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9)
- 2023(17099)
- 2022(14787)
- 2021(13793)
- 2020(11530)
- 2019(26470)
- 2018(26211)
- 2017(51483)
- 2016(27560)
- 2015(30751)
- 2014(30755)
- 2013(30393)
- 2012(27684)
- 2011(24942)
- 2010(24722)
- 2009(22601)
- 2008(21990)
- 2007(19624)
- 2006(16978)
- 2005(14621)
- 学科
- 济(114872)
- 经济(114746)
- 业(83499)
- 管理(77380)
- 企(61277)
- 企业(61277)
- 方法(54314)
- 农(49558)
- 数学(48055)
- 数学方法(47478)
- 农业(32742)
- 财(28521)
- 中国(28319)
- 业经(27764)
- 学(22834)
- 制(22048)
- 地方(21855)
- 贸(20616)
- 贸易(20605)
- 易(19990)
- 务(18163)
- 财务(18090)
- 财务管理(18049)
- 技术(18001)
- 银(17841)
- 银行(17801)
- 融(17347)
- 金融(17345)
- 理论(17316)
- 企业财务(17226)
- 机构
- 学院(391777)
- 大学(390420)
- 济(161242)
- 经济(158050)
- 管理(157883)
- 理学(137885)
- 理学院(136490)
- 管理学(134059)
- 管理学院(133358)
- 研究(128756)
- 中国(97955)
- 京(81135)
- 科学(78871)
- 农(78439)
- 财(71715)
- 所(63911)
- 业大(63663)
- 农业(60486)
- 中心(60331)
- 财经(58617)
- 研究所(58221)
- 江(55939)
- 经(53751)
- 北京(50396)
- 范(49282)
- 师范(48808)
- 经济学(48501)
- 院(46230)
- 州(45298)
- 经济学院(44012)
- 基金
- 项目(273550)
- 科学(216130)
- 基金(200907)
- 研究(198710)
- 家(175256)
- 国家(173806)
- 科学基金(150298)
- 社会(126408)
- 社会科(119663)
- 社会科学(119632)
- 基金项目(106799)
- 省(106228)
- 自然(98602)
- 自然科(96359)
- 自然科学(96335)
- 自然科学基金(94628)
- 教育(90378)
- 划(89025)
- 资助(82727)
- 编号(80577)
- 成果(63655)
- 部(61001)
- 重点(60588)
- 发(58068)
- 创(56820)
- 课题(53968)
- 创新(53051)
- 科研(52720)
- 国家社会(52445)
- 教育部(52262)
- 期刊
- 济(172925)
- 经济(172925)
- 研究(111219)
- 农(77043)
- 中国(70584)
- 学报(63346)
- 科学(58276)
- 管理(54707)
- 财(53230)
- 农业(52309)
- 大学(49044)
- 学学(46662)
- 融(38360)
- 金融(38360)
- 教育(37423)
- 技术(33204)
- 业经(32905)
- 财经(28569)
- 经济研究(26346)
- 业(25525)
- 经(24392)
- 问题(23584)
- 版(19780)
- 理论(19147)
- 技术经济(18955)
- 科技(18522)
- 图书(17796)
- 世界(17527)
- 统计(17481)
- 实践(17447)
共检索到562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黄腾 刘天军
在消费端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和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评估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韧性小农”的内涵,运用两期苹果销售价格数据构建表征农户市场韧性的指标,系统分析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并使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681户苹果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和多维固定效应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有机认证有助于农户市场韧性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缓解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有机认证农户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农业收益稳定性提高:前者表现为有机肥、生物农药使用概率提升,而亩均肥料和农药成本投入不变;后者表现为有机认证提升了苹果品质,进而实现溢价能力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宽;(3)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状况好、加入合作社和位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地区的农户进行有机认证后其市场韧性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持续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以此增强农户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为“小农户”更好地接入“大市场”提供可行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黄腾 刘天军
在消费端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和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评估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韧性小农”的内涵,运用两期苹果销售价格数据构建表征农户市场韧性的指标,系统分析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并使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681户苹果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和多维固定效应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有机认证有助于农户市场韧性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缓解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有机认证农户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农业收益稳定性提高:前者表现为有机肥、生物农药使用概率提升,而亩均肥料和农药成本投入不变;后者表现为有机认证提升了苹果品质,进而实现溢价能力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宽;(3)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状况好、加入合作社和位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地区的农户进行有机认证后其市场韧性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持续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以此增强农户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为“小农户”更好地接入“大市场”提供可行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张子馨 刘天军
作为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使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电商参与对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KHB方法剖析电商参与促进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概率,同时增加了多重质量认证的可能;参与电商通过提高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意愿、增加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三个途径影响农产品质量认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商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推广等对策,以此促进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昌云 钟腾 郑华懋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如何影响农户的信贷获得。利用1999—2009年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本文从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行为等多个角度刻画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发现金融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获得。从不同的贷款用途看,金融市场化主要降低了生产贷款中的农业生产贷款,对生活贷款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从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剖析,发现金融市场化对农户正规信贷的抑制程度受产业投资机会的影响。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低;反之工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高,说明金融市场化对农户信贷的抑制来源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资金转移。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农户信贷 信贷抑制 资金转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连华 霍学喜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机制及其作用边界,考察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是否存在。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34个村庄、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农地可交易性水平和交易质量两个维度评价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研究结果:(1)农地投资资本化是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存在的基础;(2)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苹果户农地投资难以资本化,农地可交易性水平对短期农地投资无激励效应,对长期农地投资灌溉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不存在基于农地可交易性水平的交易收益效应;(3)交易质量对农地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显著存在基于农地交易质量的交易收益效应。研究结论:政府应基于农地"三权分置"安排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制度,改进农地市场的有效性,发挥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改进政策干预效果,矫正农地投资市场失灵状况,培育具有正向激励效应的黄土高原地区农地质量投资保护机制,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晶 李剑 青平 闵师
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否提高生产绩效,是促进作物营养强化技术扩散,进而改善人口营养健康、推动高附加值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以营养强化小麦为例,采用豫冀陇晋四省606份农户调研数据,同时考量生产、消费和微量营养素缺乏水平,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探究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否以及多大程度提高农户生产绩效。结果表明:第一,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生产绩效。具体而言,控制农户自选择偏误后,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分别提高了6.81%的小麦亩产以及14.84%的小麦亩收入。第二,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对生产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第三,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对不同受教育年限和不同种植面积农户生产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实施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娟 姚顺波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农户层面上,以技术效率为标准,对退耕还林政策加以评价。以黄土高原区的陕西省吴起县、定边县和甘肃省华池县为实证案例,论文通过同时估计农户的投入导向的随机距离前沿和技术效率影响模型两个等式,分别测算了2009年吴起县159户、定边县152户和华池县125户农户退耕还林政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退耕还林与吴起县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定边县和华池县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执行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对定边和华池农户给予额外补贴或者实质性扶持,才可以实现该公共政策均衡私人森林供给和社会森林需求。研究还显示:3县农户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亮雯 陈光华
现阶段在我国,权证提高了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了吗?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分析了权证上市后,标的股票的波动性是否减弱、杠杆效应是否消除、长期记忆性是否减轻和系统风险是否降低。通过TARCH模型和带虚拟变量的系统风险分析模型对上述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不可否认的是,每只标的股票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参数估计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权证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而充分认识权证对标的股票的影响有利于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定价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金融产品的定价效率,有利于金融创新,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这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的权证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尝试给出分析我国权证影响...
关键词:
权证 标的股票 定价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面向中等收入农户的信贷服务工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长根 张力
文章使用CFPS 2010、2012、2014、2016四个年度的微观数据,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时间趋势,并展开了异质性和机制分析,最后利用家庭层面数据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对居民收入阶层的提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作用增强的特征;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有异质性特征;互联网对农村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影响要分别大于对城镇居民和男性居民的影响;在中国不同地区,使用互联网促进居民收入向上流动效应最显著的地方为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互联网可通过信息渠道、金融产品、教育、社会网络、就业等途径对居民收入流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鸣奇 张卓群 郑艳 冯冬发 袁媛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亦是探索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重要尝试。试构建生态韧性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0年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生态韧性,这种促进作用在降水量不同的城市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且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投入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和甘肃省华池县不同退耕规模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小规模退耕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效率改善,大规模退耕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进一步分析影响农业技术效率的因素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家庭成员农牧业劳动总时间、退耕规模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都具有正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金波 顾宇轩
当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防止农户家庭返贫和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本研究基于2015—2019年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动态福利函数估计方法测度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机制。同时,本研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提升中的间接作用,并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不同农户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显示,即使在存在数字鸿沟的情况下,拥有高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高网络通信支出以及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家庭,数字金融对其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建议加强数字金融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增强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促进可持续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蓝红星 任彦军
精准扶贫是中国新时期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等客观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了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提高了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2)通过进一步细分扶贫政策类型得出,瞄准人力资本改善的能力培育型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提高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但直接给予经济物质支持的扶贫政策并未对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相较于年轻和深度贫困户,精准扶贫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老年贫困户和一般贫困群体中更加显著。(4)从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精准扶贫能够直接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间接提升其主观社会地位并增强其村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户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