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7825)
2022(6398)
2021(5578)
2020(4626)
2019(10203)
2018(9564)
2017(17600)
2016(9936)
2015(10757)
2014(10060)
2013(10076)
2012(9367)
2011(8316)
2010(8145)
2009(7356)
2008(7089)
2007(6234)
2006(5508)
2005(4706)
作者
(33812)
(28263)
(28184)
(26243)
(17938)
(13904)
(12570)
(11030)
(10801)
(9774)
(9731)
(9309)
(9308)
(9148)
(8961)
(8913)
(8755)
(8410)
(8216)
(8114)
(7569)
(6964)
(6688)
(6457)
(6428)
(6207)
(6111)
(6079)
(5844)
(5817)
学科
(35386)
经济(35328)
(26562)
管理(26461)
(20323)
企业(20323)
方法(16731)
数学(14909)
数学方法(14726)
(11456)
(11277)
(11144)
中国(9546)
(9077)
税收(8539)
(8504)
(8482)
贸易(8480)
业经(8289)
(8280)
农业(8018)
(6514)
(6411)
财务(6409)
财务管理(6395)
环境(6259)
技术(6221)
企业财务(6109)
地方(5684)
(5491)
机构
大学(143881)
学院(141447)
研究(54865)
(54829)
经济(53877)
管理(49801)
理学(44173)
理学院(43592)
管理学(42529)
管理学院(42337)
(40055)
科学(39862)
中国(39184)
农业(32357)
业大(31319)
(30793)
(30648)
研究所(28583)
(25276)
中心(23653)
农业大学(21486)
(20944)
(20250)
财经(20234)
(19683)
(18985)
北京(18899)
(18623)
实验(17643)
科学院(17642)
基金
项目(106430)
科学(82099)
基金(79201)
(75465)
国家(74892)
研究(64484)
科学基金(61527)
自然(44593)
自然科(43565)
自然科学(43543)
自然科学基金(42824)
基金项目(42089)
社会(41436)
(41260)
社会科(39284)
社会科学(39271)
(36402)
资助(31557)
教育(28357)
重点(24865)
计划(24683)
科技(22520)
(22427)
(22301)
(22192)
科研(22144)
编号(22076)
创新(21111)
(20665)
专项(18929)
期刊
(53423)
经济(53423)
学报(39477)
研究(37771)
(35297)
科学(31184)
大学(27649)
学学(26910)
中国(26576)
农业(23707)
(18467)
管理(17037)
(12996)
业大(12198)
(10412)
金融(10412)
农业大学(10113)
经济研究(10111)
(9804)
财经(9575)
林业(9263)
业经(8758)
科技(8698)
技术(8642)
教育(8420)
(8181)
问题(7313)
中国农业(7217)
自然(6850)
国际(6482)
共检索到202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腾腾  赵强  郜红建  宛晓春  张正竹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Fe2+质量浓度、Fe2+诱导时间、pH值、外源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对根表铁膜形成及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表铁膜主要集中在离根尖0.2~0.5 cm区域;茶树根表铁膜含量随Fe2+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Fe2+质量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与溶液pH、有机酸浓度呈负相关。当铁膜含量为2.40~13.60 mg.g-1,根表铁膜含量与茶树吸收、富集氟的能力呈正相关。与根表无铁膜的茶树单加氟处理的对照(CK1)相比,加Fe2+诱导形成铁膜后,茶树体内氟的含量增加了42.3%~103.7%;有机酸与Fe2+共同作用时,茶树体内氟含量显著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康  丁瑞兴  黄瑞釆  
运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原理,对江苏南部丘陵地区黄棕壤有机铝的来源,富集机制及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茶后土壤 pH 值降低,铝饱和度增高,各种(?)态铝、铝络合度、络合铝占非晶质铝的百分数增高,土壤有机质数且亦增多;茶园含铝有机物分解一年后,铝的残留率可达70%以上。有5~500mgL~(-1)的单宁类有机物释放并与溶液中铝离子形成有机络合物;土壤对单宁酸和铝的吸附使土壤交换性酸增高0.1~1.35cmolkg~(-1).因此,茶园土壤的有机铝主要通过茶树群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逐渐积累,茶树群体的生长状况及植茶时间长短制约着土壤有机铝的富集程度和茶园土壤酸化的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茂  曹翠玉  史瑞和  
根系周围磷浓度的变化,受根系分泌物特别是有机酸的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因植物种类不同和供给氮源不同而变化很大,其分泌的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根际磷的有效性。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根系吸收磷素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水培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黄建国  王明霞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对外生菌根真菌Pt715、Sl13和Cg04菌丝生长、草酸和乙酸分泌,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t715的生物量最高,Sl13次之,Cg04最低。锰显著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物量(y)与培养基中的锰质量浓度(0~800mg/L)呈y=ax+b的关系(a<0);但锰对Pt715和Sl13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这2株外生菌根真菌抗锰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它们长期生存于活性锰含量较高的酸性土壤中,产生了环境适应性,逐渐进化出对锰的抗性。此外,Cg04和Pt715不分泌乙酸,但分泌草酸的速率随锰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Sl13能分泌乙酸,在锰质量浓度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顺  朱凯  武雪萍  郭桥燕  彭飒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荟梅  彭传燚  李成林  高柱  侯如燕  宛晓春  
【目的】研究茶树对氟吸收、富集规律及其解毒机理。【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方法研究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凫早2号氟富集的特性及根和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个品种茶树根、茎和叶氟含量均随着培养介质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10 mg.L-1氟处理下,地上部分氟含量大于根部氟含量(转运系数>1),且茶树吸收的氟中56%贮存在地上部分。除对照组外,大部分氟积累在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76.84%—91.58%)和可溶性部分(53.24%—80.35%),氟的添加均增加了氟在3个品种茶树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减少了其在细胞器中的富集。加氟处理下,平阳特早和乌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娣  刘爱红  王金花  张元珍  王衍安  张福锁  束怀瑞  
【目的】研究缺锌大田富士苹果树、苹果幼树和苹果树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探讨有机酸影响锌吸收分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盛果期苹果树大田栽培、两年生幼树砂培和平邑甜茶幼苗溶液培养法进行试验。【结果】萌芽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和有机酸浓度呈现高于正常树的趋势,盛花期二者的浓度呈现低于正常树的趋势,生理落果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浓度显著大于正常树。与正常树相比,有机酸浓度小叶病树R0-1.5和R1.5-3中下降,R3-5和R5-15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红  宗良纲  黄耀  赵永红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不同包膜和非包膜有机酸 (乙二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草酸 )对土壤中铅的活化和水稻吸收铅的影响 ,尤其是对水稻籽粒中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EDTA能强烈活化土壤中的铅 ,经EDTA处理的土壤其有效态铅的含量比对照提高 6 1倍 (包膜 )和 2 3倍 (非包膜 ) ;柠檬酸对铅也有一定的活化作用 ,但效果不显著 ;草酸则抑制了土壤中铅的活化 ,有效态铅含量下降。EDTA处理促进了水稻对铅的吸收和在籽粒中的积累 ,籽粒中铅含量由对照的 0 96 4g·kg-1增加到 1 5 15g·kg-1;柠檬酸和草酸处理后水稻对铅的吸收和在籽粒中的积累均下降 ,柠檬酸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宇  刘声传  梁远发  王家伦  刘红梅  魏杰  
为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在相同氟(F)背景值下对F的吸收积累特征,为选育低F茶树品种提供参考,选取同一茶园测定了黔湄502等13个茶树品种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以及各品种的侧根、老叶、嫩叶(一芽2叶)的F含量及其转移系数,并进行了老嫩叶的F含量与其叶长、叶宽、叶面积的相关性以及茶树品种嫩叶的F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下13个茶树品种体内的F含量分布次序为老叶(2142.26~5090.83 mg/kg)>嫩叶(64.44~193.10 mg/kg)>侧根(29.77~145.56 mg/kg);老叶、嫩叶的F转移系数分别为24.00~96.83、0.86~3.53,品种间差异显著;嫩叶对F的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何燕  段建平  张绮纹  
对北京市南郊房山区107杨绿化林地进行了土壤重金属吸收富集研究,林地周围有水泥厂、石材厂、污水和垃圾等不同污染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受到了Pb、Cd、Cu和Zn不同程度的污染,Pb、Cu、Zn含量差异显著,Cd平均含量(0.077 6 mg.kg-1)低于北京市背景值,但Pb、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37.61、26.25和90.3 mg.kg-1,均超过了背景值,3块林地107杨叶片的Pb、Cd、Cu和Zn含量不同,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107杨叶片对土壤Pb、Cd、Cu和Zn重金属元素均能吸收富集,但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呈现出Cd>Zn>Cu>Pb的变化趋势,尤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亚波  薛进军  覃其云  崔美香  赵志军  刘贵巧  刘子英  
以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用不同形态、不同浓度的铁处理玉米秸秆接种蚯蚓,玉米秸秆被蚯蚓转化为蚯蚓粪后,研究对根际和蚯蚓粪有机酸的影响。苹果根际和蚯蚓粪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和丙二酸,以草酸含量为高。没有用铁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高于用铁处理的,Fe3+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含量大于Fe2+处理,蚯蚓粪中的有机酸含量均以5 000 mg/kg浓度的铁处理最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鹏   铁得祥   胡红玲   陈刚   李闯   李冬豪   邓雯  
【目的】分析镉(Cd)对桢楠(Phoebe zhennan)幼树生长和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分配模式的影响,探讨桢楠对Cd的耐受能力及富集性,以正确选择桢楠的适生立地。【方法】以3.5 a桢楠幼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0(CK),10,20,30,40和50 mg/kg 6个Cd(以Cd Cl2形式施入)处理水平,分5次施入,每2月施1次,试验结束后测定不同处理桢楠的叶面积、株高、根系活力和各个器官(叶、枝、主干、运输根、吸收根)的生物量及其N、P、K、Mg、Fe、Cd含量,计算各器官的Cd富集系数(BCF)和不同处理的Cd转运系数(TF),分析桢楠对镉胁迫的响应及其对镉的富集和转运特性。【结果】(1)当第4次施入Cd Cl2约15 d后,除CK外,其余Cd处理植株叶缘均出现枯萎现象,且随Cd胁迫的加重其叶缘枯萎面积逐渐增大。(2)与CK相比,桢楠幼树株高净生长量在Cd处理水平≥20mg/kg时显著(P<0.05)降低,总生物量、根系活力则是所有Cd处理均受到显著(P<0.05)抑制。(3)随施Cd量的增加,叶、枝、主干中的N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吸收根中的N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而运输根中的N含量在各处理与CK间均无显著差异;枝和吸收根中的P含量均较CK显著降低,运输根中的P含量在施Cd量≥40 mg/kg时显著降低,而叶片和主干中的P含量在50 mg/kg Cd处理时显著高于CK;运输根中的K含量自20mg/kg Cd处理开始显著低于CK,其余器官中的K含量在各水平Cd处理下均较CK显著降低;运输根中Mg含量在各水平Cd处理下均较CK增高,其中10,20和50 mg/kg Cd处理显著增高,而各水平Cd处理下其他器官中的Mg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除10 mg/kg Cd处理外,其余Cd处理下叶中Fe含量均较CK显著增高,但枝和主干中Fe含量分别在施Cd量大于等于50和40 mg/kg时显著低于CK,而在运输根和吸收根中各Cd处理Fe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4)随施Cd量的增加,吸收根、叶和枝中的Cd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主干和运输根的Cd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同一施Cd水平下,各器官中的Cd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收根、主干、运输根、叶、枝。(5)随施Cd量的增加,桢楠幼树叶和吸收根对Cd的BCF呈增加趋势,主干对Cd的BCF与CK相比无显著变化,枝和运输根的BCF呈降低趋势,且分别在施Cd水平大于等于20和30 mg/kg时显著低于CK;各施Cd处理桢楠植株的TF均显著低于CK,且各器官BCF和植株TF均小于1。【结论】桢楠幼树耐Cd性较弱,其对Cd的BCF和TF均小于1,在施Cd量≥10mg/kg时TF即显著下降,表明其富集Cd的能力有限,不宜在Cd污染严重地区种植及用于污染土壤修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玉燕  时鹏涛  王运儒  蓝唯  罗清  杜国冬  陆仲烟  温立香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Se、Hg、As富集特性,从中筛选出富硒抗As、Hg污染的茶树品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10个不同茶树品种嫩叶和对应土壤中Se、Hg、As含量,分析叶片Se、Hg、As含量的因素。【结果】(1)土壤样品总Se含量为273.6535.7μg/kg,部分土壤达到富硒标准,总Hg、总As含量较低,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叶片Se、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16.245.7、2.16.6、5.231.0μg/kg,含量均较低,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2)叶片Hg富集系数与p H显著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洪黎  王旭  周卫  
【目的】研究低镉积累型苋菜紫背苋和高镉积累型苋菜天星米在镉胁迫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泌特征及其与苋菜镉生物积累的关系。【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进行试验。【结果】随供镉浓度增加,紫背苋根、茎和叶生物量显著降低,而天星米生物量未发生明显改变。不同镉暴露条件下,苋菜分泌的有机酸总量表现为天星米远高于紫背苋,有机酸含量均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乙酸>丙酸>丁酸,且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两品种各有机酸数量占有机酸总量的比例基本一致。随供镉浓度增加,两个苋菜品种根分泌的各有机酸量增加,各有机酸分泌量的增幅均表现为天星米大大高于紫背苋,植株根、茎和叶镉含量与积累量也相应表现为天星米大大高于紫背苋。【结论】苋菜镉的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世华  张西科  张福锁  刘文菊  
在采用土- 砂联合培养和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形成不同厚度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试验的植株上, 将植株转移到磷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中, 研究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 特别是铁胶膜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 在长期淹水条件下, 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较厚, 而湿润和干- 湿交替处理下形成的胶膜较薄; 水稻根表铁、锰胶膜以铁胶膜为主, 占胶膜总量的97.63% ~99.23% ;水稻根表铁、锰胶膜越厚,对介质中磷的吸附量越高,且磷吸附量随介质中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取决于胶膜数量 (厚度), 当胶膜中等 (铁胶膜量为5141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