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4)
2023(11896)
2022(10617)
2021(10058)
2020(8511)
2019(19929)
2018(19923)
2017(38665)
2016(21178)
2015(23986)
2014(23907)
2013(23617)
2012(21243)
2011(19060)
2010(19073)
2009(17289)
2008(16537)
2007(14190)
2006(12251)
2005(10433)
作者
(61703)
(51273)
(51043)
(48357)
(32502)
(24647)
(23075)
(20309)
(19516)
(18246)
(17602)
(17171)
(16167)
(16064)
(15829)
(15559)
(15488)
(15260)
(14619)
(14561)
(12808)
(12464)
(12452)
(11600)
(11458)
(11380)
(11333)
(11192)
(10325)
(10257)
学科
(83477)
经济(83396)
管理(58407)
(55959)
(46945)
企业(46945)
方法(44174)
数学(39058)
数学方法(38366)
(21602)
中国(19618)
(18961)
(18191)
业经(17965)
地方(16093)
理论(15605)
农业(14509)
(14032)
贸易(14025)
(13601)
(13316)
技术(13251)
环境(12926)
(12453)
(11902)
财务(11827)
财务管理(11807)
(11656)
企业财务(11145)
教育(11097)
机构
大学(297321)
学院(297196)
管理(120825)
(111765)
经济(109266)
理学(106434)
理学院(105280)
管理学(102962)
管理学院(102466)
研究(95256)
中国(67866)
科学(63372)
(62940)
(51531)
业大(49297)
(48192)
(47865)
研究所(44639)
中心(42939)
(41560)
农业(40817)
财经(39599)
北京(39254)
(39099)
师范(38693)
(36050)
(34450)
(34076)
技术(32977)
经济学(32440)
基金
项目(213245)
科学(166876)
基金(153770)
研究(151738)
(135406)
国家(134315)
科学基金(115192)
社会(93050)
社会科(88229)
社会科学(88200)
(84891)
基金项目(82093)
自然(78071)
自然科(76300)
自然科学(76283)
自然科学基金(74843)
(71617)
教育(71076)
资助(64692)
编号(62159)
成果(49116)
重点(47846)
(46051)
(44669)
(44432)
课题(42845)
创新(41310)
科研(41240)
计划(39971)
大学(39430)
期刊
(113882)
经济(113882)
研究(80441)
中国(51938)
学报(51166)
科学(45980)
(45933)
管理(42620)
大学(37978)
学学(35863)
教育(34960)
(34163)
农业(32587)
技术(27444)
(19430)
金融(19430)
业经(19413)
经济研究(18260)
财经(17993)
(17108)
图书(16112)
科技(15579)
(15231)
技术经济(14890)
问题(14701)
统计(14376)
(14193)
理论(14052)
业大(13937)
资源(13500)
共检索到408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大威  黄耀  卢燕宇  
在大田填埋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假定有机肥C/N随分解时间而变,其变化规律遵循一阶动力学方程,根据作物残体分解过程中C/N的变化及业已建成的作物残体有机碳分解动态模型,建立了有机肥氮素释放动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有机物料初始C/N和木质素含量有较强的敏感性。利用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大部分数据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本模型可以为指导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义新  韩移旺  江玉平  于黎莎  刘武定  
连续2 a 在大田和盆钵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结晶有机肥(简称有机肥) 与烟草专用复肥( 简称复肥) 对烟草肥效及其在土壤中释放动态的研究。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氨的挥发、速效N 素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1 ~20 d 内有机肥比复肥平均每天减少氨挥发0 .70~0 .86 mg/ 盆;前者无土表“结霜”现象, 后者随土壤水分散失有明显的土表“结霜”现象。与复肥比,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细菌数量数十倍且持续1 月余,养分释放动态与烟草的营养阶段性相吻合。烟草团棵时,有机肥比复肥处理显著增加烟叶内NO3N含量及根系氧化力,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有增加趋势。与等N 量复肥比, 有机肥增产1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良  韩琅丰  江荣风  张福锁  
有机肥料中的碳含量与氮素释放关系很大。不同方法测定的C,N及其组成的C/N比与氮素释放和植物吸收氮的关系不同。有机肥料的全碳及碳氮联合测定的氮素之比(C/N比)和氮素矿化率成直线关系,和植物吸收氮素成幂函数相关。在C/N比低于17~21时,有机肥料开始释放无机氮,在C/N比小于14时,植物才能大量吸收有机有肥料中的氮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利  周建斌  段建军  翟军海  
 采用7d静置法和土壤培养试验,对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包膜肥料初期溶出率均小于12%,微分溶出率为0.26%~2.49%;培养期间,7种肥料配比的养分释放曲线斜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养分释放曲线根据其斜率可分为3组:2种控释肥单施或配合施用的最低,单施尿素的最高,尿素与控释肥配合施用的居中;各处理的氮释放动力学方程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养分释放特性;速率常数k既可反映控释肥料氮素释放速率的快慢,又可描述肥料的配比效应。与控释肥单施或其配合施用相比,尿素与控释肥配比施用,氮素释放速率增加了65.4%~164.5%,释放期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玲  
夜间经济发展能够提高城市活力、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我国各省会城市的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而后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影响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会城市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有较大差异;产业结构、财政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省会城市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较弱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财政支出对于提升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影响更加突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完善夜间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强化基础性支撑与保障,构筑优质夜间消费环境;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夜间经济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燕  王正银  
目的探讨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NH4+-N、NO3--N、Urea-N、DON和TotalN)在不同介质中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及生物效应。方法采用水中溶出法、土壤恒温培养法和盆栽生物试验。结果不同培养介质中,缓/控释复合肥5种形态氮素养分的累积释放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0(1-e-kt)、Elvoich方程qt=a+blnt、抛物线扩散方程qt=a+bt0.5表征,并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569~0.9999),E1ovich方程次之(r=0.7705~0.9933)。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最大释放量(N0值)与其氮素累积释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红霞  朱启红  李强  王书敏  丁武泉  杨志敏  陈玉成  
【目的】基于有机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典型有机肥在紫色土中的淋溶流失特征。【方法】本文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有机肥,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对照,对比研究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中淋溶流失。【结果】(1)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也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且在一定条件下沼液、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素淋溶流失率超过化肥30%以上,与化肥相比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兴成  刘玉红  张宇亭  赵亚南  张跃强  石孝均  
【目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众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复合肥的性状存在本质差异。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的作物增产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为复合肥的工业生产与农业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等养分不同生产工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6种工艺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曲线符合抛物线,脲甲醛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最慢、掺混工艺释放最快;不同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速率依次是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双管反应器工艺<喷浆造粒工艺<团粒工艺<掺混工艺复合肥。施用不同工艺复合肥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脲甲醛工艺复合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克君  赵冰  卢其明  廖宗文  
【目的】探讨活化磷肥的磷素动态释放特性、分子结构及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的作用和肥效。【方法】采用连续浸提、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热重联用仪和盆栽试验。【结果】连续浸提表明,两种活化磷肥连续6次水溶性磷的累积释放量是磷矿粉的3.29、3.59倍;活化磷肥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发生化学作用,而且活化磷肥中H2PO4-特征吸收谱加强,并出现新的H2PO4-特征吸收谱,使磷矿粉中的磷向有效状态转变;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活化磷肥的磷肥利用率、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磷矿粉,甚至高于过磷酸钙。【结论】与磷矿粉相比,活化磷肥的水溶性磷含量、生物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李文  张西超  张砚铭  高艺伟  张玉龙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肥料包裹材料对氮素缓释效果。以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藻土、沸石粉和碳化稻壳粉末为包裹材料制成的包裹尿素,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养分最大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后;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包裹层都能完整将颗粒肥料包裹,粘结剂A效果优于B,包裹材料硅藻土,效果好于沸石粉和碳化稻壳。以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乙烯醇和硅藻土作为包裹材料做成包裹缓释尿素对养分的缓释效果要优于其他处理,因此该复合材料更适于做肥料的缓释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欢欢  窦菲  王丽英  陈丽莉  翟彩霞  李若楠  张彦才  霍习良  
采用水浸法、土柱淋溶法和盆栽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水浸和土柱淋溶试验中,FCU与RCU-J、RCU-C氮素释放差别很大,而RCU-J和RCU-C氮素释放具有相似性,并且与在水中相比,FCU在土壤中氮素释放速率明显降低,氮素释放曲线变化较大。苗期的玉米盆栽试验中,过量、适宜水分条件下,与Urea相比,FCU促进了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显著增加。干旱胁迫条件下,与RCU相比,FCU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降低幅度较小。通过用土柱淋溶和盆栽方法对FCU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可知,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FCU的评价可以采用土柱淋溶法,而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更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喻建刚  樊小林  李宁  刘芳  
【目的】筛选适合于描述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的数学模型,为以数学模型预测预报控释肥料供肥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ichards,Logistic和Bertalanffy方程拟合在(25±0.5)℃恒温条件下包膜控释肥料在静态水中的氮素累积释放曲线。【结果】结果表明Richards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形状的氮素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其拟合度优于通用的Bertalanffy和Logistic方程。3种方程中,Richards方程的特征参数更能精确地描述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能反映出氮素养分最大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累积释放曲线的形状等。【结论】Richards方程可用于拟合S型、抛物线型和双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博  王虎  吴薇  周建斌  
【目的】研究新建日光温室土壤中畜禽有机肥氮素的有效性,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氮肥(对照,CK)和施用化肥(C-F)为参照,利用生物耗竭法研究了7个鸡粪和3个牛粪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番茄的氮素携出量、氮素利用率及氮素当量有效含量(MFE-N),最后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以CK相比,不同畜禽有机肥均能显著增加番茄的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鸡粪和牛粪处理分别使番茄氮素携出量平均提高了84.4%和53.6%。鸡粪处理平均氮素利用率和MFE-N分别为33.71%和39.63%,显著高于牛粪(23.13%和2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坡  梁成华  武志杰  陈利军  张丽莉  冯慧敏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生态环境,测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玉米苗期土壤尿素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变化趋势,比较玉米苗期氮素养分释放、土壤生物活性特点。研究表明,玉米苗期,施用SA+nBPT+U肥料,尿素态氮和NH4+-N的积累量最多,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A+U肥料,硝态氮最多;MMA+nBPT+U肥料,尿素自膜内迁移到土壤中的量较少,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最少。包膜与脲酶抑制剂nBPT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对减少硝态氮的生成效果最为明显。施用nBPT+U肥料,微生物量最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普遍增强,脲酶抑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杜辉  陶雪娟  朱玉英  
土壤水分特性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容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了解施用生物有机肥培养的土壤水分特性,通过对室内培养的土壤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容重下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常数以及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并利用VG模型进行参数求解。结果表明:VG模型能较好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相同容重不同处理条件下,施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是施加土壤改良剂,最小的是不加任何试剂;在施加EM原液处理中,随着EM原液稀释浓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在相同处理不同容重条件下,随着容重的增大,土壤持水性和土壤水分有效性不断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