)
2018(11588)
2017(22692)
2016(12675)
2015(14171)
2014(14519)
2013(14595)
2012(13850)
2011(12539)
2010(12628)
2009(11727)
2008(12048)
2007(11097)
2006(9205)
2005(8372)
作者
(40110)
(33841)
(33735)
(32158)
(21227)
(16342)
(15481)
(13391)
(12337)
(12015)
(11426)
(11125)
(10874)
(10704)
(10689)
(10619)
(10480)
(10052)
(9702)
(9522)
(8545)
(8248)
(8173)
(7715)
(7584)
(7576)
(7523)
(7503)
(7027)
(7012)
学科
(54138)
经济(54085)
管理(35508)
(35211)
方法(28349)
(28005)
企业(28005)
数学(25352)
数学方法(25107)
(14636)
(14596)
(13245)
中国(12707)
(10148)
贸易(10148)
业经(10136)
地方(9983)
(9857)
(9810)
农业(9572)
环境(9543)
(9496)
财务(9478)
财务管理(9453)
企业财务(8992)
(8753)
银行(8721)
(8498)
金融(8496)
(8495)
机构
大学(190996)
学院(189826)
(76979)
经济(75314)
管理(70283)
研究(65523)
理学(60931)
理学院(60197)
管理学(59027)
管理学院(58677)
中国(48083)
科学(43259)
(41034)
(40070)
(35213)
(35089)
业大(33428)
农业(32904)
研究所(32336)
中心(30528)
财经(28423)
(28372)
(25780)
北京(24868)
经济学(24261)
(23949)
师范(23640)
(22689)
(22620)
经济学院(22181)
基金
项目(128089)
科学(99533)
基金(93125)
研究(88021)
(83311)
国家(82658)
科学基金(69100)
社会(55163)
社会科(52337)
社会科学(52314)
(50810)
基金项目(49487)
自然(46448)
自然科(45351)
自然科学(45331)
自然科学基金(44549)
(43143)
教育(40476)
资助(38425)
编号(34525)
重点(29516)
(28440)
成果(28090)
(27668)
(26419)
计划(25566)
科研(25525)
创新(24845)
课题(24059)
教育部(23625)
期刊
(79491)
经济(79491)
研究(50464)
学报(37213)
(36668)
中国(34043)
科学(31185)
(28355)
大学(26377)
学学(25200)
农业(24192)
管理(22734)
(16349)
金融(16349)
教育(16241)
技术(15277)
财经(14184)
(13633)
经济研究(13053)
业经(12858)
(12090)
问题(11049)
(10702)
技术经济(9903)
统计(9693)
业大(9446)
理论(8967)
科技(8950)
(8809)
(8775)
共检索到26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冯西博  马跃峰  唐敬芹  王建林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这些物理指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关系不明显,种皮颜色Y值(黄色)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颜色指标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皮颜色对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大于种子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主要颜色指标是H(色相)值和a(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值,且成负相关;此外,IOD(光密度)值与粒长和粒宽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伟芳  贾佳  冯鹏飞  谢宗铭  杨丽明  王建华  孙群  
以2013—2015年116份春小麦种子样品为材料,应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并结合仪器和手工测定获得17个物理指标值(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厚度、比重、硬度、灰度值、RGB颜色模型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LaB颜色模型中的亮度L、色彩通道a和色彩通道B、HSB颜色模型中的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B。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在标准环境及3种逆境(盐胁迫、干旱胁迫和人工加速老化胁迫)下,探讨了春小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各培养环境下,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有明显相关性。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值较小的小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赢  刘显军  官春云  刘淑艳  刘忠松  
利用香草醛与原花色素生成有色物质的原理,创建了一种简单、快捷、可靠的油菜种皮颜色鉴定方法,在授粉后15 d能准确鉴定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种子的种皮颜色,利于在油菜开花结束前进行黄籽性状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灵芝  陈叔平  卢新雄  王丽娜  郭丽敏  霍艳爽  姚华  
低温 10℃贮存 6个月后 ,重复吸水 -回干处理有提高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但高温 35℃贮存 6个月后 ,除 1次浸泡 2h或 4h的处理外 ,其他处理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次数的增加 ,种子活力明显下降。两种温度贮藏后 ,整粒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变化处理与对照间均无明显差异。电导率、可溶性糖、氨基酸和紫外光密度 4项种子渗漏物测定指标中 ,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最终筛选出一个非破坏小麦种子活力的监测方法 ,即 :小麦种子浸泡 2h或 4h后 ,种子在室温下经适当干燥至原含水量后可继续保存 ,浸泡液被用于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蒋武生  姚秋菊  张强  赵艳艳  耿建峰  
利用已构建的包括457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采用多QTL复合作图方法(MQM),通过目测和利用色差计测量两种方法对种皮颜色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种皮颜色的QTLs 9个,其中最重要的QTLs位于A6上,命名为Sc-1,与利用色差计测量法检测到的控制种皮颜色性状L值QTL(ScL-2)和b值(Scb-2)位置完全相同,解释80.4%~100%的表型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尚瑞广  王兵益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文  毛玮  周芳彬  傅廷栋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与黑籽油菜99Yu42和恢5148-2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F1,P2,B1,B2和F2)群体的种子种皮颜色进行联合分析。经典遗传学表明,种皮颜色受部分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具有母体遗传特点。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1)控制,主基因对种皮颜色的表现起主要作用。其中,组合No.2127-17/99Yu42中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分别为7.58和2.48,而多基因则分别为1.91和1.33。在B1,B2和F2群体中种皮颜色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34%,63.27%和6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婷  赵宾  杨丽明  王建华  孙群  
为探究准确高效鉴别种子活力的新技术,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未老化(CK)、58℃热水浴老化(Hot water aging method,HW)和50%甲醇老化(Methanol solution aging method,MS)后的山农27小麦种子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及载荷分析(Loadings)对老化处理后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进行鉴别研究。试验结果:1)老化处理后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在电子鼻传感器上有不同的特征性响应图谱;2)PCA分析无法区分热水浴老化后活力接近的小麦种子;3)LDA分析对热水浴老化和甲醇老化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均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4)载荷分析确定了热水浴老化各活力水平小麦种子的差异气味主要来自于无机硫化物(W1W)、小分子氮氧化合物(W5S)和有机硫化物(W2W),短链烷烃(W1S)、醇醚醛酮类气体(W2S)和氢气类(W6S)。甲醇老化各活力水平小麦种子的差异气味主要来自于有机硫化物(W2W)、小分子氮氧化合物(W5S)、短链烷烃(W1S)、醇醚醛酮类气体(W2S)和无机硫化物(W1W)。本研究结果揭示以电子鼻技术作为检测手段,通过对小麦种子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结合LDA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活力小麦种子进行快速准确高效地鉴别,再结合Loading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相关的差异性气体成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众基   朱镕一   荆凤鸽   俞倩   赵光武  
【目的】种子活力的高低与作物出苗性能、群体质量、产量和品质潜力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稻米品质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活力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质水稻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12个常规粳稻和12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发芽条件下的种子活力及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与相关性,探究种子活力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水稻类型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品质优的品种在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沈农702’‘沈农9816’‘两优0367’‘Y两优900’‘晶两优华占’的发芽指数为23.8~27.2,活力指数为2.8~3.7,糙米率为79.0%~82.7%,整精米率为54.4%~66.0%,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种子活力较高,品质较好。稻米品质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整精米率与活力指数相关度在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水稻种子活力高的品种具有更好的稻米品质,综合各指标,‘沈农9816’‘沈农702’‘两优0367’‘晶两优华占’‘Y两优900’可推广种植和应用。表4参3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霞  杜娟  杨晓梦  普晓英  杨加珍  杨涛  李玉萍  曾亚文  
【目的】红米种质‘rm257’在籽粒总黄酮和抗性淀粉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分析该材料种皮颜色遗传模式,将为其在实际育种应用中奠定基础。同时探究‘rm257’种皮颜色性状与Rc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对应功能标记,为云南红米品种的辅助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红米种质rm257与9份云南地方白米品种构建测交组合及F_(2)分离群体,通过统计测交当代和对应F_(2)分离群体种皮颜色和分离比,推测其遗传模式;同时依据已报导Rc基因缺失变异位点序列开发功能标记RCGX,对9个F_(2)分离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将基因型与对应单株表型进行成对分析,进而判断红米种质rm257种皮颜色与Rc基因的关系。同时利用云南96份地方种对功能标记RCGX的通用性进行检验,评估该功能标记在红米种皮颜色判定中的准确性。【结果】遗传模式分析表明,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在7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在2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与影响。这与前人研究报导的红米种皮颜色性状受1对或2对基因控制的结论基本一致。F_(2)分离群体Rc功能标记验证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功能标记RCGX通用性实验结果显示,云南地区地方白米品种大都存在Rc基因的缺失变异。【结论】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性状,在不同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或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及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且云南地区多数白米地方种其种皮颜色变化都是由Rc基因缺失变异导致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纪民  刘世家  魏燮中  徐勇  
不同皮色小麦种子GA_3处理和α-淀粉酶同工酶分析初报吴纪民,刘世家,魏燮中,徐勇(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APRELIMINARYREPORTONTHERESULTSOFTREATINGWHEATGRAINSDIFFERENTINKE?..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裘叶帆  丁洪昌  唐隆晨  严兴洪  
实验以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野生型品系(W,♀)和红色突变体(R,♂)杂交产生的杂合丝状体为材料,构建由240个株系组成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随后对DH群体的叶状体颜色与长度、宽度、叶片厚度、原生质体大小和细胞壁厚度5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颜色组中(野生色组和红色组),5个性状的表型值均呈正态分布。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02%~43.73%,其中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颜色组间,每个性状表型值呈极显著差异(P<0.01),相比野生色组,红色组的长度更长、宽度更窄、叶片更薄、原生质更小、细胞壁更薄。其中颜色与各性状的相关性程度,呈叶片厚度>细胞壁厚度>原生质体大小>长度>宽度。另外,各性状的遗传力均表现为长度>原生质体大小>叶片厚度>细胞壁厚度>宽度,且野生色组高于红色组。不同颜色组控制同一经济性状的基因对数不同,且控制长度性状的基因对数差异最大。本研究为开展坛紫菜复合经济性状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秀兰  吴学宏  张国珍  张文华  李健强  
目的明确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真菌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市售7个甜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同时以滤纸卷法对种子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显著,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p.)、青霉属(Penicillium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sp.);种子内部带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甜玉米442最高,达到99.3%,普通玉米农大108最低,仅为4.4%;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平脐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加国  李松林  韩梅  汪晓峰  
种子保存是当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快速、微量、准确检测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变化是当前植物种质设施保存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利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电位(EGSSG/2GSH)、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电子自旋共振(EPR)和非损伤微检测(NMT)4种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研究柠条种子在人工老化下的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柠条种子在50℃、相对湿度(RH)为50%的老化条件下,其活力指数的下降速率要快于发芽率的下降速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在检测发芽率变化方面,4种检测方法的优越性依次为EPR>NMT>DSC>EGSSG/2GSH;在检测活力指数变化方面,4种检测方法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亚丽  朱雅婧  赵飞云  王爽  刘骕骦  郭凌凯  赵海红  麻浩  
【目的】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种子从发育成熟期(R6或R7期)开始具有活力,在此时期容易受到高温高湿胁迫,导致种子活力下降。通过对Gm LEA的研究,揭示其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以及功能,为一步深入研究Gm LEA在参与大豆种子活力形成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以宁镇1号和湘豆3号叶片的cDNA为模板,分离大豆GmLEA的cDNA序列全长。通过NCBI网站BLAST对GmLEA同源性氨基酸序列进行搜索,使用MEGA 6.0和DNAMAN多重比对蛋白质序列,并采用MEGA 6.0的N-J算法构建进化树。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GmLEA与GmCDPKSK5在酵母体内的互作。构建亚细胞定位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载体,通过基因枪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片分析GmLEA与GmCDPKSK5在烟草叶片细胞内的互作及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GmLE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在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表达进行分析。构建pBI121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3个纯合的T3代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对高温高湿胁迫下拟南芥的种子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大豆GmLEA的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包含一个长1 37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且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烟草叶片细胞的细胞膜上。酵母双杂交试验与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结果表明,GmLEA与GmCDPKSK5分别在酵母体内与烟草叶片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特异性互作。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GmLEA主要在宁镇1号和湘豆3号2个品种发育和成熟的种子中表达。在湘豆3号种子发育过程中Gm LEA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后50 d达最大值,在宁镇1号种子发育过程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呈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60 d达到最大值。高温高湿胁迫后,与对照相比,Gm LEA在湘豆3号中96 h时下调表达,其余时间点均上调表达,在宁镇1号中,仅24 h时下调表达。GmLEA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经高温高湿胁迫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活力均显著(P<0.01)高于野生型植株。【结论】GmLEA参与高温高湿胁迫下种子活力的形成,与GmCDPKSK5存在特异性互作,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高温高湿胁迫下种子活力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