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1)
2023(9676)
2022(8274)
2021(7664)
2020(6945)
2019(15902)
2018(15552)
2017(30972)
2016(16975)
2015(19005)
2014(19254)
2013(19267)
2012(18203)
2011(16487)
2010(16565)
2009(15739)
2008(16073)
2007(14712)
2006(12539)
2005(11506)
作者
(52193)
(43687)
(43560)
(41657)
(27966)
(21268)
(20021)
(17066)
(16442)
(15695)
(15000)
(14767)
(13984)
(13966)
(13874)
(13838)
(13551)
(13042)
(12850)
(12646)
(11041)
(10958)
(10673)
(10066)
(10048)
(9838)
(9822)
(9630)
(9005)
(8809)
学科
(69926)
经济(69839)
(51902)
管理(48740)
(41458)
企业(41458)
方法(37416)
数学(33672)
数学方法(33368)
(22187)
中国(18640)
(17591)
(16317)
(16035)
(15429)
财务(15409)
财务管理(15368)
企业财务(14763)
(13596)
银行(13555)
业经(13043)
(12839)
贸易(12837)
(12788)
(12681)
金融(12679)
(12496)
农业(11541)
地方(11353)
(11117)
机构
大学(253460)
学院(249271)
(102700)
经济(100515)
管理(94122)
研究(85550)
理学(80691)
理学院(79762)
管理学(78281)
管理学院(77812)
中国(68260)
科学(53988)
(53493)
(51180)
(48969)
(45509)
研究所(41332)
财经(40721)
业大(40232)
中心(39862)
农业(39179)
(37648)
(37122)
北京(33761)
经济学(32394)
财经大学(30721)
(30193)
(29884)
(29848)
经济学院(29507)
基金
项目(164135)
科学(128108)
基金(121232)
研究(112868)
(107993)
国家(107134)
科学基金(90244)
社会(71617)
社会科(67870)
社会科学(67847)
基金项目(63861)
(62649)
自然(61255)
自然科(59883)
自然科学(59855)
自然科学基金(58871)
(54221)
教育(52232)
资助(51780)
编号(43944)
(37431)
重点(37394)
成果(36237)
(33656)
(33301)
科研(32892)
计划(31800)
教育部(31671)
创新(31327)
大学(30619)
期刊
(107283)
经济(107283)
研究(73237)
中国(47324)
学报(46011)
(43275)
(41965)
科学(39817)
大学(33818)
管理(32767)
学学(32263)
(29832)
金融(29832)
农业(28456)
财经(20956)
教育(20256)
技术(18944)
(17767)
经济研究(17671)
业经(16114)
(15719)
问题(14506)
(13288)
统计(12557)
技术经济(12539)
理论(12539)
(11974)
财会(11677)
业大(11361)
实践(11290)
共检索到368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琪  唐万生  
流动性风险和企业控制权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股东投资于股票的意愿,进而影响着股票的价格。本文采用Pratt-Arrow对风险溢酬的度量方法,分析了有投票权和无投票权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溢酬。分析表明,这两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溢酬由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预期消费流量的方差以及股票变现的概率等因素决定。最后,本文对这两种股票的价格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驱动这两种股票间价格差别的主要动因在于流动性与企业控制权的共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云华  
本文以股东之间的投票权存在差异性为基础,分析了投票权在股东之间的转移、累积投票制对股东投票权差异的平衡及特殊股份投票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股东之间投票权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控制权和股东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峰  
观察股东的投票权是否完备,不仅要从总体上看它是否具备“用手投票”或“用脚投 票”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两权是否同时具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荣  车彦军  
从高校和学生的一系列纠纷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位授予标准模糊、学位授权审核不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审核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学位授予决议程序违反行政法原则,缺乏对学位申请人的救济制度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予颁发博士学位"(1)一案入手,着重讨论高校学位审核授予程序中学位授予的投票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曲秋颖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布雷顿森林机构制度设计的诸多弊端,凸显了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G20取代G8也为改革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基础。世界银行改革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3.13%的投票权,折射出世界经济版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使中国坐上了世行的第三把交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总体而言,改革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但仍需深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飞  
合作金融组织不仅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而且是一个培养民主精神和民主技巧的宪政载体。而合作金融组织的民主机制集中体现在社员享有的投票权上。社员投票权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社员享有投票权的数量、行使投票权的机构和方式。现代合作金融组织在坚持一人一票的基础上,为积极参与合作社交易或者作出贡献的社员提供附加表决权。另外,社员大会成为社员行使投票权的首要选择,并可以社员大会分别召开或者引入电子投票作为有益的补充。同时,社员通过代理方式行使投票权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丽英  
投票权征集制度被美国学界公认为公司控制市场的利器及以市场力量达成公司治理之目的最为有效的法律途经之一,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均已建立投票权征集制度,而在大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投票权征集立法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文章认为,我国投票权征集立法的宗旨应为:鼓励、支持中小股东为保障自身权益发起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大股东)的投票权征集行为,并在立法上向其适度倾斜,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股东大会功能的发挥;并根据立法宗旨,提出了完善我国的投票权征集立法的具体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的意志完全主导了股东大会,而小股东意志对公司决策变得毫无意义,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大股东通过掠夺小股东利益的方式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那么投票权如何配置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呢?本文以200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赋予外部股东超额投票权的分类表决制为研究背景,发现分类表决制可以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尤其是基金持股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分类表决制可以解决财务学中的"再融资之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现有股权结构下如何更为合理地配置股东权利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舒婷  
公司章程规定事项的范围渐渐扩大,使得公司章程对公司治理做出合乎个案的安排,从而保证公司治理的针对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确保公司的有效运行。通过对累积投票制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是章程规定事项的扩张,使得公司治理在更大范围内享有自主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累积投票制以及减损累积投票制的相关制度设计,都可以在章程中有所体现。因此,通过对章规规定事项的取舍和选择,可以实现具体情境下的公司治理目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梅  
我国大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非常普遍 ,究其根源 ,上市公司中的一股独大、《公司法》对表决权的规定简单、现有表决权存在缺陷、中小股东法律意识淡漠是主要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公司法》上明确赋予小股东一定的权利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 ,在法律上推行强制性累积投票权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天阳  谭玉  
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折射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不公平的份额与投票权制度是其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只有实质性地改革其份额与投票权制度,才能恢复其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IMF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筹资渠道,同时扩大筹资渠道,完善基本投票权制度,改革加权投票机制,修改份额公式,避免IMF被边缘化的危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军  
借鉴投票权代理及交易理论,将股改博弈划分为流通股东内部博弈和流通与非流通股东之间博弈两个阶段,分别考察机构投资者行使投票权对流通股东的股改收益预期、股改方案满意度及股改总收益三个方面的影响,借此判断机构投资者在股改中是维护还是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研究表明:一方面,参与股改的流通股东普遍相信机构投资者能够维护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与非流通股东的股改博弈中,机构投资者也确实起到了维护流通股东利益的积极作用。结论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改事件中,机构投资者的投票权控制有利于流通股东的利益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基于深交所的一个自然试验,本文考察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程度的提升是否影响公司盈余行为,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小股东参与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何种角色?对公司而言,中小股东参与扮演了外部监督角色?还是给管理层带来压力而扭曲了公司行为?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参与度高的公司更倾向操纵盈余。我们利用滞后变量回归、PSM以及IV回归控制内生性,结论不变;进一步,当企业存在融资或内部交易需求、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投资者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时,公司更有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来迎合中小股东。本文研究结论具有明晰的政策含义,即在赋予中小投资者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股权结构设计和控制权安排是协调股东与经理人代理冲突的基础性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同股不同权"构架的核心是通过投票权重配置向创业团队倾斜,实现创业团队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从短期雇佣合约到长期合伙合约的转化。上述构架由于顺应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创新导向的企业权威重新配置的内在要求,而受到诸多高科技企业青睐。"一股一票"并非对投资者利益最好的保护,"同股不同权"也并非对投资者利益最不好的保护,投资者自愿购买"同股不同权"构架股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股东处于公司治理权威地位的"股东中心主义"。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设计中,应遵循资金投入要求、日落条款设置及股东权威性不变等设计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