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1)
2023(3157)
2022(2502)
2021(2559)
2020(1851)
2019(4516)
2018(4561)
2017(6327)
2016(5144)
2015(5997)
2014(6198)
2013(5006)
2012(4541)
2011(4334)
2010(4613)
2009(3694)
2008(3574)
2007(3388)
2006(3098)
2005(2829)
作者
(10735)
(8851)
(8786)
(8664)
(5662)
(4326)
(4198)
(3712)
(3441)
(3396)
(3111)
(3047)
(2920)
(2918)
(2864)
(2858)
(2831)
(2712)
(2698)
(2607)
(2532)
(2366)
(2361)
(2199)
(2132)
(2062)
(2010)
(2005)
(1968)
(1892)
学科
教育(20604)
中国(9615)
教学(8814)
理论(8186)
管理(5813)
学法(4949)
教学法(4949)
(4555)
经济(4548)
(4501)
研究(4487)
学理(4455)
学理论(4455)
(4104)
(3769)
改革(3700)
(3511)
思想(3511)
高等(3461)
政治(3376)
发展(3371)
(3358)
(3256)
企业(3256)
(3248)
思想政治(3232)
政治教育(3232)
治教(3232)
德育(3211)
学校(3057)
机构
大学(57922)
学院(54144)
教育(27977)
研究(22944)
(19901)
师范(19828)
师范大学(16395)
(14541)
职业(14006)
技术(12923)
科学(12841)
(11306)
管理(11062)
教育学(10906)
(10792)
北京(10334)
研究所(10259)
(10133)
职业技术(9693)
经济(9477)
中国(9334)
理学(9034)
中心(8911)
理学院(8773)
技术学院(8619)
(8379)
管理学(8321)
(8212)
管理学院(8189)
教育学院(8046)
基金
研究(32880)
项目(31752)
教育(26368)
科学(25532)
编号(17508)
成果(17379)
课题(16801)
基金(16723)
社会(15759)
(15299)
(14970)
(14967)
社会科(14453)
社会科学(14449)
(13558)
国家(13226)
规划(11567)
(10433)
科学基金(10178)
项目编号(9963)
研究成果(9812)
(9554)
年度(9483)
重点(9226)
(8864)
(8682)
(8661)
阶段(8629)
教育部(8384)
(8259)
期刊
教育(52257)
研究(28251)
中国(25529)
职业(13709)
(11493)
经济(11493)
技术(10580)
技术教育(8931)
职业技术(8931)
职业技术教育(8931)
学报(7060)
大学(6679)
高等(6437)
成人(5953)
成人教育(5953)
(5912)
高等教育(5494)
(5437)
论坛(5437)
科学(5147)
(4841)
(4613)
职教(4539)
农业(4336)
学学(4292)
发展(3957)
(3957)
管理(3710)
比较(3492)
教研(3345)
共检索到97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义务教育的总纲和蓝图,统领义务教育课程发展方向。为此,特别需要把握新订义务教育“三有”培养目标的时代意义和基本内涵,澄清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等关联概念的关系,从学校层面的毕业生形象和学段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等方面推进培养目标体系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确立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大方向上及培养目标的宏观培养方向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它们在本质属性、教育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教育目的及学生特点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向、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及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上的区别。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复杂,很难用一段话来作一个统一的表述。总体来讲,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落脚点的特点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之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琳  苏敏  
本文对我国现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进行了归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的影响因素与制定依据进行了分析,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声  
工程教育历来是我国最受重视的高等教育组成之一,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工程界和教育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工程教育”究竟是培养科学家,还是培养工程师?这既涉及工程教育的定位,又涉及到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本文从工程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明  
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教育是对人的培育,首先是培育学生精神的殿堂,要突出育人功能,破除功利主义的育人误区,克服培育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技能、没有文化的现象。惟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公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荷芳  查吉德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包括培养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人才规格方面的有效信息。人才类型定位,有助于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区别,体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分工和使命,当前宜定位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人才层次定位,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合理分工,避免各层次职业教育交叉重复,中职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未来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培养专家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规格定位,旨在增强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应避免培养规格缺位、虚化、理想化和现实化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联翔  韩德静  
人才不是物化的产品,满足企业用工需要不应成为高职教育的唯一目标。如何从人的发展、职业的延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开发、综合素质得到完善、建立起职业岗位的认同感和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对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甚至引领的作用,才是高职人才培养所应具有的目标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敏娟  
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主要是指操作技能,这种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便可习得的,是在"做"中学并得以掌握的;而"技术"主要是指生产技术,是人类利用各种自然科学原理及生产经验创造出的各种方法、工艺及工具等的综合。结合中、高职教育的层次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属于理论范畴,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价值,它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制制订的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的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由社会要素、教育要素、职业教育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表述,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当前研究中职培养目标,要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志坚  喻岳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基于术语学理论构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包括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主导价值和实现路径等要素。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将因教育部提出制订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出现变化:基本理念发生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核心内容发生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重构,主导价值发生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偏移,实现路径发生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超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林  鲍洁  梁燕  樊月华  
本文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必须走多样化、分类发展的道路。应用性本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同时也对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在定位和规格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孝理  
学校教育应与行业和地方企业发展有机的结合,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发展高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产学结合,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