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8)
- 2023(15147)
- 2022(12895)
- 2021(11736)
- 2020(10157)
- 2019(23385)
- 2018(23121)
- 2017(45056)
- 2016(24368)
- 2015(27643)
- 2014(27893)
- 2013(27501)
- 2012(25653)
- 2011(23267)
- 2010(23316)
- 2009(21864)
- 2008(21338)
- 2007(19190)
- 2006(16697)
- 2005(15073)
- 学科
- 济(121623)
- 经济(121504)
- 管理(70421)
- 业(65714)
- 企(54370)
- 企业(54370)
- 方法(54030)
- 数学(47761)
- 数学方法(47257)
- 财(28760)
- 农(27289)
- 中国(27135)
- 地方(24625)
- 学(24381)
- 业经(22734)
- 制(20660)
- 贸(18767)
- 贸易(18762)
- 农业(18168)
- 易(18120)
- 务(17935)
- 财务(17876)
- 财务管理(17833)
- 理论(17757)
- 融(17014)
- 金融(17006)
- 企业财务(16949)
- 和(16317)
- 银(16302)
- 银行(16261)
- 机构
- 大学(359233)
- 学院(357693)
- 济(157731)
- 经济(154656)
- 管理(137140)
- 研究(120722)
- 理学(118398)
- 理学院(117156)
- 管理学(115078)
- 管理学院(114431)
- 中国(91015)
- 京(74450)
- 财(71707)
- 科学(71685)
- 所(60744)
- 农(58074)
- 财经(57543)
- 中心(55774)
- 研究所(55046)
- 江(53473)
- 经(52268)
- 业大(51717)
- 经济学(50380)
- 北京(46477)
- 农业(45670)
- 经济学院(45308)
- 范(45291)
- 师范(44773)
- 院(43137)
- 财经大学(42727)
- 基金
- 项目(236010)
- 科学(186511)
- 基金(173185)
- 研究(170430)
- 家(150555)
- 国家(149389)
- 科学基金(128678)
- 社会(110148)
- 社会科(104532)
- 社会科学(104507)
- 省(91651)
- 基金项目(90678)
- 自然(82910)
- 自然科(81033)
- 自然科学(81011)
- 教育(79833)
- 自然科学基金(79598)
- 划(76956)
- 资助(72529)
- 编号(67893)
- 成果(55321)
- 重点(53477)
- 部(53371)
- 发(50691)
- 创(48366)
- 课题(47234)
- 教育部(46254)
- 国家社会(46121)
- 科研(45592)
- 创新(45360)
- 期刊
- 济(173159)
- 经济(173159)
- 研究(105696)
- 中国(65501)
- 财(57595)
- 学报(55589)
- 农(51189)
- 管理(50484)
- 科学(50394)
- 大学(42500)
- 学学(40482)
- 教育(34201)
- 农业(34127)
- 技术(32925)
- 融(32523)
- 金融(32523)
- 财经(29886)
- 经济研究(29263)
- 经(25775)
- 业经(25638)
- 问题(22706)
- 统计(20042)
- 技术经济(19349)
- 贸(18102)
- 业(17959)
- 策(17616)
- 版(16496)
- 商业(16420)
- 理论(16416)
- 世界(16353)
共检索到528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刘璐
通过理论上构建开放经济的两部门模型,以及实证上利用来自东亚高增长经济体的ISIC二分位行业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探讨了有效汇率和工资的变动对经济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于部门间产出结构和制造业部门内部产出结构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而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能够显著的推动部门间产出结构的优化,同时,名义工资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内部产出结构的优化存在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有效汇率 工资 经济结构变动 东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佩颖
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资源在产业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它包括第二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工业化阶段和第三产业主导资源分配的后工业化阶段,这两个阶段内含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收敛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分析东亚"10+3"区域在1992~2010年间结构变动与增长收敛的内在关联,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1)东亚"10+3"的各经济体间的确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2)结构变动显著促进了经济体间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3)工业化阶段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结构红利加速了落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后工业化阶段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鲍莫尔成本却减缓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关键词:
结构变动 增长收敛 结构红利 鲍莫尔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郑海青
文章首先通过构造衡量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运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用广义矩估计法进行估计,得出了在人均GDP高的国家,股票市场比重也高的结论;为验证其显著性,文章把东亚国家分成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组分别回归,结论是股票市场比重的提高与人均GDP有显著的关系, 因此, 东亚国家应积极发展股票市场,提高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效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碧波
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普遍认可。文章通过对8个东亚经济体汇率受其他货币汇率影响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美元影响向力仍为主导,但人民币对这些货币汇率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近年来,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联系的日益加强和东亚经济体汇率政策的调整,可能是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影响力增强的两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东亚经济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陈晓莉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 亚洲经济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小军 孙金山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10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就业结构对新疆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协整关系 新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选 叶丰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中,我国的价格水平变动大部分年份低于2%,从决策层、学者到民众,可接受的通货膨胀水平普遍随之下降,近来CPI的上升引起舆论的哗然和人们的紧张。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保持了十余年的稳定,直到2006年以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敬孝 张晓东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战后、特别是浮动汇率体制下,大国的快速经济增长通常引起本国货币的走强,并存在滞后性和阶段性。本文主要从日本、德国经济增长对日元、马克汇率的长期影响入手,在研究已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框架,得出一种长期性的、综合性的、折中的汇率决定理论,以此考察一个时期内经济基本运行状况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我们还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阐述了该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延智 黄顺春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基于Stockhammer-Ederer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江西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投资产生负效应,但对居民消费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对总产出及经济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内需拉动效应呈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应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丽婷 李坤明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与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均成正相关;第三产业的比重与资本产出弹性呈现一种非线性递增关系,而与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成非线性递减关系。
关键词: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毅 孙静
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制的进一步推行,分析汇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7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显著的滞后影响,但其当期效应并不显著的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倩
东亚经济体汇率动态和汇率相关性检验表明:人民币两次汇改后,东亚货币整体关联度较高,出现了联动的态势。本文基于新外部货币模型估计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中隐含锚货币的权重,同时测度汇率制度弹性指数,重点考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影响。各经济体汇率制度出现在钉住美元——钉住货币篮子切换的趋势。人民币对一些东亚货币的影响明确显现。未来东亚区域锚货币的选择中,人民币具有潜力成为区域锚货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张玉兰
近年来,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紧缺,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劳工成本不断上涨。新兴经济体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是否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借助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工资上涨对新兴经济体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资上涨并没有阻碍新兴经济体的增加值出口,反而促进了出口,这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共同作用下,新兴经济体仍能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分样本来看,各类型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都会推动增加值出口,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促进增加值出口增长幅度最大,低级技术工人的促进作用最小。最后,预测了新兴经济体增加值出口的贸易潜力,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和潜力再造型,建议拓展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合作,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角度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恺钧 刘思源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别设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贸易开放与碳排放之间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的方法对新兴11国1992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按不同收入水平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兴11国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最终会降低碳排放量,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只有贸易开放最终将起到减排作用。其中,中高收入水平及以上的国家成为碳污染的天堂和转移排放的对象,较低环境约束下的贸易开放与不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是碳排放的主要原因;而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仍处于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