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4)
- 2023(8899)
- 2022(7484)
- 2021(6794)
- 2020(5694)
- 2019(12596)
- 2018(12223)
- 2017(24311)
- 2016(13070)
- 2015(14137)
- 2014(14066)
- 2013(13902)
- 2012(12451)
- 2011(11102)
- 2010(10925)
- 2009(10421)
- 2008(10495)
- 2007(9272)
- 2006(8107)
- 2005(7628)
- 学科
- 济(44960)
- 经济(44865)
- 管理(44646)
- 业(40961)
- 企(35609)
- 企业(35609)
- 财(21854)
- 税(21736)
- 税收(20290)
- 收(20117)
- 方法(18290)
- 制(15635)
- 数学(15424)
- 数学方法(15253)
- 务(12807)
- 财务(12786)
- 财务管理(12761)
- 农(12583)
- 中国(12507)
- 企业财务(12211)
- 业经(11550)
- 体(10907)
- 银(9741)
- 银行(9729)
- 体制(9393)
- 学(9374)
- 行(9236)
- 融(9148)
- 金融(9146)
- 技术(8627)
- 机构
- 大学(180484)
- 学院(179887)
- 济(75263)
- 经济(73780)
- 管理(67467)
- 研究(58964)
- 理学(58218)
- 理学院(57615)
- 管理学(56798)
- 管理学院(56448)
- 财(45867)
- 中国(45161)
- 京(36141)
- 财经(34559)
- 科学(33453)
- 经(31302)
- 所(28843)
- 江(27781)
- 中心(26921)
- 农(26723)
- 财经大学(25883)
- 研究所(25448)
- 经济学(24840)
- 业大(23840)
- 经济学院(22467)
- 北京(22220)
- 州(21605)
- 院(21239)
- 范(20929)
- 农业(20722)
- 基金
- 项目(119551)
- 科学(95832)
- 基金(89774)
- 研究(88574)
- 家(78020)
- 国家(77419)
- 科学基金(67176)
- 社会(59233)
- 社会科(56350)
- 社会科学(56338)
- 基金项目(46917)
- 省(45236)
- 自然(42102)
- 自然科(41182)
- 自然科学(41171)
- 自然科学基金(40486)
- 教育(40429)
- 划(38301)
- 资助(35728)
- 编号(34413)
- 成果(29415)
- 制(29298)
- 部(27699)
- 重点(27073)
- 性(26067)
- 创(25955)
- 国家社会(25681)
- 发(24550)
- 教育部(24468)
- 创新(24351)
共检索到273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静
2011年我国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财税改革担当重任,税收的纠偏调节功能被政府寄予厚望。经济学理论表明,税收虽然具有纠偏性功能,但是同时存在扭曲效应,本文对当前我国某些税收的纠偏效果提出质疑,并针对"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进程,提出开征新税应慎重、破除"沉税"要有力的观点。"十二五"税制改革应以减税为核心,适当减少间接税种类,逐步完善直接税体系,并且坚持深化税收民主制度建设。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元伟
在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对国际税收提出了发展、创新、调整、完善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国际税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在梳理国际税收产生和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其本质、发展规律、相关理论框架和主旨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提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在国际税收领域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税收 历史视角 经济合作 国际关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元伟
(接上期)三、国际税收的内涵通过对国际税收产生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对国际税收的概念、本质、特点、基本原则、范围、职能等,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一)国际税收的概念从国际税收的产生和历史实践看,可以将其概括为:基于国际政治框架,借助国际法律体系,为消除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税收障碍,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而在国家(地区)之间形成的税收关系总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文
随着PPP项目在国内的范围、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享受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涉及的税收问题日益突出。例如不能平等享受已有税收优惠政策,因采用PPP模式而导致额外税收负担,因税收政策不确定增加PPP项目风险等。从公平、效率和风险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PPP税收政策,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PPP 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文
随着PPP项目在国内的范围、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享受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涉及的税收问题日益突出。例如不能平等享受已有税收优惠政策,因采用PPP模式而导致额外税收负担,因税收政策不确定增加PPP项目风险等。从公平、效率和风险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PPP税收政策,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鉴泉
把税收基本特征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我们应把税收基本特征表述为“法律性”、“公用性”和“调节性”。
关键词:
税收基本特征 法律性 公用性 调节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显才
本文首先对税收超常增长给出一个简要界定,意在从量上对税收的超常增长有一个再认识,以区别“超常增长”和“正常增长”。在此基础上对超常的增长从其来源结构上进行分解,以便于更好地对增长的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其次对超常增长的原因进行分类与概括,并认为应将增长总体区分为实增和虚增两大部分;最后分析各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致的税收增量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对税收超常增长的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税收 超常增长 正常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李升
改革开放之后财政管理体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以打破计划体制时期"大一统"的财政管理体制,由此调动地方和微观企业的积极性,但由于财政包干制存在各种弊端,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体制运行至今,虽然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本文以此为题,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改革内容、改革效果、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财政收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钟成林 陈紫燕 胡雪萍
为分析环境税收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综合采用SBM-Super-DEA模型和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税收制度总体上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但不同性质的环境税收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专门性环境税收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综合性环境税收制度却显著地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税收制度的功能结构偏差是导致上述差异的直接原因,而征税对象对封装在不同环境税收制度内部的低碳政策意图的解析能力的不同是诱发上述差异的内在根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石卫祥
税收公平是指取得税收收入过程的涉税公平,它是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虽然被认定和信奉为一个重要的税法原则,但税收实现公平收入分配有其局限性。税制改革中应强调税收的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以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关键词:
税收公平 负税公平 征税公平 税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心一
论税收结构与税制改革刘心一一、研究税收结构的意义从财政角度看,税收结构要能保证充分而有弹性的税收收入。详言之,一个合理的税收结构,要能满足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资金的灵活调度、非常时期的财政供给和"分税"财政体制的需要。税收弹性有二:经济弹性和法律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焕章
一、陈旧观念无法解释税收数十年来,我国各类教科书和出版物都"将税收的"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作为税收的定义。如有异议,则视为离经叛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洪仁
本文阐述了在执行中外税收协定资本无差别待遇条款中,如何界定条款中“其他同类企业” 资本归属和控制的范围。由于各缔约国间所签协定中对无差别待遇原则的表述及其释义并不完全一致,缔约国一方在执行对不同资本归属结构的企业资本无差别待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种不确定性。《OECD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已经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直接或间接地扩展到对一国税制的要求,以期实现对跨国纳税主体税收的公平待遇。因此,要全面执行中外税收协定的无差别待遇原则,必须正确认识无差别待遇原则的全部内涵,并将其纳入我国的税制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松
修订《税收征管法》是税收立法中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修法要考虑目标的有限性,操作的实用性,体现税收征管改革的既定方向。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可以研讨的内容很多,本文从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出发,探讨了事先裁定、纳税申报修正、滞纳金、会计信息化核算软件的监管和证据规则五个具体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