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0)
2023(8840)
2022(7050)
2021(6453)
2020(5058)
2019(11183)
2018(10512)
2017(19031)
2016(10807)
2015(11417)
2014(10880)
2013(10631)
2012(9683)
2011(8576)
2010(8355)
2009(7577)
2008(7501)
2007(6449)
2006(5671)
2005(4677)
作者
(34932)
(29443)
(29339)
(27561)
(18654)
(14167)
(12914)
(11444)
(11148)
(10240)
(10195)
(9687)
(9601)
(9366)
(9264)
(9036)
(8910)
(8639)
(8583)
(8441)
(7725)
(7148)
(6971)
(6709)
(6612)
(6502)
(6437)
(6347)
(6067)
(5958)
学科
(36612)
经济(36562)
管理(27990)
(27002)
(20768)
企业(20768)
方法(15954)
数学(13851)
数学方法(13662)
(12702)
(12129)
中国(10404)
(9995)
业经(9906)
农业(8961)
(8840)
贸易(8837)
(8608)
环境(7204)
地方(6615)
(6582)
技术(6479)
(6358)
财务(6352)
财务管理(6341)
企业财务(6060)
(5827)
银行(5769)
(5653)
产业(5595)
机构
大学(153867)
学院(153621)
研究(56645)
(55263)
经济(54223)
管理(53307)
理学(47327)
理学院(46670)
管理学(45542)
管理学院(45306)
科学(41787)
(39973)
中国(39680)
业大(32657)
(32492)
农业(32060)
(31091)
研究所(29316)
中心(24460)
(24018)
(22573)
农业大学(21617)
(21034)
(20027)
财经(19970)
北京(19714)
师范(19604)
(19247)
(19050)
科学院(18330)
基金
项目(116200)
科学(90024)
基金(84810)
(79688)
国家(79052)
研究(74353)
科学基金(65026)
社会(46987)
(46207)
自然(45851)
基金项目(45608)
自然科(44764)
自然科学(44739)
社会科(44485)
社会科学(44471)
自然科学基金(43964)
(40365)
教育(33699)
资助(32641)
重点(27388)
编号(27281)
计划(25844)
(25206)
(24712)
(23974)
科研(23504)
科技(23360)
创新(23163)
(21421)
成果(20655)
期刊
(55609)
经济(55609)
学报(39913)
研究(37268)
(36232)
科学(32703)
大学(28488)
学学(27597)
中国(26923)
农业(24294)
(17535)
管理(17102)
教育(12945)
(12571)
业大(12449)
(11010)
业经(10692)
(10659)
金融(10659)
农业大学(10035)
林业(9841)
技术(9775)
经济研究(9654)
科技(9560)
财经(9232)
(7884)
问题(7653)
资源(7501)
自然(7195)
商业(7018)
共检索到210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立  傅静丹  郑卫国  赵鸿杰  谭家得  张学平  
为了解有无枯落物对K随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研究比较了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地表径流中的K流失的特点,结果表明: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2.6、51.8 mm,主要发生在夏季,对应的地表径流系数分别为0.60%、2.48%,表明前者能有效削弱地表径流。2种林分的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的关系可用二项式方程表示。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各月的地表径流K浓度分别为3.2~36.3、1.8~6.0 mg.kg-1,通过地表径流输出的K量分别为701、982 g.hm-2。2008年5、6月为有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K流失高峰,6月为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K流失高峰。地表径流的K浓度和径流量之间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常清  于澎涛  管伟  王彦辉  袁玉欣  郭明春  杜阿朋  董晓红  
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长0.9 m、宽0.5 m)内进行了10种枯落物覆盖量(0.0、0.5、1.0、3.0、5.0、7.0、10.0、15.0、20.0、25.0 t.hm-2)、5个入口流量(10、20、30、40、60 mL.s-1)的地表径流试验。结果表明:当枯落物覆盖量从0.0 t.hm-2增加到25.0 t.hm-2时,地表径流流速与无枯落物覆盖相比减小了57.50%~72.27%;地表径流流速随入口流量增加而明显加大,尤其是无枯落物覆盖时增加最快;在坡度为14°的条件下,枯落物覆盖对地表径流流速的阻延值△V(cm.s-1)与单宽流量q(mL.s-1.cm-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奇伯  解明曙  张洪江  
1 引言从事生态学研究的人认为,森林枯落物(forest litter)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的并归还到林地表面作为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的总称。具体地说,包括林内乔木和灌木的枯枝、枯叶、落皮及繁殖器官;野生动物残骸及代谢产物;林下枯死的草本植物及枯死的树根。从事森林水文研究的人认为,森林枯落物是指覆盖在林地矿物土壤表面上的新鲜、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它是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毅  陶勇  万开元  张过师  陈树森  陈防  
以坡耕地柑桔园为研究对象,地表覆盖方式采用对照、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3个处理,实验采用完全方案。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坡地地膜覆盖处理一定程度增加了径流量,而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每次降雨径流量基本相当;各处理土壤氮磷养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以氮素流失量较高,磷素流失量相对较低;在地膜覆盖条件下,柑桔园地表径流中N、P流失量较高,其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分别达0.054%和0.064%,而秸秆覆盖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最低;对不同地表覆盖方式柑桔园地表径流水体氮素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占总氮的比例较高,可溶性氮素中又以NO3--N为主,而NH4+-N所占的比重较低。以上结果说明,在丹江口库区,氮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林川  王冬梅  任远  张丹丹  黄端  
【目的】研究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草本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素的消减作用,以期筛选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佳草本植物,为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漓江水陆交错带建立径流小区,设置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4种草本覆盖区及无植被覆盖裸露区作为对照,研究4种草本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泥沙及径流水、泥沙和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消减作用。【结果】相较于裸地,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草对径流的消减率分别为17%,35%,29%和23%,对径流中全氮的消减率分别为37%,43%,40%和52%;相较于裸地,狗牙根、狗尾草、假俭草和空心莲子草对侵蚀泥沙的消减率分别为17%,32%,26%和20%,对泥沙中全氮的消减率分别为31%,48%,41%和40%;径流消减率与NO3--N、TN消减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H4+-N消减率显著正相关(P<0.05),降雨强度与NO3--N消减率显著负相关(P<0.05),与TN消减率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4种草本植物覆盖对均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氮素对水体的输入,狗尾草和空心莲子草的效果最好;氮素消减率与径流消减率显著正相关,因此拦截地表径流是防治水体污染的首要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华  佘婷婷  谷战英  吴柯豫  唐光武  唐云鹏  
通过对毛竹林地采用不同覆盖处理(稻草覆盖、稻草谷壳覆盖、竹叶覆盖),研究其对笋高及地径的影响,为毛竹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春季对样地竹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地表覆盖能明显促进笋高、地径的生长,但是,不同的覆盖物产生的作用大小不同。3种覆盖物中稻草覆盖产生的作用最大,稻草谷壳覆盖次之,竹叶覆盖最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地表覆盖的管理措施对毛竹的生长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采用稻草覆盖作为改善毛竹低产的有效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秀芳  何东进  李颖  严思晓  游巍斌  
[目的]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结论]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文  闫想想  王秋华  龙腾腾  李晓娜  普俊  丁宗达  
【目的】明确周期性(烧除周期为1年)计划烧除条件下云南松纯林地表可燃物状态,以及这类可燃物相应的火行为特征,探究计划烧除对云南松地表可燃物火行为的影响,为合理评估计划烧除的生态意义以及林火管理与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模拟燃烧法,并结合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探究云南省新平县照壁山云南松纯林样地内,计划烧除林分下的可燃物种类、载量、含水率等特征对室内模拟火场温度、火焰高度、热辐射、蔓延速率、烧除率、火强度等火行为的影响。【结果】(1)云南松纯林地表可燃物主要是凋落的松针,外加少量枯落的松枝和球果以及枯死的蕨类,种类较单一且林下可燃物大多为细小可燃物。(2)2018-2020年间,云南松纯林林下地表枯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39%、8.04%、9.89%,平均载量分别为(0.937±0.303) kg/m~2、(0.926±0.253) kg/m~2、(0.669±0.248) kg/m~2。(3)实验室内模拟火行为包括:火强度为(245.95±130.51) kW/m,火焰高度(0.92±0.22) m,火场温度达(437.5±171.6)℃,热辐射(6.3±0.9) kW/m~2,蔓延速率为(1.1±0.3) m/min,可燃物点着时间为1 s,烧除率为62%左右。(4)自然状态下的云南松的死亡率约为1.33%,在2018、2020年外业调查时,计划烧除下的云南松死亡率分别为0.93%、1.27%,云南松具有一定的抗火性和耐火性。【结论】(1)周期性计划烧除下的云南松纯林:林分郁闭度较大,林下易燃植被较少,以松针凋落物和草类为主。(2)计划烧除可有效减少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地表可燃物的平均载量不到1 kg/m~2。防火期内,云南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的含水率低于10%,极易被引燃,但火焰高度在0.5~1.5 m范围内,火强度不高于750 kW/m,属于低强度地表火;火场温度高,热辐射强,火蔓延速度一般,火场可人工控制;实验室模拟烧除率高,燃烧效果好。(3)在易火生境以及对火有一定适应性的林分中,开展周期性计划烧除必要且可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野  牛树奎  陈锋  王婕  曹萌  
以冀北辽河源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设置火烧样地和未火烧样地,并以熏黑高度与树高的比值和烧死木占比为依据将火烧样地划分成重度、中度和轻度火烧3个等级.通过调查火烧样地和未火烧样地的地表死可燃物和环境因子,分析了不同强度火干扰后,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的变化;并运用冗余分析(RDA)法研究了火干扰后地形、林分因子等对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火干扰对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有显著影响,油松林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大小顺序为未火烧样地>轻度火烧样地>中度火烧样地>重度火烧样地.火烧样地与未火烧样地之间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思帆  高健  高敏  顾泽  索奥丽  王忆文  刘晓东  
[目的]分析不同火烧强度下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特征及其与火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研究林下草本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为有效管理油松林地表可燃物及探索火烧迹地林下植被早期更新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天然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火烧强度(轻度火烧、中度火烧和重度火烧)分别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以未过火样地为对照,统计各样地中未烧死木株数百分比、树木平均熏黑高度、平均胸径、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及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每块样地中再设置2 m×2 m和1 m×1m的样方各5个,调查样方内未分解落叶、半分解枯叶、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等死可燃物负荷量和灌木、草本等活可燃物负荷量,并测量灌木和草本层的物种数、株数、盖度、密度和频度,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利用多重比较(LSD)法分析不同强度火烧迹地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林下草本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各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对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火烧强度对油松林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影响显著(P<0.05),未分解落叶(P<0.05)、半分解落叶(P0.05)等死可燃物负荷量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草本(P<0.05)、灌木(P0.05),上述指数均以轻度火烧迹地最高;不同火烧强度对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均以中度火烧迹地最高。[结论]中、重度火烧可以有效降低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不同火烧强度干扰下,林分、地形因子共同对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产生影响;轻度火烧可以促进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中度火烧可以促进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对地表可燃物进行合理管理,可以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并可促进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的初期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静丹  薛立  郑卫国  梁丽丽  田雪琴  谭家得  张学平  
The effects of litter removal on soil properties in a Pinus caribaea stand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with a litter reserved stan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and mean tree height in the litter removal stand were 21% and 11%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litter reserved s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志强  王礼先  余新晓  李亚光  E.Klaghofer  
在流域水文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中 ,坡面水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如何获取坡面水流的有效糙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针对林地地表径流运动的形成过程和运动特点 ,建立了林地渗透坡面地表径流运动基本方程 ,通过讨论土壤水分运动和地表径流运动参数 ,将土壤水分运动简化为一维Smith Parlange模型 ,地表径流简化为运动波模型 ,采用一步Lax Wendroff有限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模拟 ,以最小离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 ,通过叠代计算获取林地地表径流的有效糙率。根据人工模拟降雨地表径流过程实测资料计算了油松林、刺槐林、蒙古栎林 3种林分的有效糙率 ,计算结果表明 ,2 2a生刺槐林地的最大 ,在 0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毕华兴  张宝颖  
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 ,利用野外放水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水土保持林对坡面径流的影响和坡面径流的挟沙能力 .结果表明 ,各地类径流的挟沙能力顺序为 :油松林地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赵睿宇  
为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毛竹林样地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覆盖1年翻耕、覆盖2年翻耕、覆盖2年未翻耕山地毛竹林地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毗邻自然生长的毛竹林为对照,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处理样地的050 cm内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不同覆盖年限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土壤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阐明了覆盖经营改善毛竹林土壤质量的机理,同时为维持竹林可持续经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胜华  谷战英  陈建华  吴柯豫  唐云鹏  
为了研究不同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地温及竹笋生长的影响,共设置了稻草覆盖型、稻草谷壳覆盖型、竹叶覆盖型及半荒芜型(对照)等4种处理类型,在发笋期测量了地表、10 cm深及20 cm深的林地土壤温度,并连续7 d观测了笋高、竹笋地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地表覆盖对笋高及地径均产生了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至少增加笋高55.87%,增粗地径18.59%;地表覆盖对各层土温影响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稻草覆盖型影响,稻草谷壳覆盖型效果较显著,其次是竹叶覆盖型,半荒芜型表现较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