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
2023(2163)
2022(1897)
2021(1917)
2020(1511)
2019(3483)
2018(3425)
2017(5975)
2016(3675)
2015(4536)
2014(4624)
2013(4241)
2012(4059)
2011(3804)
2010(4053)
2009(3521)
2008(3654)
2007(3399)
2006(3038)
2005(2763)
作者
(11614)
(9764)
(9665)
(9122)
(6226)
(4648)
(4396)
(3719)
(3667)
(3619)
(3468)
(3416)
(3228)
(3191)
(3113)
(3032)
(3007)
(2951)
(2824)
(2810)
(2596)
(2554)
(2447)
(2393)
(2330)
(2265)
(2228)
(2172)
(2052)
(2046)
学科
(10840)
经济(10822)
教学(8146)
管理(7287)
(6504)
理论(5673)
(5326)
企业(5326)
学法(5055)
教学法(5055)
方法(4921)
(4412)
数学(4017)
数学方法(3823)
教育(3548)
学理(3313)
学理论(3313)
(3216)
中国(2954)
(2428)
业经(2401)
(2189)
农业(2146)
(2143)
组织(2120)
(2046)
金融(2045)
(2000)
银行(1986)
(1920)
机构
大学(56853)
学院(56776)
研究(19898)
(16533)
管理(16039)
经济(16036)
科学(14261)
理学(13853)
理学院(13569)
中国(13260)
管理学(12974)
管理学院(12876)
(12454)
(11289)
师范(11116)
(10981)
(10809)
研究所(10278)
(9663)
师范大学(8967)
业大(8753)
农业(8648)
中心(8622)
教育(8565)
(8470)
技术(8247)
北京(7855)
(7472)
财经(6946)
(6784)
基金
项目(35973)
科学(26968)
研究(26572)
基金(23883)
(21577)
国家(21395)
科学基金(17247)
教育(15113)
(14809)
社会(14108)
社会科(13197)
社会科学(13190)
(12780)
基金项目(12577)
自然(11746)
自然科(11477)
自然科学(11470)
编号(11347)
自然科学基金(11266)
成果(10530)
资助(10008)
课题(9343)
重点(8865)
(7967)
(7825)
大学(7569)
(7149)
(7091)
(7000)
科研(6833)
期刊
(19018)
经济(19018)
教育(17534)
研究(16973)
中国(14361)
学报(11525)
科学(9915)
(9859)
大学(8620)
学学(7825)
农业(6924)
技术(6688)
管理(6620)
(6486)
职业(4856)
(3913)
金融(3913)
财经(3830)
(3726)
(3626)
(3315)
业大(3246)
技术教育(3081)
职业技术(3081)
职业技术教育(3081)
(3061)
论坛(3061)
农业大学(2686)
图书(2637)
资源(2561)
共检索到84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有效性已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效教学亦成为教师追逐的行为活动。但有效教学是双刃剑,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异化的风险。或因伦理缺失,或因伦理缺陷,有效教学易异化为知识主义教学、灌输主义教学和技术主义教学这三种形态。缺乏道德制约、以共性平等为目标、以机会平等为取向、以整体平等为对象的平等原则存在伦理缺陷,会导致有效教学的异化。加强教师师德修养,以个性平等、人格平等和个体平等为伦理取向,才能约束有效教学的异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凌鹏飞  陈佑清  
在现实当中,教学决策存在一定的伦理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利化、偏狭化的教学决策取向;过分随意和专断的教学决策方式;伦理向度被遮蔽的教学决策过程。事实上,对教学决策的认识与把握理应摆脱技术主义的陷阱而观照其伦理品性,其意义在于促进教学决策的合理有效,规避教学伦理失范的产生,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学决策伦理品性的生成需要教师的专业道德信念与道德思维能力、完备的教学伦理条件与积极的教学心理环境。基于以上分析,要实现教学决策伦理品性的生成,可以将提高教师专业道德素养以及着力于改善教学决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友兵  
近年来研究生师生关系极端恶化案例屡见报端,在现实和舆论上产生了极大危害。近期两起研究生自杀事件呈现出研究生被导师"奴役"致死的文明悖论,研究生师生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基于黑格尔"主奴关系"的理论视角,结合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转型期特征,分析表明研究生师生关系绝非主奴关系,但于特殊境况中存在异化为主奴关系的可能。缘于不对称的共生关系之抽象本质与混合师徒制、老板—员工制的导师责任制之具体本质,研究生师生关系在伦理、经济、话语等方面表现出权力严重不对称的异化困境。超越异化困境是合理化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其在伦理维度上需要师生双方注重三个方面的努力:超越"自然性"以形成独立人格并彰显各自德性;超越"个体性"以觉醒共体精神并促进教学相长;既重"情"又重"理"而实现合情合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杨晶  
在力争与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专业化职业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性基础,但在目标、内容与实施方面缺少伦理性思考,其症结在于目标绩效导向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和存在偏见的社会认知。为实现伦理层面的案例教学,要对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机构进行基于合作与开放的文化革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伦理是国外教学研究领域新近崛起的研究主题,先后历经了概念上的"清思"、领域上的"拓荒"、发展上的"多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教学研究的拓展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远青  
《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违背婚姻伦理,进行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小说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异化的伦理对人们行为的消极影响。以婚姻伦理为切入点,分析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出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的伦理异化,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个人享乐对于人性的摧残,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冲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中之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强现代消费伦理研究。要从道德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统一中评价把握节约的内涵;在资源节约与拉动内需的互动中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应中  
责任伦理以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对社会现实独特的把握方式,为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操作范式。高等教育投入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除了受制于经济基础外,它在宏观上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与社会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洇渗着的责任伦理问题非常突出。面对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等教育各投入主体要成为利益和义务共同体,有必要把各自的伦理责任置于责任伦理视野下加以厘清和明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庆华  
伦理性是有效教学的固有属性,越是追求有效性的教学,越有必要凸现其伦理性。缺乏伦理规范的有效教学,越是有效,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就越大,伦理性已成为有效教学中急需关注的问题。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平等尊重原则是保证有效教学符合伦理规范的伦理原则,两者共同规约着有效教学的伦理行为。有效教学的伦理实践要求是要构建有效教学的伦理关系,规范有效教学的伦理行为,进行有效教学的伦理反思。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慧  卢佳  赫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了多维关联。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当下境况进行分析,依据伦理失范的判定方法,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失范的典型表现,分析产生原因,从教育治理角度提出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信军  吴琼琼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具有情境觉悟性、观点特异性、反应直觉性和发展层次性等特点。伦理维度的教学反思、不断丰富的教学伦理样例是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生成且保持活性的内在基础,教学自由和积极的教学伦理氛围则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社会支持,频繁体验的道德情感是其得以启动、维护并转化为实践智慧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适度发展与其道德行为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行为技能相匹配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年  李怀龙  李晓岩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富媒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使之附有伦理愿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然而在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缺乏对网络教育中的伦理现象、行为和过程等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教育伦理概念并指出网络教育伦理的研究意义;然后,对网络教育伦理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和辨析;最后,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与网络教育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划分出网络教育伦理研究的三个层次以及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教育伦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关键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可谓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规范伦理思路却陷入贫弱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伦理"就低不就高"的理论假设高估了人的本性。相比之下,儒家力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体悟规范。当前教学伦理研究的路向客观上需要转换为,以德性伦理为价值确证的目的论前提,而将规范伦理下降至方法论层面。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规范伦理困境,进而从根本上拯救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