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9)
2023(5113)
2022(4439)
2021(4270)
2020(3866)
2019(8974)
2018(8954)
2017(18357)
2016(9814)
2015(11144)
2014(11143)
2013(10827)
2012(9610)
2011(8479)
2010(8921)
2009(8337)
2008(8176)
2007(7297)
2006(6269)
2005(5673)
作者
(26471)
(21953)
(21942)
(20876)
(14219)
(10478)
(10087)
(8484)
(8372)
(7958)
(7600)
(7380)
(7045)
(6911)
(6870)
(6818)
(6616)
(6474)
(6241)
(6200)
(5645)
(5284)
(5263)
(5100)
(4988)
(4954)
(4931)
(4790)
(4369)
(4294)
学科
(38361)
经济(38315)
(35144)
管理(32096)
(30106)
企业(30106)
方法(24284)
数学(22429)
数学方法(21938)
(14965)
(12189)
财务(12161)
财务管理(12135)
企业财务(11684)
(11098)
保险(11007)
中国(10693)
(9398)
(9309)
银行(9308)
(8652)
(7836)
理论(7721)
(7583)
金融(7583)
业经(7192)
(6215)
贸易(6207)
(6052)
技术(5539)
机构
学院(134031)
大学(132363)
管理(56605)
(53628)
经济(52503)
理学(48600)
理学院(48208)
管理学(47060)
管理学院(46844)
研究(36802)
中国(35782)
(29520)
(26826)
财经(23004)
科学(21313)
(20970)
(19511)
中心(19111)
(17938)
(17811)
业大(17684)
财经大学(17518)
北京(17213)
经济学(16167)
(16054)
研究所(15916)
商学(15297)
商学院(15169)
(14916)
经济学院(14623)
基金
项目(87219)
科学(69279)
基金(64705)
研究(62086)
(55186)
国家(54778)
科学基金(48903)
社会(39421)
社会科(37435)
社会科学(37422)
(34224)
基金项目(33625)
自然(33514)
自然科(32807)
自然科学(32801)
自然科学基金(32226)
教育(30216)
资助(29080)
(28424)
编号(25213)
成果(19721)
(19530)
重点(19304)
(18232)
教育部(17333)
科研(17018)
课题(17005)
创新(16999)
人文(16968)
大学(16738)
期刊
(52806)
经济(52806)
研究(39625)
(24923)
中国(24797)
(22268)
金融(22268)
管理(20726)
学报(17010)
科学(16353)
(14980)
大学(13712)
学学(13145)
技术(13019)
教育(12010)
财经(11454)
农业(9647)
(9448)
统计(9134)
经济研究(8789)
财会(8282)
(8275)
业经(8016)
决策(7588)
技术经济(7157)
理论(6944)
会计(6366)
实践(6335)
(6335)
问题(6222)
共检索到196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勇  程志富  陈晶  
目前,国内企业在发行可转债时通常必须有资信良好的机构为其提供担保。为了研究担保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文章构造了担保情形下的转债模型。在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担保是如何对风险溢酬产生影响之后,进一步结合常见条款,系统分析在它们的综合作用下可转债价值的变动规律。最后,选取三只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可转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债风险溢酬同时与其本息面额和期限有关,担保在转债价值的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敖慧  
信用担保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是担保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时间较短,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尤其是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在实务中仍主要依赖定性分析,科学合理地评价信用担保风险对于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担保业意义深远。风险价值(Valueat Risk,VaR)模型是一种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庆田  
对农村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农村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基础,因此,农村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建立能够贯穿整个担保项目始终的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体系。而选用能兼顾事前风险预测和事后风险监控的VaR模型和Z′评分模型作为农企信用担保机构定量风险管理的手段,可以有效实现其风险管理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立军  
担保费用在某种角度上可以看成是信用担保机构的一种风险补偿。作为一种资金来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担保业务的安全性,对于信用担保机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结合国内学者已有论述的基础上,完善了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风险定价方法,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了与国内现行担保费率基本吻合的费率。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给国内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定价提供一定的借鉴,以促进信用担保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卞玥杰  
信用担保机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的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评估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以及如何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是摆在监管层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通过对全国39家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我们发现,民营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普遍较低,资本金越大则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越高,担保余额越小则信用级别越低等特点。为了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担保机构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关的政府要加强监管,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红  陈坚  王宗润  杨怀东  
目前的信用担保定价模型都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宏观经济对模型的影响。本文采用风险度量的方法对信用担保进行定价,通过衡量宏观经济的波动对信用转移矩阵的影响,来构造一个动态信用担保定价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靖贵  杨善朝  冯霞  
本文基于鞅方法的定价理论,在全面考虑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公司不具稳定性的信用风险以及转股时股市受到稀释作用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后,给出可转换债券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价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对南京水运公司可转换债券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定价公式的数值与实际市场可转债的价格波动情况吻合相当好,能反映出良好的预测效果.因此该可转债定价结果将有助于发行公司、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更准确的了解可转债的定价机制,而发行公司、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对可转债定价机制的熟悉将有助于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起一种成熟稳健的避险工具,从而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一方面,文章从金融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理论,并提出应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外部协作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外部分散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建立基于担保投资理论的风险内部分散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内部分散目标。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翁建兴  罗建华  
在现有文献研究和对信用担保企业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能力测量量表,并以此检验了所构建的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信用担保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划分为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市场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综合风险控制能力四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属性及企业资本规模对其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商业性属性、资本规模与其风险控制能力具有正向相关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目前,我国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是静态监管,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保险业监管提出的挑战。为此,本文在介绍了KMV模型后,利用KMV模型对我国已上市的保险公司的风险进行了度量,旨在探讨在未来时机成熟时保险监管中引入KMV模型,利用KMV模型良好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的可能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蕾  
抵押、担保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缓释技术,通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影响机制发挥缓解信用风险的功能。本文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模型入手,探讨抵押、担保对这两个银行信用风险因子的影响模型,以期达到充分发挥抵押、担保信用风险缓释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网络贷款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资产和风险的高效配置。网络贷款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担保机制在网络贷款中的运用,但同时贷款信用风险也迅速在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互相传导。本文从网络贷款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匹配角度入手,系统性地建立了担保机制下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传导模型,并深入讨论了其内在机理,即双方存在信用风险传导效应和阻滞效应,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在建立的微分动力系统方程演进过程中达到均衡配置。明确网络贷款作为信息中介的边界和义务,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加快培育成熟的网络贷款市场有助于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茜  李立平  董哲  
近几年债券信用风险有从中小公司向大公司蔓延趋势。本文采用KMV模型,选取大公司作为样本,分为低债券信用风险组、高债券信用风险组16家公司来研究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4两年,选取无风险利率、总资产及增长率、股权价值及变化率、0.5的违约点等为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违约距离。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组别分析,还是从单个公司分析KMV模型均有良好的风险预测功能。鉴于风险频发,政策上应提前预测债券信用风险,打破对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传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志明  陈丹彤  
企业债券因高收益特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投资标的,然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导致债券违约。目前债券投资决策的诸多分析忽视了信用风险,少数考虑的只是将其简单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发现: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违约率对债券投资比例的影响远远大于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投资组合决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风险因素而非利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