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0)
- 2023(7781)
- 2022(6595)
- 2021(6046)
- 2020(4787)
- 2019(10643)
- 2018(10520)
- 2017(18722)
- 2016(10680)
- 2015(11982)
- 2014(12067)
- 2013(11840)
- 2012(11893)
- 2011(11000)
- 2010(11463)
- 2009(10654)
- 2008(10680)
- 2007(9963)
- 2006(9091)
- 2005(8597)
- 学科
- 济(47574)
- 经济(47522)
- 管理(26628)
- 业(25038)
- 企(18494)
- 企业(18494)
- 地方(17314)
- 中国(17233)
- 农(14422)
- 方法(12260)
- 学(12224)
- 业经(12040)
- 农业(9942)
- 地方经济(9802)
- 发(9793)
- 数学(9634)
- 融(9492)
- 金融(9491)
- 银(9419)
- 银行(9397)
- 数学方法(9360)
- 行(9193)
- 制(8805)
- 贸(8594)
- 贸易(8583)
- 环境(8341)
- 易(8205)
- 财(8115)
- 技术(7774)
- 理论(7535)
- 机构
- 学院(158566)
- 大学(155706)
- 研究(64638)
- 济(58177)
- 经济(56628)
- 管理(50828)
- 中国(49476)
- 科学(43568)
- 理学(41513)
- 理学院(40819)
- 管理学(39717)
- 管理学院(39434)
- 京(37134)
- 所(36178)
- 农(35453)
- 研究所(32568)
- 中心(28808)
- 农业(27640)
- 江(27329)
- 财(27264)
- 业大(27077)
- 北京(24426)
- 院(23750)
- 范(23546)
- 省(23525)
- 师范(23214)
- 州(22247)
- 技术(20863)
- 科学院(20247)
- 财经(20072)
- 基金
- 项目(98023)
- 科学(73840)
- 研究(69064)
- 基金(65937)
- 家(59752)
- 国家(59163)
- 科学基金(47957)
- 省(40887)
- 社会(40232)
- 社会科(37929)
- 社会科学(37922)
- 划(33933)
- 基金项目(33828)
- 自然(31413)
- 教育(31169)
- 自然科(30583)
- 自然科学(30564)
- 自然科学基金(29968)
- 编号(28284)
- 资助(27847)
- 发(27510)
- 成果(24320)
- 重点(22984)
- 课题(21827)
- 发展(21350)
- 展(20969)
- 创(19939)
- 部(19525)
- 计划(19321)
- 创新(18725)
共检索到269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利 鲍滨福 陈安良 周月英 于红卫 杜春贵
由于砷、铬等含金属和非金属的木竹材保护剂对土壤和水生环境存在潜在危害,以及经处理的木竹材的废弃处理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机杀菌剂。现已筛选出能够抵抗或消灭木竹材腐朽菌、霉菌、变色菌等有害真菌的有效杀菌剂,并在国外已有大量商品化的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有机杀菌剂为主剂的木竹材保护剂最终将在中国木竹材保护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木竹材保护常用有机杀菌剂种类、作用效果、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及有机杀菌剂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有机杀菌剂在木竹材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有机杀菌剂将成为未来木竹材保护剂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占海 蒲丽 吴学民
对新型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未来杀菌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型杀菌剂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德森 徐贺爽 李伟 朱愿 李贤军
【目的】为了克服竹材易霉变的缺陷,采用水性杀菌剂对竹材进行热浴改性处理,揭示了改性处理对竹材防霉及胶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研发竹材高效防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性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复合杀菌剂(MBI)、异噻唑啉酮衍生物与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复合杀菌剂(DIB)、硼砂硼酸混合物(BB)溶液对竹片进行热浴改性处理,系统研究了改性处理条件对竹材吸液率、失重率、淀粉含量、接触角、竹材防霉和胶合性能、有机杀菌剂循环热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25℃浸泡处理,杀菌剂热浴改性提升了竹材的吸液率、失重率、淀粉脱除率及防霉性能,且有机杀菌剂的防霉效率高于无机杀菌剂,其中DIB与MBI热浴处理竹材对黑曲霉与混合菌(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防治效力均可达到100%。经杀菌剂热浴处理后,MBI和BB改性处理竹材的表面润湿性降低,胶合性能提升,DIB改性处理竹材的表面润湿性提升,胶合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明杀菌剂热浴改性处理对竹材表面润湿性和胶合性能的影响与杀菌剂的种类相关。经过10次循环热浴处理后,DIB、MBI处理液的抑菌活性下降幅度均不超过30%,表明水性有机杀菌剂的热浴稳定性高。【结论】杀菌剂热浴改性处理能显著提升竹材的防霉性能,且对竹材胶合性能无负面影响,可满足工业化循环处理需求,为竹材防霉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竹材 热浴处理 防霉性能 胶合性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萍华
研究了 5种杀菌剂对灵芝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可杀得在使用质量浓度为0 538~ 0 359g·L- 1 时 ,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 ,又对灵芝菌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可望在灵芝栽培中应用。表 4参 9
关键词:
杀菌剂 灵芝 绿色木霉 菌丝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学忠 张莉芬 杨翠花 张静
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金针菇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及金针菇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0.833 g/L即可完全抑制2种菌丝生长;福美双、氢氧化铜在使用浓度分别为0.375~0.188 g/L和0.963~0.481 g/L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又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可望在金针菇栽培中应用。
关键词:
杀菌剂 金针菇 绿色木霉 菌丝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国 叶钟音 刘经芬
根据课题组对中国主要作物病害抗药性监测、抗药性分子机理和有关杀菌剂抗性治理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存在田间抗性,并证实禾谷镰刀菌在室内可发生频率为10-6~10-8的多菌灵抗药性变异;苏、沪等地的果、蔬灰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以及北方甜菜褐斑病菌已普遍发生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多菌灵在部分田块失去了防效。南方单、双季稻区已存在抗异稻瘟净的稻瘟病菌群体,其中广西平南抗药菌株占自然群体比例高达91.7%,与克瘟散存在交互抗性和部分菌株对稻瘟灵存在交互抗性。但并未发现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机制研究表明,三唑醇抑制Neurosporacrassa甾醇脱甲基酶...
关键词:
杀菌剂 抗药性 监测 抗药机理 病害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烺 吴卓慧 程东美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混合法,分别测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uzir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对印度橡胶榕(Ficuselastica)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分析8种杀菌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啶氧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木霉的相容性以及对白绢病菌的毒力,测试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2种木霉处理后72h,对峙法抑菌率分别为56.72%和58.01%,混合法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52%和60.4%;50%醚菌酯与2种木霉的相容性较高;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橡胶榕白绢病菌毒力较强,EC_(50)分别为0.07、0.07、0.10mg/mL;哈茨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混合法处理的EC_(50)为0.03mg/m L。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比单用药剂或菌剂效果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烺 吴卓慧 程东美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混合法,分别测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uzir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对印度橡胶榕(Ficuselastica)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分析8种杀菌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啶氧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木霉的相容性以及对白绢病菌的毒力,测试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2种木霉处理后72h,对峙法抑菌率分别为56.72%和58.01%,混合法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52%和60.4%;50%醚菌酯与2种木霉的相容性较高;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橡胶榕白绢病菌毒力较强,EC_(50)分别为0.07、0.07、0.10mg/mL;哈茨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混合法处理的EC_(50)为0.03mg/m L。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比单用药剂或菌剂效果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思辰 李倩 焦培培 王玉丽 李志军 李健强
【目的】探讨4种杀菌剂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及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为我国珍稀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的人工育苗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平板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0.0μg/mL的6%戊唑醇为代表,筛选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采用平皿法检测了0.1,0.5,1.0,5.0,10.0,50.0,100.0μg/mL福美双、嘧菌脂、腈菌唑、戊唑醇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采用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测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和畸形率,观测上述不同质量浓度杀菌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春 康振生 韩青梅 景岚 黄丽丽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生长发育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粗细不均匀,呈不规则肿大或缢缩,分枝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以菌丝顶端细胞壁加厚尤为明显,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存在;与对照菌丝相比,病菌菌丝隔膜肿大、畸形,发育受阻;有的菌丝体内有新菌丝产生,且染色较深。细胞化学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菌丝,说明药剂处理后,这2种成分在细胞壁内显著增加。病菌菌丝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钮绪燕 詹刚明 姬志勤 师利龙 王学慧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苦皮藤 黄瓜霜霉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立中 邓先琼
杨梅腐烂病是湖南省杨梅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杨梅主干分枝处,引起干腐和枝枯。经鉴定,杨梅腐烂病菌为核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扑菌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退菌特、炭必灵和波尔多液;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制菌丝生长效果较好,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石硫合剂、新万生、疫霜锰锌和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好,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差。
关键词:
杨梅 腐烂病 核果壳囊孢菌 杀菌剂筛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华 周天仓 程晶晶 李小虎 黄丽丽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褐斑病菌生长发育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戊唑醇的EC50分别为0.06和0.055μg·mL-1,苯醚甲环唑的EC50分别为0.009和0.024μg·mL-1;但2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值较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高104~105倍,分别为128.825和331.131μg·mL-1。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的毒力较强,EC50值明显低于戊唑醇,说明其抑制效果较好;而戊唑醇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时效果略优于苯醚甲环唑,表现为EC50值相对较小。2年独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在推荐使用浓度对苹果褐斑病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咪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 2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石磊 刘君昂 赵莹 路宗岩
油茶为我国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油茶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油茶病害发病时期不同以及各种病原菌抗病性的不同,无形中增加了杀菌剂的喷洒次数,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从市面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出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来更好的防治油茶病害。本文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所选择的6种杀菌剂对3种油茶病害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显示苯甲咪鲜胺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炭疽病菌1.86 mg/L、叶枯病菌1.98 mg/L、软腐病菌0.41 mg/L,EC50值均为6种杀菌剂最低。课题的研究可能为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用药参考,具有潜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油茶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EC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