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7)
2023(4932)
2022(3988)
2021(3436)
2020(2753)
2019(6290)
2018(6205)
2017(12513)
2016(6185)
2015(6615)
2014(6827)
2013(7024)
2012(7085)
2011(6900)
2010(7587)
2009(7778)
2008(6550)
2007(5849)
2006(5563)
2005(5288)
作者
(18810)
(15930)
(15918)
(15224)
(10303)
(7462)
(7086)
(6068)
(6037)
(5769)
(5731)
(5254)
(5188)
(5146)
(5052)
(5018)
(4637)
(4546)
(4505)
(4222)
(3998)
(3872)
(3785)
(3726)
(3631)
(3586)
(3348)
(3331)
(3113)
(3031)
学科
(56173)
经济(56140)
管理(17823)
方法(16015)
地方(14684)
(13541)
数学(13429)
数学方法(13358)
地方经济(11642)
(11540)
企业(11540)
中国(10105)
(9617)
业经(9277)
(7528)
金融(7528)
(7433)
经济学(7033)
(6794)
理论(6684)
(6647)
(6109)
环境(5954)
(5904)
(5861)
银行(5860)
(5741)
(5472)
(5434)
产业(5330)
机构
大学(106325)
学院(105386)
(58799)
经济(57839)
研究(39963)
管理(37613)
理学(31896)
理学院(31559)
管理学(31170)
管理学院(30974)
中国(30220)
(25165)
(21540)
经济学(20622)
科学(20313)
财经(20025)
(19674)
经济学院(18155)
(18065)
研究所(17577)
中心(16444)
(15456)
财经大学(14792)
北京(13864)
(13638)
(13480)
师范(13417)
社会(12196)
(12111)
科学院(12048)
基金
项目(60565)
科学(48431)
研究(45867)
基金(45186)
(38188)
国家(37877)
社会(32969)
科学基金(32618)
社会科(31319)
社会科学(31311)
基金项目(22777)
(22236)
教育(20292)
资助(18913)
(18173)
自然(17968)
自然科(17517)
自然科学(17513)
自然科学基金(17208)
编号(17183)
成果(14689)
国家社会(14552)
(14432)
(13914)
重点(13784)
(13705)
经济(13595)
教育部(12649)
发展(12513)
课题(12427)
期刊
(74338)
经济(74338)
研究(38638)
(18950)
中国(18632)
管理(16277)
经济研究(13359)
科学(12843)
学报(12769)
财经(11874)
(11327)
金融(11327)
(11203)
大学(10581)
(10507)
学学(10194)
问题(9459)
技术(9339)
业经(8706)
教育(7679)
技术经济(7343)
农业(7313)
(6826)
世界(6752)
统计(6312)
经济学(6179)
经济问题(6130)
国际(6070)
经济管理(5509)
商业(5399)
共检索到16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焕金  
当一个国家的微观经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时,会显现出宏观经济景气度的低落,促使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这个政策又很容易滋生起投机行为,从而陷入"投机←→价格"交互共振状态,最终因泡沫破裂而导致危机的爆发。美国"次级房贷"从有效供给转变为无效供给,最终引起金融危机,是教训。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需求不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美国经济危机是其新长波运行到顶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现的一次调整,美国经济由此将步入缓慢增长的动荡时期。为满足长波扩张对巨额货币供给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体系进行了以金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重构,由此支撑了美国经济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并极大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但随着长波的演进,不仅内部的扩张动力逐渐衰竭,而且外部的相对竞争力也在快速下降,实体经济对新增货币的吸纳能力减弱,由此金融创新深化所创造的巨大货币供给就只能转向"次贷"和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向国成  曾祥炎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至今,经济危机理论林立,但并没有形成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都能进行合理解释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文章主张"回到马克思",在其建立的"分工—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生产与消费失衡"的逻辑链条上,结合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宏观影响,对各种经济危机给出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诠释。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使生产与消费在时间、空间、主体上的脱节与失衡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对抗性的分配制度(财产权)如何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从而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文认为在分工高度发展,进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演化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瑾  张丹俊  
两个世纪以来,经济周期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为经济监测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概况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在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基础上,引入新的监测指标、发现新时期的影响因素、改进了理论模型与实证方法;二是应用层面,学者们试图运用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对近年来出现的全球热点与危机进行动态的、系统的解释,包括用RBC、VAR、DSGE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重点解释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传导、冲击与解决方案等。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已由一国的波动扩展到国家之间的协动,全球范围内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前后轮危机之前的关联性也更加紧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来认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关于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阐明了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既是从生产关系两重性关系的角度对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和怎样会导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分析,也是从生产关系特殊的角度强调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昆仑  
经济危机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姓"市",即在人类历史上只要一个社会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它就不可避免地、或早或晚地出现经济危机。对经济危机要辩证地、正确地认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与正效应,它既是"魔鬼"也是"天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健康  
在美国的政治现实中存在着"制衡失灵"现象,即单一政党长时间地同时控制着总统和国会。遵从理性选择范式,本文构建了一个制衡失灵下的政治经济周期模型,并推论的得出了一种政治经济危机理论假说。模型表明,在制衡失灵的情况下,在共和党一党支配时期,经济中的产出和就业波动较大,且持续的强硬的反通货膨胀措施可能使经济陷入萧条。在民主党一党支配时,产出和就业波动不大,但必要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会被搁置或拖延。并且发现,美国政治上的制衡失灵是导致美国历次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经验验证中,历史数据很有力地支持了模型的推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沅  朱隽  
韩国经济危机研究王沅朱隽1997年以来,亚洲地区不断发生金融动荡,影响波及全球。近期韩国又发生经济与金融动荡。此次韩国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由韩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本文将探讨韩国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希腊人奥纳西斯出身贫苦,为了谋生,他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寻生路。为了果腹,他做过多种杂工,后来又做过小商贩,经营过诸如烟草一类的小生意。生活的艰辛使他历尽磨难,但同时,丰富、复杂的社会磨炼也使得奥纳西斯大受裨益,练就了他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断事物发展趋势的锐利眼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纲  
经济危机是一个反复出现的现象,其本身是一个市场问题,一个市场失败的问题。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是相对计划经济而言它是"最优、最大、最好"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完全依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烫平经济的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宏伟  
文章扩展了马克思增长理论,讨论了两大部类不均衡的可能。过度消费保证两大部类的均衡实现,扭转第二部类长期不均衡的状态,提高可获得利润率的水平,减缓利润率下降的程度,从而延缓危机来临的时间,但并不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实质上,过度消费并没有解决过剩产品,而是以消费债务的形式对生产过剩进行积累,过度消费程度反映生产相对过剩的积累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文光  刘海梅  冀丽  鲍雨佳  
愈演愈烈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全球FDI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国FDI已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但经济危机也为中国提高外资质量、调整外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带来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经济危机对中国FDI增长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推进FDI法律法规科学化、FDI区域分布合理化、FDI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保持并增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墨西哥前总统德拉·马德里·乌尔塔多来沪参加国际行动理事会之际,应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仲礼的邀请,于5月12日在锦江小礼堂作了题为“墨西哥经济改革的经验”的讲演,并回答了中国学者的提问。除本院学者外,复旦、华师大、交大、财大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专家也参加了会议。张仲礼院长主持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老资格外交家黄华也出席了讲演会。张仲礼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德拉·马德里前总统令人敬佩的经历,并说我们国家也在进行改革,我们必定能从他的报告中学到不少经验,然后,德拉·马德里前总统作了如下讲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国  
马克思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如果能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说,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宏观经济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则经济可维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政府预防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长效机制应该在这个思路基础上展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江  
长期以来经济危机被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规律的外部表现,必然导致制度走向崩溃,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部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外壳炸毁"和"私有制丧钟敲响"论述,但是马克思在该部分写作时并没有明确提及"危机"。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对经济危机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经济危机持有制度性诅咒的认知,并抱以促进制度革命的过分期望。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能力日渐成熟,马克思改变了对经济危机内生性的单一认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必然消逝的危机消极性作用基础上,增加了危机作为资源重配和恢复正常利润率的必要强制手段新见解,同时指出系统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