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2)
- 2023(19515)
- 2022(16625)
- 2021(15588)
- 2020(13180)
- 2019(30026)
- 2018(29429)
- 2017(55570)
- 2016(30475)
- 2015(34286)
- 2014(33529)
- 2013(33025)
- 2012(30394)
- 2011(27739)
- 2010(27586)
- 2009(25594)
- 2008(25268)
- 2007(21908)
- 2006(19109)
- 2005(17238)
- 学科
- 济(118978)
- 经济(118817)
- 管理(90286)
- 业(85953)
- 企(71589)
- 企业(71589)
- 方法(54002)
- 数学(46932)
- 数学方法(46470)
- 中国(35298)
- 财(33219)
- 农(32296)
- 业经(27054)
- 制(26491)
- 学(24956)
- 贸(24250)
- 贸易(24234)
- 易(23568)
- 技术(22133)
- 地方(21915)
- 农业(21413)
- 银(20667)
- 银行(20596)
- 融(20049)
- 金融(20046)
- 务(19981)
- 财务(19905)
- 财务管理(19866)
- 行(19682)
- 理论(18958)
- 机构
- 大学(429749)
- 学院(424912)
- 济(176311)
- 经济(172841)
- 管理(165628)
- 研究(148992)
- 理学(143457)
- 理学院(141825)
- 管理学(139517)
- 管理学院(138748)
- 中国(113136)
- 京(92050)
- 科学(90508)
- 财(82175)
- 所(74937)
- 农(72973)
- 研究所(68269)
- 中心(67078)
- 财经(65147)
- 业大(65005)
- 江(61329)
- 经(59517)
- 北京(58491)
- 农业(57397)
- 范(54628)
- 经济学(54025)
- 师范(54013)
- 院(53660)
- 州(49034)
- 经济学院(48684)
- 基金
- 项目(291550)
- 科学(229308)
- 基金(212913)
- 研究(210888)
- 家(187563)
- 国家(186020)
- 科学基金(158655)
- 社会(134872)
- 社会科(127889)
- 社会科学(127859)
- 基金项目(112323)
- 省(111835)
- 自然(102917)
- 自然科(100519)
- 自然科学(100490)
- 自然科学基金(98761)
- 教育(96737)
- 划(95207)
- 资助(87360)
- 编号(83645)
- 成果(68340)
- 重点(65814)
- 部(65132)
- 创(63385)
- 发(61621)
- 创新(58767)
- 课题(58331)
- 国家社会(56449)
- 教育部(55938)
- 科研(55643)
- 期刊
- 济(189122)
- 经济(189122)
- 研究(128456)
- 中国(87350)
- 学报(71865)
- 农(65803)
- 科学(64596)
- 财(62786)
- 管理(62053)
- 大学(54387)
- 学学(51167)
- 教育(48216)
- 农业(45003)
- 融(39582)
- 金融(39582)
- 技术(35185)
- 财经(32510)
- 经济研究(31707)
- 业经(29285)
- 经(27901)
- 业(25052)
- 问题(24375)
- 科技(21749)
- 贸(21492)
- 版(20560)
- 技术经济(20318)
- 图书(20284)
- 理论(20128)
- 世界(19358)
- 国际(19005)
共检索到63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张杰
有效需求是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是决定有效需求规模和结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同时,广泛的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形成"价廉物美"、"价廉质低"的"特殊"需求特征。这就有可能削弱有效需求对自主创新动力的引致作用,进而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已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因。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促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思路应该着眼于解决有效需求对自主创新的引致功能缺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虎 范从来
本文运用1980-2004年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和影响机制。与已有的中国金融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结论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发展也显著拉大了中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另外,本文还发现,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资本积累、农村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等各项渠道实现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影响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南平 杨善林
本文通过对1998-2008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产业转移不但未带来我国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快速增长,反而阻碍了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但是具体到各个区域则差异较大。对东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明显,但却阻碍了创新产出的增长;对中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能大大促进创新投入的增长,但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明显;对西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创新 区域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里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货币流通速度在持续下降。本文将社会分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两个部分,考察了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货币需求行为,验证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货币需求倾向远大于低收入群体。这意味着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新增的货币量不仅要满足总体经济增长的需求,还要满足收入差距上升所引致的需求。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增长速度便会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在单一经济体背景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适当保护是必要的。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2003年~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上市公司R&D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够激励企业进行R&D投资。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R&D支出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R&D支出 自主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览 孙骅 孔原
自主创新离不开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扶持,如何合理配置政府科技投入资源,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成为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09—2011年深市高新上市企业为例,实证研究了高新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与科技财政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税收优惠政策较政府直接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率更高;(2)高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尚未确立,企业自发性研发支出水平总体较低。
关键词:
高新企业 研发支出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黎峰
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专利保护程度、科技实力、教育水平、进口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元 李晓晨
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20余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但FDI是否会给东道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FDI是否会造成东道国的技术依赖,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等,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但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世界上经济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为研究对象,选择有关变量构建面板模型对FDI作用自主创新的效应及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希冀为中国FDI及自主创新政策的设计与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晨 刘金林
随着FDI流入额的激增,作为全球FDI流入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FDI流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1985—2013年的中国FDI与自主创新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论做初步的现实阐释与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董小凡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三方面的整体提升。通过工具变量及双重差分检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与扩展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外部资源,从而驱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成长期企业、数字经济禀赋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地区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驱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明卫 叶静怡 孟俣希 雷震
国产化率保护(DCP)是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幼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之一。本文以中国风电制造业为样本,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度量自主创新,经验研究国产化率保护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和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都表明,相比我国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DCP政策增加我国风电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这个增加通过非学术机构发明人实现;同时,风电技术专利申请成功获得授权的概率没有下降。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DCP政策使得我国各省风电发明专利申请数在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增加1.56项、2.70项和8.15项。本研究为中国将保护国产产品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明秀 张颖
企业的创新活动离不开财务支持,CFO作为企业财务政策的关键决策者,主要通过相关财务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施加影响。以20122015年我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CFO人力资本、财务灵活性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灵活性能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CFO人力资本通过财务灵活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财务灵活性越高,CFO人力资本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正相关性越强。
关键词:
CFO 人力资本 财务灵活性 自主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陆姗姗
西方文献普遍认为R&D活动的"市场失灵"是政府R&D资助存在的根本原因。随着近3年来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已较为普遍地接受了政府R&D资助,政府R&D资助有效性问题等关系到国家干预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评估研究,亟待提供评价的经验证据。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3至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府R&D资助与上市公司R&D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政府R&D资助是刺激还是挤出了企业R&D投资。实证发现,政府R&D资助刺激了企业R&D支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内部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面效应;(2)股权融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债权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在考虑企业异质性之后,上述结论对融资约束程度低、年轻和小规模企业同样适用,但融资约束程度高、成熟和大规模企业自主创新则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中,融资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莉莉 李任龙
大国博弈影响全球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以2017—2022年1 21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博弈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冲击下,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且呈现滞后性和短期性;渠道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通过储备无形资产、增强成长能力、拓展价值发现渠道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代理成本较低、承担适中和较少社会责任、控制管理层基础薪酬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受“实体清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未显著影响创新持续性。原因在于创新绩效的周期效应,而组织韧性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潜在动因。结论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可丰富大国博弈与贸易战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