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7)
2023(4877)
2022(4053)
2021(3380)
2020(2809)
2019(6171)
2018(5986)
2017(12059)
2016(5959)
2015(6732)
2014(6951)
2013(7233)
2012(7010)
2011(6636)
2010(6899)
2009(6642)
2008(6012)
2007(5568)
2006(5375)
2005(5150)
作者
(18611)
(15852)
(15758)
(15129)
(10051)
(7379)
(7156)
(6064)
(6045)
(5805)
(5564)
(5181)
(5112)
(5009)
(4991)
(4867)
(4696)
(4553)
(4463)
(4155)
(4063)
(3816)
(3775)
(3734)
(3656)
(3618)
(3328)
(3265)
(3192)
(2990)
学科
(56546)
经济(56515)
管理(17530)
方法(16381)
地方(15401)
(15008)
数学(14880)
数学方法(14832)
地方经济(12021)
(10073)
企业(10073)
中国(9971)
(9577)
业经(8689)
(8327)
农业(7409)
环境(7099)
(6900)
经济学(6832)
(6309)
(5837)
金融(5837)
(5791)
(5789)
贸易(5787)
产业(5493)
(5465)
资源(5284)
(5203)
结构(5171)
机构
学院(102000)
大学(100368)
(59178)
经济(58269)
研究(38584)
管理(36909)
理学(31181)
理学院(30876)
管理学(30533)
管理学院(30350)
中国(30006)
(24707)
经济学(20285)
(20158)
科学(19971)
财经(19661)
(19362)
经济学院(17935)
(17733)
研究所(17239)
中心(16359)
(15148)
财经大学(14332)
(13176)
(13075)
北京(13074)
科学院(12161)
(12022)
师范(11945)
(11899)
基金
项目(59657)
科学(47727)
基金(44876)
研究(43744)
(38038)
国家(37749)
科学基金(32713)
社会(31823)
社会科(30324)
社会科学(30313)
基金项目(22792)
(22303)
资助(18963)
自然(18760)
教育(18749)
自然科(18312)
自然科学(18310)
自然科学基金(17974)
(17520)
编号(16252)
(14632)
国家社会(14114)
(14074)
经济(13958)
(13511)
重点(13192)
发展(12725)
成果(12618)
(12550)
教育部(12040)
期刊
(76241)
经济(76241)
研究(37288)
中国(18600)
(18279)
管理(15511)
经济研究(14696)
科学(12037)
(11876)
学报(11609)
财经(10981)
(10457)
金融(10457)
业经(10354)
(9634)
大学(9341)
学学(9209)
问题(9139)
技术(8888)
农业(7788)
技术经济(7537)
统计(7035)
商业(7018)
世界(6541)
(6490)
经济问题(6029)
(5797)
国际(5665)
经济管理(5625)
决策(5497)
共检索到165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国光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提出有效消费不足的新命题和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并以稳增长为出发点,提出了开展消费观念革命、推行五大改革、出台七项积极消费政策等建议,以缓解当前中国有效消费不足的状况。为此,必须切实树立"有效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可持续托底"的观念,把消费驱动经济增长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新常态,以此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把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研究目标:探究清洁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影响,揭示可持续经济增长策略的内涵。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3SLS与协整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将分别减少CO_2和SO_2排放0.129%与0.408%,内生地增加GDP的0.024%和外生地减少GDP的0.089%;不同减排措施的减排成本与收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其甄别选用;20062015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虽然对CO_2和SO_2减排做出重要贡献,但固定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正>消费可持续增长既是短期国内“稳增长”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目标。2008年以来,我国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处于持续下行的趋势;2023年上半年有所反弹,但主因是受到2022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如果按两年均值计算,消费增速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因此,消费不振并非新冠疫情之后的新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顽疾”。从横向比较看,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我国农村市场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扩大农民消费,有效释放农村市场潜力,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产能过剩等问题,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助推消费可持续增长。一、多因素叠加助推农村市场加速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会武  
1989年政府开始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实施土地财政以来,地方政府在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引进投资项目,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解决居民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困扰:土地资源使用项目不合理,房地产供求失衡,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给银行信贷和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巨大的风险,环境污染使得经济的有效增长降低。基于土地财政可能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系列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苏兆国  
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耗竭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可持续增长不能单方面强调技术进步,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劭锋  杨红  
自然资本存量保持基本恒定,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尝试性地将自然资本引入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探讨了科技进步、自然资本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发展进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宜伟  
本文分析了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替代作用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K模型 ,认为通过发挥知识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效应、替代效应和发现效应 ,以及知识经济的递增效应 ,在保持自然资源存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以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以一系列大规模生产工业的膨胀为特征的日益显现的动态规模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资本深化的工业企业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内生制约因素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外生环境制约因素看,资源和能源约束最终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仅有赖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有赖于全社会对消费模式的调节,以及政治文化条件的转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斌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同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资金、人才与技术,还要有市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平衡。中国经济就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而言,在供给方面有三个优势:一是资金供给比较充分。与多数国家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有相对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同时也是2021年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中国经济建设不缺资金。二是人才供给比较充分。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历练,中国目前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三是制度创新优势。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和创新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居民消费正在形成新的消费格局,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要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让消费这架"马车"跑得更稳更快,更好地发挥引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同彬  
农村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农村的生产性、生活性、发展保障性等公共基础条件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有效需求的可持续增长。本文认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不仅能产生即期投资需求,而且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会产生更加长远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民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增长(发展),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内生性增长”理论的形成。该理论的核心是把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性要素,并支持着经济在长期内保持持续增长。这一理论认识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能否继续将这一增长趋势推进21世纪,关键条件之一是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及其提高速度。“科教兴国”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