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
- 2023(1025)
- 2022(805)
- 2021(799)
- 2020(685)
- 2019(1415)
- 2018(1462)
- 2017(2327)
- 2016(1440)
- 2015(1434)
- 2014(1382)
- 2013(1256)
- 2012(1248)
- 2011(1095)
- 2010(1079)
- 2009(1040)
- 2008(976)
- 2007(991)
- 2006(879)
- 2005(789)
- 学科
- 管理(3810)
- 壤(3672)
- 土壤(3659)
- 业(3383)
- 济(3313)
- 经济(3308)
- 企(2839)
- 企业(2839)
- 学(2696)
- 森(1317)
- 森林(1317)
- 林(1306)
- 农(1294)
- 技术(1147)
- 方法(1146)
- 业经(1070)
- 人事(1012)
- 人事管理(1011)
- 森林土壤(1011)
- 中国(1000)
- 财(931)
- 农业(915)
- 制(906)
- 生物(904)
- 及其(875)
- 数学(860)
- 数学方法(850)
- 技术管理(824)
- 肥(743)
- 银(712)
- 机构
- 学院(20567)
- 大学(20362)
- 研究(9004)
- 农(8897)
- 科学(7938)
- 农业(7085)
- 中国(6670)
- 业大(6338)
- 管理(6171)
- 所(5825)
- 研究所(5547)
- 理学(5428)
- 济(5317)
- 理学院(5305)
- 经济(5142)
- 管理学(5071)
- 管理学院(5050)
- 京(4932)
- 农业大学(4544)
- 省(4428)
- 室(4178)
- 业(4043)
- 实验(4019)
- 科学院(3855)
- 实验室(3842)
- 环境(3680)
- 重点(3669)
- 资源(3515)
- 中心(3501)
- 江(3301)
共检索到29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石红静 马闪闪 赵科理 叶立前 李皓 沈颖 赵伟明 叶正钱
为探讨有机物料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内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添加剂量下,沼渣、肥得力、黄腐酸钾、竹炭等对山核桃林地酸性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竹炭、肥得力、黄腐酸钾等对山核桃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能显著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值(P<0.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晓延 李栋梁 关罗浩 李建峰 胡晨浩 戴秀梅 张建奎
针对烟草连作障碍及植烟土有机质缺乏问题,在烤烟连作烟田,通过在烟草移栽之前的空闲季节种植早熟油菜、苕子等绿肥作物还田,和在烟草栽植前的翻地起垄时直接添加油菜籽饼粕、玉米秸秆物料等方式来添加有机物料,研究其对烟株生长、烟叶产质量和植烟土壤改良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菜籽饼粕处理和苕子处理烟叶的上中等烟率分别提高6.96%和5.95%,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5.02%和3.94%,单位面积产值分别提高13.31%和11.78%;同时,有机物料的添加也能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累积,使土壤PH值、含氮量、含磷量和含钾量都有所提高,其中,施用菜籽饼粕处理的效果最好,能显著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烟叶的农艺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熠涵 代英超 王卫国 朱先富 陈涛梅 周鑫洋 夏国华
[目的 ]探明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金寨县、霍山县、罗田县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采集土壤样本88个,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含量及变异情况。[结果 ]大别山山核桃林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9;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53.11 g·kg~(-1)、0.99 g·kg~(-1)、179.41 mg·kg~(-1)和21.30 mg·kg~(-1),全氮平均值为1.02 g·kg~(-1),含量中等,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对缺乏,均值为8.24 g·kg~(-1)和71.52 mg·kg~(-1)。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均值为0.61,Ⅱ和Ⅲ级土壤均占50.00%。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p H和全钾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总体较高,有机质、碱解氮、磷素含量丰富,p H值呈酸性,钾素缺乏,土壤管理上应改良土壤提高pH值,增施钾肥、保持磷肥和减少氮肥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鲍佳书 汤玉洁 刘俊萍 彭方仁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旨在为维护薄壳山桃人工林土壤健康和实现林地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awnee’‘Jinhua’‘Mahan’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1)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真菌上。其中不同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而‘Jinhua’的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Pawnee’。真菌多样性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均表现为‘Jinhua’显著低于‘Mahan’和‘Pawnee’。2)NMDS分析结果表明,在根际样本中‘Jinhua’品种的薄壳山核桃土壤真菌及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其他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3个品种的薄壳山核桃非根际样本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则相对相似。门水平上,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细菌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土壤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组成,其中担子菌门在‘Mahan’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Jinhua’;科水平上,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且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在‘Pawnee’非根际土壤丰度明显高于‘Jinhua’和‘Mahan’。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革菌科Thelephoraceae和盘菌科Pezizaceae,其中盘菌科在‘Jinhua’根际土壤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Mahan’。【结论】薄壳山核桃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因品种而存在差异,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受品种的影响较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根平 王卫国 张圆圆 徐温新 窦春英 盛卫星 虞青平 叶正钱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鲍佳书 汤玉洁 刘俊萍 彭方仁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旨在为维护薄壳山桃人工林土壤健康和实现林地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awnee’‘Jinhua’‘Mahan’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1)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真菌上。其中不同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而‘Jinhua’的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Pawnee’。真菌多样性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均表现为‘Jinhua’显著低于‘Mahan’和‘Pawnee’。2)NMDS分析结果表明,在根际样本中‘Jinhua’品种的薄壳山核桃土壤真菌及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其他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3个品种的薄壳山核桃非根际样本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则相对相似。门水平上,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细菌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土壤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组成,其中担子菌门在‘Mahan’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Jinhua’;科水平上,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且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在‘Pawnee’非根际土壤丰度明显高于‘Jinhua’和‘Mahan’。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革菌科Thelephoraceae和盘菌科Pezizaceae,其中盘菌科在‘Jinhua’根际土壤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Mahan’。【结论】薄壳山核桃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因品种而存在差异,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受品种的影响较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峰 凌晓晓 黄圣妍 高浩展 吴家森 陈俊辉 黄坚钦 秦华
【目的】探索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选取了259个样地,测定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XY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和主要的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临安区山核桃林地土壤中7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AG、BG、CBH、LAP、NAG、XYL、PHOS活性的块基比C_0/(C+C_0)分别为55%、42%、56%、49%、66%、47%、78%,全局莫兰指数(I_g)均大于0。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数分别占64%、56%、23%、45%,平均pH为5.76。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仅32.7%的土壤肥力为Ⅰ、Ⅱ等级,大部分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结论】7种土壤水解酶中,AG、BG、CBH、LAP、NAG、XYL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它们的变异情况受人为扰动和地形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PHOS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7种水解酶活性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高低聚类情况相似。在岛石镇附近出现高值聚集,在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附近出现低值聚集的情况,有机质、pH、碱解氮是影响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的关键因素。土壤肥力指标分级和综合肥力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林地土壤养分足以支撑山核桃林正常生长,但综合肥力还有待提高。图3表5参3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世权 黄坚钦 黄兴召 楼中 吕健全 夏国华 吴家森
为了解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的差异,于2008年7月采集和分析了板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砂页岩等4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和山核桃植株叶片。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碱度最低(pH4.72),有机质(43.11g·kg-1)和有效硫(38.73mg·kg-1)质量分数最高,交换性钙(5.22mg·kg-1)和有效锌(1.65mg·kg-1)质量分数最低;而有效磷(7.29mg·kg-1),有效铁(31.24mg·kg-1)和有效锰(67.49mg·kg-1)质量分数则以千枚岩发育的土壤为最高;山核桃叶片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表现为氮>钙>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胡霭堂 秦怀英
本文研究了添加石灰(CaCO_3),有机物料(稻草、苕子)后酸性土壤 Cd 活性变化以及淹水,培养时间对酸性土壤 Cd 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有机物料后,酸性土壤 pH 上升,有效 Cd 含量下降,其有效 Cd 量与培养土壤 pH 呈明显负相关。淹水后,除施石灰处理外,所有处理土壤 pH 升高,有效态 Cd 降低,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 Cd 的形态分级表明,和对照相比,添加石灰处理,松结有机态 Cd 和碳酸盐结合态 Cd 增多;添加有机物处理,土壤中松结有机态 Cd 和紧结有机态Cd 提高,进一步揭示了添加石灰、有机物料后土壤 Cd 活性降低的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詹绍军 喻华 冯文强 秦鱼生 廖鸣兰 王昌全 涂仕华
本文采用土壤培养实验,探讨了不同有机物料(猪粪、鸡粪、泥炭和活性炭)、石灰及其有机物料与石灰配合施用对镉(Cd)污染土壤的pH和Cd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土壤Cd污染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土壤pH和Cd的有效影响显著。土壤pH随猪粪或石灰用量增加而增加,随培养时间而逐渐降低,60 d后趋于稳定;石灰+有机物料在0~5 d对土壤pH的影响较大,15 d后趋于稳定。土壤有效Cd含量与不同处理引起的土壤pH变化呈负相关,也与猪粪或石灰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即二者用量越高,对土壤Cd有效性效的抑制效果越好。与对照相比,活性炭和泥炭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石灰与猪粪配施比单施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蒙亚 李忠佩 刘明 刘满强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混合后的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探索通过优化有机物料组合或配比以达到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为农田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水稻秸秆、花生秸秆和猪粪3种有机物料,设置水稻秸秆(S)、花生秸秆(H)、猪粪(Z)、水稻秸秆+花生秸秆(SH,质量比1﹕1)、水稻秸秆+猪粪(SZ,1﹕1)、花生秸秆+猪粪(HZ,1﹕1)、水稻秸秆+花生秸秆+猪粪(SHZ,1﹕1﹕1)、水稻秸秆+花生秸秆(7S3H,7﹕3)和水稻秸秆+花生秸秆(3S7H,3﹕7)以及对照(CK,不添加物料)10个处理。按土重1%的添加量加入到土壤里,培养9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丽丽 李陆生 蔡焕杰 石小虎 薛少平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透水通气能力的影响,对改善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和空气环境,提高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在陕西关中平原?土上开展了2年(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以单施化肥为对照,分析不同有机物料(麦秆、麦壳、土粪和生物肥)配施化肥对0—30 cm土层土壤孔隙性、导水性和导气性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土壤导水导气性。【结果】有机物料还田可改善土壤孔隙性,促进土壤已有孔隙向较大孔隙发育,尤其在0—1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大孔隙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有机物料还田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