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3)
- 2023(11681)
- 2022(9931)
- 2021(9213)
- 2020(7498)
- 2019(17114)
- 2018(16916)
- 2017(31900)
- 2016(16889)
- 2015(19015)
- 2014(18508)
- 2013(17780)
- 2012(16576)
- 2011(15161)
- 2010(15875)
- 2009(14301)
- 2008(13845)
- 2007(12639)
- 2006(11259)
- 2005(10377)
- 学科
- 济(75833)
- 经济(75762)
- 业(52476)
- 管理(49903)
- 企(43418)
- 企业(43418)
- 方法(28679)
- 数学(24827)
- 中国(24419)
- 数学方法(24274)
- 农(21046)
- 地方(20782)
- 技术(19751)
- 业经(18786)
- 农业(14388)
- 财(14255)
- 银(13634)
- 银行(13616)
- 技术管理(13507)
- 制(13346)
- 融(13332)
- 金融(13332)
- 行(13236)
- 理论(13049)
- 贸(12518)
- 贸易(12502)
- 学(12286)
- 易(12045)
- 发(11780)
- 地方经济(11380)
- 机构
- 学院(236240)
- 大学(232386)
- 济(99047)
- 经济(96970)
- 管理(93374)
- 研究(81413)
- 理学(79514)
- 理学院(78636)
- 管理学(77077)
- 管理学院(76628)
- 中国(62489)
- 京(50341)
- 科学(47873)
- 财(44267)
- 所(40219)
- 中心(37343)
- 江(37198)
- 研究所(36172)
- 农(35486)
- 财经(34133)
- 范(32656)
- 北京(32536)
- 师范(32341)
- 业大(31760)
- 经(30834)
- 州(30316)
- 院(29583)
- 经济学(29283)
- 农业(27084)
- 技术(27055)
- 基金
- 项目(154204)
- 科学(123594)
- 研究(117026)
- 基金(109807)
- 家(95311)
- 国家(94097)
- 科学基金(81829)
- 社会(74606)
- 社会科(70874)
- 社会科学(70858)
- 省(63566)
- 基金项目(56817)
- 教育(54928)
- 划(52216)
- 自然(51056)
- 自然科(49979)
- 自然科学(49970)
- 自然科学基金(49082)
- 编号(47670)
- 资助(44906)
- 成果(38585)
- 发(38504)
- 创(37846)
- 重点(35007)
- 课题(34796)
- 创新(34415)
- 部(33141)
- 发展(31323)
- 展(30769)
- 国家社会(30436)
- 期刊
- 济(116470)
- 经济(116470)
- 研究(73974)
- 中国(57181)
- 管理(39626)
- 教育(35558)
- 农(33641)
- 财(32821)
- 科学(32079)
- 学报(30819)
- 技术(25692)
- 融(24923)
- 金融(24923)
- 大学(24635)
- 农业(23103)
- 学学(22787)
- 业经(20832)
- 经济研究(18919)
- 财经(16612)
- 经(14451)
- 问题(14134)
- 技术经济(13932)
- 科技(13885)
- 业(13315)
- 策(12958)
- 统计(12759)
- 坛(12069)
- 论坛(12069)
- 商业(11789)
- 图书(11690)
共检索到37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红忠
一国的有效需求规模可用三个基本维度(或要素)和三个补充维度来描述,其中基本要素经济总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促进一国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基本要素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降低一国研发投入,并损害其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补充要素,进出口规模或开放度的提高对一国研发投入并没有影响,但它可以提升一国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本文还发现收入差距对一国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收入差距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损害,超过了其他要素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有效需求规模 收入差距 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将FDI (外商直接投资 )和LICENSIING (技术许可 )作为其潜在的渠道 ,建立了技术引进的模型。此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模型中的主要假设 ,模型的结论以及模型的政策意义都与实际经验的观察相一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在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引进 创新与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许家云
文章利用中国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与中国自主创新呈倒"U"形关系,收入差距既可以通过扩大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又可以通过抑制消费结构升级最终阻碍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影响显著为正,而在西部地区其影响为负但不显著;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收入比均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对这些地区而言,适当的收入差距促进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需求规模 自主创新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应该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即,自主创新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加强自主创新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必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增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策的协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研究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验得出的共性条件包括: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创新所需人才;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激励创新行为;重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重视创新主体间的交互性作用与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重视实施创新集群战略,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打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 创新集群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6月2日,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重要报告。报告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阐述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摘编了报告的部分内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于喆
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性经验包括:重视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创新集群战略;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可作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参考。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共性经验 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红忠 侯晓辉
国际贸易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的这种效应,不是通过增加一国研发投入而是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来实现的。通过引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商品和技术,获得处于世界技术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借鉴先进的研发管理技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进出口规模 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邹旭芳
企业规模经济化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是阶段性矛盾统一体的关系。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变矛盾为统一,有效利用规模化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之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规模经济 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勇 陈晓欣 丁焕峰 梁洁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肩负着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学界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否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使用2013—2019年106家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显著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和布局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正,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则不显著;无论是单城布局还是多城布局,两种类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均显著促进了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单城布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大于多城布局。(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深入推进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打造创新高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目前,对“自主创新”或“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局限于企业层面,且多局限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而从国家层面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涉及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准确界定“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将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词义的分解以获得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理解,即通过正确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以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国家创新能力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关键词:
高新区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义梁 张嵎喆
作者在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关键词:
自主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