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1)
- 2023(6638)
- 2022(5512)
- 2021(4918)
- 2020(4067)
- 2019(8974)
- 2018(8550)
- 2017(15979)
- 2016(8851)
- 2015(9405)
- 2014(8921)
- 2013(8818)
- 2012(8229)
- 2011(7449)
- 2010(7278)
- 2009(6624)
- 2008(6343)
- 2007(5556)
- 2006(4877)
- 2005(4262)
- 学科
- 济(33438)
- 经济(33391)
- 管理(24615)
- 业(23967)
- 企(18031)
- 企业(18031)
- 方法(15742)
- 数学(14189)
- 数学方法(14063)
- 农(10527)
- 学(9689)
- 财(8850)
- 中国(8316)
- 贸(8311)
- 贸易(8310)
- 易(8122)
- 业经(7409)
- 农业(7407)
- 环境(5932)
- 制(5878)
- 技术(5857)
- 务(5327)
- 财务(5324)
- 财务管理(5312)
- 地方(5243)
- 企业财务(5070)
- 划(4905)
- 银(4770)
- 银行(4726)
- 融(4686)
- 机构
- 大学(130148)
- 学院(128076)
- 济(50710)
- 研究(50439)
- 经济(49797)
- 管理(46362)
- 理学(41144)
- 理学院(40605)
- 管理学(39730)
- 管理学院(39550)
- 农(38626)
- 科学(36257)
- 中国(35734)
- 农业(31755)
- 业大(29470)
- 京(28632)
- 所(28529)
- 研究所(26746)
- 中心(21917)
- 农业大学(21084)
- 财(20495)
- 江(19003)
- 院(18004)
- 省(17766)
- 科学院(17359)
- 北京(17274)
- 业(17054)
- 财经(16971)
- 室(16701)
- 经(15683)
- 基金
- 项目(97126)
- 科学(74902)
- 基金(72138)
- 家(69055)
- 国家(68539)
- 研究(58677)
- 科学基金(56103)
- 自然(40801)
- 自然科(39894)
- 自然科学(39877)
- 自然科学基金(39197)
- 基金项目(38580)
- 社会(38081)
- 省(37795)
- 社会科(36154)
- 社会科学(36142)
- 划(33534)
- 资助(28929)
- 教育(25823)
- 重点(22695)
- 计划(22597)
- 部(20812)
- 发(20572)
- 科技(20567)
- 创(20498)
- 编号(20392)
- 科研(19908)
- 业(19407)
- 创新(19313)
- 农(17770)
共检索到179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张玉平 彭建伟 宋海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0%猪粪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B)、施10%的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和施20%沼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F)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03.49%、81.62%和74.64%,分别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38.67%、23.77%和19.02%.氮肥利用率以2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最高,达32.64%,比纯化肥处理高了2.66%,且处理B与处理D均比纯化肥处理高,分别提高了1.12%和1.04%.有机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
有机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秀媛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黄伟明
为了研究洞庭湖区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处理(WF)、不施氮处理(WN)、纯化肥处理(CF)、猪粪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ZF)、猪粪堆肥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DF)、沼渣沼液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ZYF),在湖南洞庭湖区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①有机、无机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从而提高水稻的子粒产量;②4个施氮处理(CF、ZF、DF、ZYF)与不施氮处理(WN)和不施肥处理(WF)的全年双季稻产量差异极显著,4个施氮处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CF、ZF、DF、ZYF比处理WN分别增产53.03...
关键词:
双季稻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立军 桑大志 刘翠莲 王志琴 杨建昌 朱庆森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 63为材料 ,对不同氮肥管理的农艺和经济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未施氮肥 (空白区 )的产量为 6.8~ 7.4t·ha- 1,表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惯施肥法 (氮肥 2 40kg·ha- 1)相比 ,改良的农民施肥法 (农民习惯施氮量的 70 % )、实时氮肥管理 (依据叶绿素仪测定值进行的施肥方法 )和实地氮肥管理(施氮时期、施氮量和叶绿素仪测定值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分别增产 9.2 %~ 10 .3 %、3 .3 %~ 7.0 %和 8.9%~ 9.3 % ,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0 .5%~ 13 5.6%、2 0 4.3 %~ 2 97.0 ...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 魏亚凤 徐少安
在江苏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270 kg/hm2施氮量、有机氮肥占比40%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分蘖肥和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氮肥(蘖肥)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在早施分蘖肥情况下,产量以蘖肥占比20%>10%>30%;蘖肥和穗肥不同配比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稻米蛋白质含量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当穗肥占50%时,稻米淀粉RVA谱出现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粘度降低、崩解值减少、消解值增大和糊化温度提高;大田促蘖和保蘖肥各占1...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祥明 韩宝吉 徐芳森 黄见良 蔡红梅 石磊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义月 李阳 汪本福 张枝盛 杨晓龙 张作林 程建平
为研究不同的氮肥运筹处理对机直播水稻的产量、稻米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机械直播条件下,以南粳9108和黄华占为材料,在大田总氮量21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的氮肥运筹,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分别为N1(5∶2∶3)、N2(3∶4∶3)、N3(无∶6∶4),并以不施氮肥(N0)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南粳9108和黄华占都在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为3∶4∶3时产量最高,分别为9 691.2、11 596.1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N3>N2>N1,垩白率、垩白度随穗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N1>N2>N3。水稻各个生育时期在3∶4∶3的处理下,氮素吸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且氮素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表现为N2>N3>N1。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运筹N2(3∶4∶3)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而N3(无∶6∶4)处理显著提高稻米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肖厚军 黄宪成 周琴 胡德平
为了以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以黔两优58杂稻为材料,贵州省中低产稻田面积最大的黄泥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叶绿素含量、产量、植株吸收氮素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实时、实地处理水稻叶片在抽穗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氮水平(N8、N12和N16);实时、实地处理水稻植株氮素吸收量在主要生育时期介于N8和N16处理之间;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均最高,与3种常规施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实时实地管理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宝吉 曾祥明 卓光毅 徐芳森 姚忠清 肖习明 石磊
【目的】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4个中稻品种(珞优8号、国豪杂优1号、丰优22和巨风优7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对湖北省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法(FFP)、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4次重复于2008和2009年分别在湖北赤壁和荆门进行。【结果】湖北赤壁CK处理两年试验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湖北荆门,表明荆门的基础地力好于赤壁。两年试验中,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3个处理都有增产作用,其中2008年增产率分别为10.0%、2.3%和23.2%...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育林 荣湘民 刘强 肖时运 李合松 范美蓉
为研究莴苣高产、优质、低污染、高氮肥利用率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盆栽试验与 15N 标记示踪技术, 分析了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将每 1 kg 土的氮肥施用量 x(g)与每盆莴苣的产量 ? (g)拟合成回归方程为 ?=104.21+2 476.31x-5 181.97x2,表明莴苣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每 1 kg 土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 0.175 0~0.212 5 g.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改善莴苣品质,降低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莴苣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力彰 黎炜彬 黄思怡 袁浩凌 杨兰 刘强 谢桂先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长期定位试验基地进行不施氮肥(CK)、单施化肥(T1)、猪粪替代20%氮肥(T2)、沼渣沼液替代20%氮肥(T3)、猪粪堆肥替代20%氮肥(T4)、早稻绿肥或晚稻稻草替代20%氮肥(T5)6种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T4增产效果最好,早、晚稻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增产9.05%和13.56%;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营养向籽粒转运和再利用,减少氮素营养在营养器官中的累积,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T4早、晚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16.59、16.23 kg/kg)、氮肥吸收利用率(38.96%、37.71%)、氮肥偏生产力(55.44、51.16 kg/kg)以及晚稻氮肥生理利用率(43.02 kg/kg)最高。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4种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中,T4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双季稻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谨同 赵宏伟 杨亮 魏淑红 张亚芝 王强 孟宪欣
以品芸2号、英国红、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芸豆品种的产量均在N30处理时最高,由回归拟合方程可知,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四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品芸2号39.01 kg/hm2,英国红29.82 kg/hm2,龙芸6号33.72 kg/hm2,龙芸4号32.15 kg/hm2。四个品种芸豆各处理植株的吸氮量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则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四个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N30处理最高;而低氮处理有利于芸豆农学利用率的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品芸2号和英国红的生理利用率N15处理最高...
关键词:
芸豆 氮肥用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汤宏 曾掌权 张杨珠 李向阳 王建伟 刘伦沛 严红光
为探明不同量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菜枯,M)对烟草云烟87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省黔东南州烟草种植区的最佳有机无机施氮量,以期为烟草生产的减肥降本、增产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参考。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1、CK2、MNiPK(i=0或1或2或3) 6个施肥处理,分析各处理烟叶的品质、各处理烟株的吸氮量及氮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2处理相比,MN1PK、MN2PK和MN3PK处理烟叶总糖含量分别提高8. 57%,14. 18%,13. 03%;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4. 67%,9. 66%,8. 26%;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8. 34%,19. 08%,17. 12%;烟叶氯含量分别降低0. 36%,8. 19%,3. 56%;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差;与CK2处理相比,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降低烟叶刺激性和杂气,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强燃烧性以及余味舒适愈加绵长;与MN1PK和MN3PK处理相比,MN2PK处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 99,4. 54百分点。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有机氮占36. 00%~45. 77%),使烟叶中各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更为协调,提高了烟叶的评吸质量,增加了烟株氮的吸收量,提高了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各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各处理中以有机氮占45. 77%的处理表现较好,黔东南烟草种植区推荐使用有机氮占总施氮量的适宜比例为36. 00%~45. 77%。建议在本烟区推广应用,同时可为相近地区烟草施肥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春 李小坤 鲁剑巍 徐维明 杨运清 鲁君明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控释尿素处理减量25%氮时,与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相比,增产5.3%~7.8%,与普通尿素分期施用相比,增产2.6%~2.9%;稻谷产量与控释尿素施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控释尿素处理稻谷产量增加主要由于其显著提高实粒数。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果显示,控释尿素处理水稻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氮量均显著增加;施用控释尿素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幅为17.1%~34.1%。当目标产量为8.35~8.41t/hm2时,控释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为氮102~128kg/h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科宇 段英华 徐明岗 张旭博
【目的】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NUE)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受到施氮量、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且多数研究只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条件下进行,对于全国不同区域施用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缺乏系统分析和比较。因此,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量化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氮肥利用率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可指导区域性的有机肥施用,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公开发表的文献110篇,建立了412组包含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化肥(NP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分析了全国不同区域的氮肥利用率在NPK和NPKM处理下的差异,定量化了施氮量、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有机肥正效应的贡献率。【结果】全国来说,相比NPK,NPKM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除东北地区外,在其他地区NPKM均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依次为西北>华北>南方>华东。土壤性状中影响有机肥"增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pH、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配施有机肥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越大;在碱性土壤上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中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的1.3和1.8倍。另外,不同气候类型下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存在差异,表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结论】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且在有机质含量较低、降雨量较少的西北地区配施有机肥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最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军 韩晓日 战秀梅 杨劲峰 房大伟 邹殿博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35%和8.0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01%和7.41%;缓释尿素2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12%和12.5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7%和4.79%。水田施用缓释尿素2效果更好,而旱田施用2种缓释肥效果相等。
关键词:
缓释尿素 玉米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