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6)
- 2023(9619)
- 2022(7949)
- 2021(7175)
- 2020(5959)
- 2019(13038)
- 2018(12788)
- 2017(23136)
- 2016(13138)
- 2015(14406)
- 2014(14064)
- 2013(13616)
- 2012(12599)
- 2011(11313)
- 2010(11244)
- 2009(10212)
- 2008(9817)
- 2007(8900)
- 2006(7762)
- 2005(6734)
- 学科
- 济(47098)
- 经济(47031)
- 管理(36457)
- 业(33889)
- 企(25545)
- 企业(25545)
- 方法(20308)
- 数学(17938)
- 数学方法(17749)
- 农(15706)
- 中国(13445)
- 学(12991)
- 财(12937)
- 业经(11143)
- 制(10981)
- 农业(10534)
- 贸(9982)
- 贸易(9981)
- 易(9718)
- 体(8802)
- 地方(8713)
- 银(8123)
- 银行(8067)
- 技术(8035)
- 环境(7867)
- 融(7845)
- 金融(7837)
- 行(7697)
- 理论(7486)
- 务(7326)
- 机构
- 大学(185130)
- 学院(184652)
- 济(72267)
- 研究(71279)
- 经济(70746)
- 管理(65948)
- 理学(57167)
- 理学院(56449)
- 管理学(55232)
- 管理学院(54944)
- 中国(51480)
- 农(49774)
- 科学(48507)
- 京(40608)
- 农业(40259)
- 所(39092)
- 业大(38174)
- 研究所(36215)
- 中心(31575)
- 财(31568)
- 江(28606)
- 农业大学(26199)
- 院(25823)
- 省(25040)
- 财经(25007)
- 北京(24929)
- 经(22924)
- 科学院(22834)
- 范(22437)
- 技术(22422)
- 基金
- 项目(133934)
- 科学(102958)
- 基金(96671)
- 家(90687)
- 国家(89971)
- 研究(87607)
- 科学基金(73661)
- 社会(55172)
- 省(53080)
- 社会科(52209)
- 社会科学(52193)
- 自然(51071)
- 基金项目(50865)
- 自然科(49918)
- 自然科学(49896)
- 自然科学基金(49033)
- 划(46034)
- 教育(39720)
- 资助(39111)
- 编号(32936)
- 重点(31254)
- 计划(28969)
- 发(28810)
- 部(28558)
- 创(28089)
- 科研(26601)
- 创新(26430)
- 科技(26152)
- 业(25781)
- 成果(25304)
共检索到273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俊 史亮亮 邱俊荣 蓝华生 詹愈忠 陈建清 刘雁飞
以常规稻美香占和杂交稻天优99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均以比例为3∶5(B3施有机肥11 25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有机肥(B0)处理显著提高21.21%、27.97%,主要是由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水稻抛栽 化肥 有机肥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
关键词:
水稻 化肥 有机肥 养分吸收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晓鸣 李小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李刚华 魏广彬
【目的】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及施肥方式对机插常规粳稻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以当地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进行机插种植,试验设置3种缓控释肥(掺混肥、4个月树脂尿素、硫包衣尿素)以及一次性施肥和一基一蘖两种施肥方式,共7个处理,分别为掺混肥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BSRB)、4个月树脂尿素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PCU)、硫包衣尿素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SCU)、掺混肥的一基一蘖施用(BT-BSRB)、4个月树脂尿素的一基一蘖施用(BT-PCU)、硫包衣尿素的一基一蘖施用(BT-SCU)和当地高产施肥方式(CK)为对照,各...
关键词:
水稻 缓控释肥 施肥方式 产量 光合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秀媛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黄伟明
为了研究洞庭湖区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处理(WF)、不施氮处理(WN)、纯化肥处理(CF)、猪粪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ZF)、猪粪堆肥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DF)、沼渣沼液代替20%化肥氮肥处理(ZYF),在湖南洞庭湖区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①有机、无机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从而提高水稻的子粒产量;②4个施氮处理(CF、ZF、DF、ZYF)与不施氮处理(WN)和不施肥处理(WF)的全年双季稻产量差异极显著,4个施氮处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CF、ZF、DF、ZYF比处理WN分别增产53.03...
关键词:
双季稻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海明 程爱武 徐一兰 郭立君 李微艳 肖小平 汤文光 孙继民
以湖南双季稻区连续27 a定位试验为基础,在早稻均施N 142.5 kg/hm2、P2O5 54.0 kg/hm2、k2O 63.0 kg/hm2,晚稻均施N 157.5 kg/hm2、P2O5 27.0 kg/hm2、k2O 81.0 kg/hm2条件下,系统比较研究了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3种施肥模式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水稻群体根系、地上部总干重、茎和穗群体干物质重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60%有机肥>30%有机肥>无肥,叶群体干物质重量表现为30%有机肥>60%有机肥>无肥。根系干重占植株总干物质重量的比...
关键词:
水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干物质 比例 产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博 刘鸣达 肖珣 何娜 杨丹 谢桂先
为量化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条件下稻田氮素的归趋,明确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采取田间动态监测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在等氮条件下(120 kg·hm-2)以鲜猪粪(PM)、沼液沼渣(BF)、猪粪堆肥(PC)、绿肥(GM)替代20%化肥及单施化肥处理(CF)稻田挥发性氮、径流氮、N2O等氮素损失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处理水稻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的差异,结合稻田氮素平衡以明确氮素来源和去向及其数量。结果表明:施肥是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47%;植物吸收利用是氮输出的主要部分,占氮素输入量的47%~57%;各处理氨挥发排放通量、径流总氮(TN)损失量、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占施氮量的4%~6%、16%~23%、16%~20%;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肥降低了稻田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减少了径流损失氮量,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有利于水稻增产稳产;其中BF、PC处理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均降低21%,PM、BF处理径流损失氮量显著减少33%、29%(p <0.05),PM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5468kg·hm-2),增产8%,地上部吸氮量最高(为137kg·hm-2),增幅为14%;PM处理氮素表观损失和氮盈余均最低,BF处理次之。综合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来看,施氮量为120kg·hm-2时,以鲜猪粪和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替代20%化肥是可行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崇峻 李凤巧 李明静 杨丽娟
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不同施肥方式影响着土壤酶的时空特性。通过设施内田间栽培黄瓜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中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内菜田土壤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弱,0~10cm土层酶活性明显高于10~20cm。对照(CK)处理、单施有机肥(M)处理和有机肥配施氮磷钾(MNPK)处理10~20cm土壤4种酶活性平均分别为0~10cm土层酶活性的86.09%、78.25%和84.13%。菜田耕层土壤酶活性随作物生育时期变化明显,作物旺盛生长期土壤酶活性高,而作物生长初期和末期,土壤酶活性较低。施用有机肥、化肥可以调节土壤酶...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土壤酶 施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张玉平 彭建伟 宋海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0%猪粪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B)、施10%的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和施20%沼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F)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03.49%、81.62%和74.64%,分别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38.67%、23.77%和19.02%.氮肥利用率以2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最高,达32.64%,比纯化肥处理高了2.66%,且处理B与处理D均比纯化肥处理高,分别提高了1.12%和1.04%.有机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
有机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丹丹 周崇峻 杨丽娟
以黄瓜为试材,通过露地田间栽培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施方法对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区黄瓜产量比无肥区(CK)增产19557kg.hm-2,增产效果达49.29%;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的氮、磷、钾化肥(MNPK),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MNPK区黄瓜产量比单施有机肥区(M)增产19146kg.hm-2,二者差异达5%显著水平。在有机肥基础上单独配施氮肥,会降低黄瓜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能极大的改善黄瓜品质。施用钾肥的处理MNK(有机肥与氮钾肥配施)、MNPK(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在黄瓜生育中期(结瓜盛期),植株叶片中氮和磷...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黄瓜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立成 胡德勇 肖卫华 彭沛宇 廖健程 丁鑫
研究土壤增氧条件下施加绿肥(紫云英)和施加农家肥(干牛粪)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采集处理组土壤样品,分析其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于水稻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组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增氧处理能够促进有机肥肥效元素的释放,提高土壤有效态肥效元素含量;增氧条件下,施加绿肥和农家肥均可促进水稻的分蘖生长,OAF(增氧施绿肥)和OCF(增氧施农家肥)处理的总分蘖数分别为51.34和50.16,对照组总分蘖数为36.93;增氧施农家肥处理比单施
关键词:
水稻 增氧处理 有机肥 紫云英 干牛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沈明星 全坚宇 闻育琴 沈园 陶玥玥 施林林 陆长婴
为探究基肥施入深度对化肥利用率和水稻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基肥施入深度0(T2)、5 cm(T3)、10 cm(T4)、15 cm(T5)5个处理,对比研究基肥施入深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入深度对各生育期水稻叶生物量无明显影响,对成熟期茎生物量影响明显,基肥表施和深施5 cm时可显著增加水稻茎生物量,深施10,15 cm时,茎生物量明显低于基肥表施(P<0.05);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的氮、磷、钾吸收量受基肥施入深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成熟期茎的氮、磷、钾吸收量因基肥施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氮素和钾素收获指数受基肥施入深度影响显著(P
关键词:
水稻直播 施肥深度 收获指数 化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逄娜 程松 张水梅 袁静超 刘剑钊 刘松涛 任军 梁尧 蔡红光
探究化肥配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保护好和利用好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T)、化肥配施牛粪(NPK+NF)、化肥配施鸡粪(NPK+JF)和化肥配施猪粪(NPK+ZF)5个处理实施5 a后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与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年际间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1.5%,11.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8.3%~39.2%;NPK+NF、NPK+J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19~3.02倍,14.0%~19.6%。NPK+ST、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5.7%~29.3%,19.4%~41.7%;NPK+JF和NPK+ZF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6.0%,12.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 20~40 cm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增幅为47.3%~126.0%,19.0%~31.4%,磷酸酶活性以NPK+ZF处理增加最突出。5 a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玉米平均产量较NPK处理增加4.82%~11.70%,以NPK+ZF处理增幅最高。因此,有机肥还田可有效改善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水平、养分供应能力及酶活性,随之玉米产量得以提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殿荣 丁国华 刘晓亮 唐亮 杨庆 徐正进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3-12和栽培稻沈农26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不大,栽培稻群体生物产量、叶干重、穗干重、鞘干重和茎干重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均与杂草稻的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杂草稻密度加大,栽培稻籽粒灌浆的起始时间延迟,灌浆持续时间缩短。杂草稻竞争对二次枝梗的影响大于一次枝梗,对下部籽粒的影响大于上部籽粒。杂草稻竞争很可能通过影响栽培稻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特性而影响栽培稻的最终产量。
关键词:
杂草稻 竞争 干物质生产 籽粒灌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