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4)
2023(2413)
2022(1931)
2021(1962)
2020(1456)
2019(3401)
2018(3076)
2017(6491)
2016(3341)
2015(3739)
2014(3693)
2013(3451)
2012(3196)
2011(2862)
2010(2861)
2009(2799)
2008(3072)
2007(2882)
2006(2701)
2005(2789)
作者
(9160)
(7415)
(7283)
(7175)
(4716)
(3497)
(3458)
(3031)
(2791)
(2690)
(2586)
(2551)
(2537)
(2493)
(2370)
(2369)
(2253)
(2251)
(2213)
(1938)
(1875)
(1872)
(1782)
(1747)
(1722)
(1711)
(1686)
(1598)
(1533)
(1519)
学科
(14310)
银行(14165)
(13228)
经济(13216)
(13029)
(12991)
(12122)
企业(12122)
管理(10444)
(10183)
业务(8813)
(8081)
制度(8080)
银行制(7687)
(6658)
金融(6658)
业经(5981)
方法(5326)
(5235)
体制(4838)
数学(4440)
数学方法(4423)
(4322)
企业经济(4073)
(3383)
财务(3381)
财务管理(3376)
国有(3372)
国有企业(3312)
企业财务(3287)
机构
大学(45168)
学院(44208)
中国(19801)
(19469)
经济(19021)
管理(18244)
(16793)
银行(16092)
(14957)
理学(14537)
理学院(14420)
管理学(14335)
管理学院(14244)
研究(14006)
(12551)
(9644)
财经(9543)
(8693)
(8689)
金融(8562)
中心(8013)
(7540)
财经大学(7482)
人民(7096)
(6889)
(6656)
经济学(6554)
国人(6341)
中国人(6327)
(6273)
基金
项目(25124)
科学(20220)
基金(19399)
研究(19225)
(16218)
国家(16090)
科学基金(14248)
社会(13423)
社会科(12768)
社会科学(12758)
基金项目(9778)
教育(8721)
(8642)
自然(8386)
自然科(8177)
自然科学(8177)
自然科学基金(8045)
资助(7992)
(7417)
编号(7338)
成果(6363)
(6064)
国家社会(5937)
(5755)
重点(5729)
(5648)
教育部(5624)
人文(5369)
(5253)
课题(5020)
期刊
(22800)
经济(22800)
(22428)
金融(22428)
研究(18662)
(10721)
中国(9950)
管理(7858)
(6279)
财经(5787)
科学(5654)
学报(5444)
(4817)
大学(4639)
学学(4508)
农村(3703)
(3703)
业经(3554)
理论(3515)
经济研究(3480)
实践(3151)
(3151)
农村金融(3097)
教育(3023)
问题(2720)
国际(2659)
技术(2541)
中国金融(2490)
财会(2381)
现代(2377)
共检索到81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堰徽  肖辉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有效公司治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内外治理机制的动态统一中实现的。超越外部机制的发展程度,过分强调国际惯例,将欲速而不达,使银行治理制度“形似而神不似”。同样,片面强调“中国特色”又会坐失良机。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在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加速市场环境的培育,发挥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有效的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范建军  
尽管从1994年起,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但直到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开始凸现。2006年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出现的时间和数量的限制,目前基于大样本的计量检验时机并不成熟。本文从法律监管、市场竞争、公司控制权市场、媒体作用和税务实施等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和大股东作用、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合约设计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平衡等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简单评估。简单的评估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外部治理机制还是内部治理机制都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士谦  
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主要派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焱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最为迫切。改革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寻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国有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对如何建立与规范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凤  
以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依据,在对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研究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晓丽  
商业银行由于其相对薄弱的治理体系而面对更大的治理风险,商业银行治理风险具有集聚性、放大性和外部性特点。股权结构不合理、总分行制管理链条过长、高负债经营而偏好高风险决策以及内控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的主要成因。因此,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股权结构、优化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及强化内外部监管来控制治理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玉镏  
1998年我国政府采取了发行特别国债、剥离不良资产和利用外汇储备等方式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从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来看,政府注资与银行效率正相关,政府注资并进行股份制改造确实可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课题组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主体银行组织形式的演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国家专业银行转变为准国有商业银行;第二阶段,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准国有商业银行要在金融竞争中发展壮大、最终转变为真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曹立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尤为重视。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良好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则会给银行的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米建国、李扬、黄金老,2001)。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推行了一系列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举措。如美联储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具体指南,并出版发行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文武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地方政府与高管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行为动机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对公司治理模式的要求,认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应该建立有弹性的法制环境,引入契约谈判机制,清晰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二会一层"权责的构想以及构建信任机制,减少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的具体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昂  
本文阐述了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与中国现实的矛盾 ,对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评论 ,认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对改善银行治理难以起到有效作用 ,反而会加重资本市场的压力。加强市场竞争短期内无法改变垄断竞争结构 ,也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当前最具可行性的是加强银行监管 ,实现政企分离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离 ,完善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只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内外部治理得到有效改善 ,资产质量明显提高时 ,改制上市才具有现实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