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4)
2023(4423)
2022(3841)
2021(3595)
2020(3033)
2019(6815)
2018(6973)
2017(13222)
2016(7442)
2015(9088)
2014(9250)
2013(9266)
2012(8119)
2011(7110)
2010(7335)
2009(6750)
2008(6908)
2007(6768)
2006(6203)
2005(5669)
作者
(21236)
(17661)
(17410)
(16926)
(11258)
(8702)
(8119)
(6700)
(6626)
(6589)
(6034)
(5879)
(5800)
(5778)
(5590)
(5413)
(5323)
(5278)
(5268)
(5090)
(4572)
(4331)
(4305)
(4072)
(4072)
(4019)
(4007)
(3962)
(3619)
(3604)
学科
(28916)
经济(28775)
管理(27253)
(24458)
(23622)
企业(23622)
中国(11464)
方法(11097)
业经(9690)
(9334)
(8929)
(7945)
(7487)
理论(7471)
数学(7269)
地方(7172)
数学方法(7124)
(6133)
财务(6082)
财务管理(6071)
(5934)
(5772)
(5413)
企业财务(5220)
环境(5173)
农业(5139)
(5122)
经营(5120)
(5117)
贸易(5116)
机构
学院(106304)
大学(103108)
管理(40808)
(39801)
经济(38713)
研究(34553)
理学(33885)
理学院(33524)
管理学(32943)
管理学院(32725)
中国(27245)
(22397)
(20868)
科学(20073)
(18836)
(17052)
中心(16558)
财经(15786)
(15560)
研究所(15093)
(14915)
北京(14484)
(14354)
师范(14236)
(13909)
业大(13353)
(12738)
(12397)
技术(12311)
农业(11772)
基金
项目(62937)
科学(48945)
研究(47683)
基金(44003)
(37350)
国家(36977)
科学基金(31859)
社会(30818)
社会科(27944)
社会科学(27929)
(25561)
教育(22891)
基金项目(22476)
(21158)
自然(20173)
编号(19966)
自然科(19681)
自然科学(19679)
自然科学基金(19314)
资助(18492)
成果(17361)
课题(14910)
重点(14126)
(13635)
(13618)
(12565)
(12404)
项目编号(12360)
(12331)
科研(11977)
期刊
(52337)
经济(52337)
研究(33416)
中国(24923)
(18186)
管理(16970)
学报(15365)
(15293)
教育(15244)
科学(14358)
技术(13160)
大学(12000)
(11174)
金融(11174)
学学(10952)
农业(9733)
业经(9310)
财经(8298)
经济研究(7766)
(7152)
图书(6749)
问题(6177)
物流(5596)
(5585)
商业(5413)
(5334)
书馆(5267)
图书馆(5267)
(5105)
论坛(5105)
共检索到17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向好,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创新驱动打造物流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成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但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资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仍将持续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生产流通环节降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单纯依靠物流环节降成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缓解经济压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必须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视角,结合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调整,从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入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的基础上,系统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从认知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提升三个认识、明确三大转变:一是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降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成本,即通过需求牵引降成本;二是降低物流服务价格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通过提质增效降成本;三是降低单一物流环节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结合产业布局,通过结构调整来降成本。此外,从政策措施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难度也在增大,要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从单一部门单一措施降成本向协同联动降成本转变。从实施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路径主要有八条:一是推动物流全链条降成本;二是打造物流新模式降成本;三是促进物流结构性降成本;四是鼓励物流数智化降成本;五是支持物流网络化降成本;六是坚持物流标准化降成本;七是支撑物流国际化降成本;八是深化物流制度性降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强调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杂志社、科研处联合主办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我国流通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物流成本构成、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统一高效物流市场构建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等问题,发表观点,为探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行路径,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刊编辑部对专家阐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正>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科研处联合主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学术研讨会,邀请我国物流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物流成本构成、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统一高效物流市场构建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等问题发表观点,为探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行路径、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段怡杰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新动能,能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和特征,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制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和智能化,符合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解构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重构力、产业层面的协同进化力、社会层面的创新策源力。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中,数字化重构力是核心、协同进化力是基础、创新策源力是动能。其中,数字化重构力通过智能升级企业层面的物流活动,重塑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赋予企业新型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领企业物流从业务价值创造向多维度价值创造转变,有效降低企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协同进化力通过优化产业层面的物流链路,形成产业间技术渗透融合新特征、产业内分工协作新格局、平台化产业新生态,加快产业数智化进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产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创新策源力通过社会层面的物流结构优化、物流体系升级,打造高质量物流生态系统、创新物流商业模式、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物流全面降本。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应大力发展数字化重构力,鼓励企业加快数字物流建设。大力发展协同进化力,以物流业为核心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创新策源力,加快培育社会物流新优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针对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一直维持在18%高位的现状,从降低社会物流总量与提高物流运营效率两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一些降低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举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较高,这是我国经济结构、物流业水平、供应链水平、市场效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占比低,工业占比高,且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不利于物流费用的降低和产品所对应GDP的增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库存量大周转慢,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投入不足,物流服务运作主体仍有缺陷,税费高且不统一,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尚未形成,行业协会合作欠缺,不利于科技赋能和物流业水平、供应链水平、市场效率提升,导致保管和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本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管理成本三个部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忌单纯从物流看物流,要着眼国民经济全局,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物流供应链、推动物流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降低经济结构性物流成本、组织模式性物流成本、运行性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性物流成本,四者缺一不可。其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进行供应链改造和数智化升级,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打造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之策;促进物流与供应链制度型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物流统一大市场,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制度性保障。此外,还要加强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考核,增强物流成本核算意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五佳  
物流业降本增效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仍然偏高。在分析铁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中优势明显但其作用发挥尚不充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萍  
逆物流作为物流系统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逆物流交易过程中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而合理采用外包的形式、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关系、有效降低固定交易成本,对降低逆物流的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进  
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企业改变赢利模式,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赢利空间;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当前,我们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大,如果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物流成本降低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的水平,我们就能节约4~5万亿元的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流通成本的核心,降低物流成本有很多解决方案,全社会都需要考虑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或者说流通成本的问题。尽管物流成本产生在流通领域,但降低物流成本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全社会都要考虑的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敏  刘宣杰  方旸  
我国民营快递公司面临着规模小,成本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营物流企业在长春市的各种活动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其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宰豫冬  陈海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烈水  林峰  
基于制造商的视角,站在战略的高度,渠道成本应划分为供应方成本和需求方成本两个部分。因而,降低渠道成本就是要实现供应方成本和需求方成本总额的最小化。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渠道一体化程度、渠道扁平化和改善渠道关系三种途径降低渠道供应成本,而需求方成本的降低只能通过以渠道服务产出为基准的渠道重新设计和调整来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健宸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持续巩固,物流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仅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影响了生产引导、内需扩大、就业增加和改善民生。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资源要素价格上涨,推动了物流成本上升。近些年,土地、人力成本等要素价格上涨,推动了物流成本上涨。物流用地依旧紧缺,2013年全国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