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3)
- 2023(8954)
- 2022(7428)
- 2021(6478)
- 2020(5411)
- 2019(11913)
- 2018(11489)
- 2017(21220)
- 2016(11601)
- 2015(12467)
- 2014(12143)
- 2013(12182)
- 2012(11431)
- 2011(10611)
- 2010(10542)
- 2009(9831)
- 2008(9382)
- 2007(8422)
- 2006(7596)
- 2005(6680)
- 学科
- 济(69417)
- 经济(69354)
- 管理(32864)
- 业(29101)
- 方法(23235)
- 企(22462)
- 企业(22462)
- 数学(20946)
- 数学方法(20830)
- 地方(16642)
- 学(14538)
- 农(13965)
- 中国(13420)
- 业经(12381)
- 地方经济(12107)
- 财(11941)
- 农业(9817)
- 贸(9761)
- 贸易(9758)
- 环境(9633)
- 易(9426)
- 制(9047)
- 融(7733)
- 金融(7733)
- 产业(7661)
- 经济学(7485)
- 银(7254)
- 体(7251)
- 银行(7205)
- 和(7152)
- 机构
- 学院(175779)
- 大学(175325)
- 济(82530)
- 经济(81152)
- 研究(67418)
- 管理(63129)
- 理学(54962)
- 理学院(54285)
- 管理学(53329)
- 管理学院(53030)
- 中国(48469)
- 科学(43767)
- 农(41632)
- 所(36444)
- 京(35984)
- 研究所(33570)
- 农业(33313)
- 财(33289)
- 业大(33077)
- 中心(28970)
- 财经(27063)
- 经济学(26609)
- 江(25782)
- 经(24667)
- 经济学院(23802)
- 院(23700)
- 省(22769)
- 科学院(22616)
- 北京(22410)
- 农业大学(22140)
- 基金
- 项目(121745)
- 科学(93975)
- 基金(89670)
- 家(82807)
- 国家(82182)
- 研究(78573)
- 科学基金(67913)
- 社会(52933)
- 社会科(50342)
- 社会科学(50325)
- 基金项目(47704)
- 省(47625)
- 自然(45762)
- 自然科(44694)
- 自然科学(44674)
- 自然科学基金(43905)
- 划(40449)
- 资助(35987)
- 教育(34086)
- 重点(28180)
- 编号(27633)
- 发(27370)
- 部(25961)
- 计划(25535)
- 创(25162)
- 科研(23931)
- 创新(23770)
- 国家社会(23135)
- 科技(22603)
- 业(21981)
共检索到25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梅艳 阮培均 马俊
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2002年度进行了有机生物复合肥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20kg/667m2有机生物复合肥作底肥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纯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40kg/667m2,施用量超过80kg/667m2后,玉米的产量显著下降,产值降低。
关键词:
有机生物复合肥 底肥 玉米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司海丽 纪立东 刘菊莲 柳骁桐 郑淑欣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 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20 cm层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0~2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增加63.6%、26.2%、158.9%和43.9%,而20~4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45 000 kg/hm~(2)处理下活性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02.3%、37.4%、97.4%和56.3%。【结论】施用适量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静萱 李宁辉
[目的] 我国苹果主产区苹果产量的增加严重依赖化肥施用,苹果生产过程中化肥过量使用问题较为严重。透析化肥使用量对苹果价格、果农种植收入的影响机制,可以助力国家顺利实现减排增效目标,在苹果主产区推进化肥减施工程。[方法]利用1991—2017年我国苹果种植成本收益资料,分析了化肥施用量与苹果价格、种植苹果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化肥价格变化与农户化肥选择行为的关系,并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方法,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 苹果产量增长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从成本构成变动趋势来看,2013年后总成本略有下降,而生产人工成本持续增加,并于2011年起成为成本支出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化肥施肥量先增后减,2014年后逐年递减,农户选用复合元素肥代替单一元素肥成为一种趋势。化肥施用量对苹果价格具有正向作用,原因是化肥施用量会影响苹果果实口感和品质。化肥施用量对苹果生产净利润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即589.84 kg/hm~(2),当施肥量小于此值时,化肥施肥量与苹果生产净利润呈负向关系,大于此值时,则呈正向关系。[结论] 化肥减施的最小值应不低于712.12 kg/hm~(2),在保障苹果产量的前提下,减轻环境负担。培养农户环保种植意识,提升化肥使用效率,延伸苹果产业价值链,加大苹果种植区减肥示范农业补贴力度,建立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加大全方位多角度保障果农经济收益,推进苹果化肥减施增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凤晓岗 汪永诚 刘书雅 马横宇 王寅 董召荣 车钊
为明确有机肥施用量对燕麦(Avena sativa)-青贮玉米(Zea mays)系统产量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设置6个有机肥施用梯度:0、30、60、90、120和150 t·hm~(-2)(分别记为CK、T_(1)~T_(5))。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田间N_(2)O排放通量,结合土壤无机氮、温湿度、硝化势、反硝化能力和燕麦、青贮玉米产量综合分析,明确丰产减排的有机肥施用量和影响N_(2)O排放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N_(2)O周年累计排放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T_(4)>T_(5)>T_(3)>T_(2)>T_(1),T_(1)~T_(5)处理青贮玉米季N_(2)O累计排放量均高于燕麦季。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硝化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土壤反硝化能力呈增加趋势,其中青贮玉米季反硝化能力显著高于燕麦季(P < 0.05)。T_(3)处理燕麦-青贮玉米周年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 0.05)。土壤温度、湿度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N_(2)O排放的主要因子。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90 t·hm~(-2)可作为燕麦-青贮玉米系统丰产减排的最佳有机肥施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三棵树村和泉眼沟村,简写为SKS和QYG)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尿素)用量(0、50、100、150、200、250、300 kg N·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的农学、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别为施氮引起的直接产值增量、除去氮肥成本的利润增量、除去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的生态效益、除去环境污染引发人类健康危害成本的社会效益),并分别计算农学最佳施氮量(agronomically optimal N rate,AOR)、经济最佳施氮量(privately optimal N rate,POR),生态最佳施氮量(ecologically optimal N rate,EOR)和社会效益最佳施氮量(socially optimal N rate,SOR),最终综合多重效益优化黑土区玉米的氮肥施用量。【结果】黑土区玉米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上升,均在200 kg N·hm~(-2)达到产量平台,SKS和QYG 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3和11.1 t·hm~(-2)。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提高,SKS和QYG均在300 kg N·hm~(-2)达到最高(分别为151.9和161.8 kg N·hm~(-2)),而氮肥表观回收率均在施氮量100 kg N·hm~(-2)时最高(分别为70.3%和72.2%),而后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4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发现,氮肥投入导致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玉米施氮后的产值增量、利润增量、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一元二次曲线趋势。基于曲线拟合计算,SKS点的AOR、POR、EOR、SOR分别为236、225、215、211 kg N·hm~(-2),而QYG点分别为245、235、225、221 kg N·hm~(-2)。AOR条件下,SKS和QYG点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6和11.4 t·hm~(-2),活性氮损失分别为44.4和46.8 kg N·hm~(-2),生态效益分别为8 786和10 271元/hm~2,社会效益分别为8 351和9 822元/hm~2。两个试验点在EOR条件下相比AOR条件分别减施氮肥8.8%和7.9%,提高氮肥偏生产力9.1%和8.1%,减少活性氮损失11.7%和11.0%。两个试验点的SOR在EOR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氮投入,SOR相比AOR分别减施氮肥10.6%和9.6%,减少活性氮损失14.0%和13.1%,增加社会效益124和119元/hm~2。【结论】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本研究条件下玉米在10.5—12.0 t·hm~(-2)产量水平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20 kg N·hm~(-2),建议黑土区玉米养分管理应以最佳生态或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荐施氮量,以实现减氮增效、生态高产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蒙蒙 张桂国 杨在宾 杨维仁
【目的】探讨与化学肥料相比施用堆肥对青贮玉米饲料生产能力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施用堆肥进行青贮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不同堆肥的施用处理分别为20、40和60 t.hm-2,以施用化学肥料(尿素4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钾肥(K2SO4)300 kg.hm-2)为对照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测定各处理单位土地面积的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得出不同堆肥施用量对青贮玉米单位土地面积生物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从而对施用堆肥的青贮玉米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随堆肥施...
关键词:
堆肥 施用量 青贮玉米 营养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甘万祥 高巍 刘红恩 王巧燕 赵鹏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锌肥施用量及方式,2013年6-9月,在浚县、禹州和偃师分别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肥能增加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总体上,浚县、禹州和偃师3个研究区域夏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以锌肥施用量30 kg/hm2最好;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30,3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鹏飞 闫鹏科 孙权
以5年生‘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17、2018年)施用羊粪基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8、10、12、14、16 t/hm~2,分别记为T1、T2、T3、T4、T5,以不施肥为对照(CK)进行田间试验,探讨羊粪基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施肥量为16t/hm~2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2017、2018年分别比对照增长31.27%、50.51%;施用有机肥对葡萄增产有显著作用,施用量为12 t/hm~2时,2017、2018年葡萄产量和收益均为最高;有机肥对葡萄品质具有改善作用,2017、2018年施用有机肥处理的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CK的,2017、2018年有机肥施用量为12 t/hm~2时,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均为最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性糖、可溶性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和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葡萄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 442.827x–2 979.933,R~2=0.469。综上可知,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建议葡萄种植生产中有机肥施肥量为12 t/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东先旺 刘树堂 陶世荣
利用大型防雨设施池栽 ,设置施肥和灌水二因素三水平 ,就其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肥低水、中肥低水及低肥低水水分利用效率低 ,经济效益差 ;中肥中水及低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是中、低肥量条件下稳产高效益的最佳组合 ;高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耗水系数最低 ,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组合 ;高肥高水互作效应大 ,产量水平达 1350 0kg/hm2 以上 ,水分利用效率高 ,经济效益大 ,是实现夏玉米超高产的最佳肥水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雅芳 高聚林 孙继颖 刘剑 苏治军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为研究施用钾肥对不同产量类型玉米自交系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为选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材料提供理论基础。以21份不同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长期定位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钾肥对不同产量类型玉米自交系茎秆表型性状、茎秆抗倒力学性状、穗部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K相比较,45K处理下的高产类型、中产类型和低产类型玉米自交系茎秆粗分别提高14.21%,11.60%,8.41%;茎秆弯折强度分别提高30.58%,27.52%,24.59%;穗粗分别提高3.61%,2.57%,1.72%;秃尖分别降低10.19%,7.41%,4.81%;千粒质量分别提高4.97%,3.55%,2.23%;产量分别提高7.50%,5.57%,4.45%;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0.62,0.40,0.20百分点。施用钾肥通过提高玉米的茎秆形态及力学指标,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籽粒品质。各指标在不同产量类型玉米自交系间均表现为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低产类型。玉米自交系株高、穗位高、茎粗、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抗压强度、茎秆弯折强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升高及秃尖的降低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因此,上述指标可以作为施用钾肥处理下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筛选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张红芳 申丽霞
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为着眼点,对3种类型氮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夏播玉米品种郑单958与农大108的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施氮范围内(折合N 0~180 kg/hm2),两品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同一施氮水平下以复合肥增产效应最好,但3种类型氮肥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氮肥类型关系不大,而千粒重受氮肥类型影响较大,且品种间表现有差异。LAI、干物重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且复合肥和包膜尿素对以上3个性状值的提高较普通尿素更明显。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的氮肥利用率较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日 蒋海英 郭春雷 宋玉峰 杨成龙 李娜
为探讨新型多元素螯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新型多元素螯合肥作基肥+螯合追肥处理(NCFA)、新型多元素螯合肥作基肥+普通追肥处理(NCFB)、普通复合肥作基肥+螯合追肥处理(CCFA)、普通复合肥作基肥+普通追肥处理(CCFB)、不施肥处理(CK)、磷钾肥处理(PK)、氮钾肥处理(NK)、氮磷肥处理(NP),研究新型多元素螯合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多元素螯合肥显著提高玉米的百粒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氮磷钾等养分情况下,NCFA处理较CCFA、CCFB处理分别增产7.29%、17.95%,差异显著。新型多元素螯合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文 郭华春 卢义宣 奎丽梅 杨从党 李贵勇 隋学艺
以云光109为材料,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氮肥水平(B0、B1、B2、B3、B4、B5)与磷肥运筹(A1、A2)相结合,研究云光109叶长、剑叶SPAD值变化,并分析对其产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光109在磷肥运筹A2时叶长顺序为倒2>倒3>倒4>倒1>倒5,在磷肥运筹A2各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叶长、抽穗灌浆期剑叶的SPAD值大于磷肥运筹A1。通过不同氮肥水平与磷肥运筹措施,明确了云光109在生育后期施磷可以使其在抽穗期增加叶长,提高剑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肥施用量为B3与磷肥运筹A2组合产量最高,达11.88 t/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关键词:
甘蔗 氮肥利用率 磷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范秀艳 李莹莹 刘志雄
为了探讨几种复合肥对玉米植株磷吸收与转运的影响,于2013,2014年在通辽市辽河镇,以常规施肥为对照1(CK1)、不施肥为对照2(CK2),研究沃夫特(WFT)、红四方(HSF)、奥林丹(ALD)和世纪星(SJX)4种复合肥对玉米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HSF 2年产量均居第一位,SJX和WFT次之。穗粒数HSF、WFT和SJX 2年均较高,千粒质量HSF 2年均最大。除大喇叭口期外,茎和籽粒中磷含量各生育期均为SJX最高,叶片中磷含量CK1和SJX较高,穗部磷含量各生育期为CK1最高,植株磷
关键词:
复合肥料 春玉米 磷素 吸收转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