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1)
- 2023(17856)
- 2022(15263)
- 2021(14114)
- 2020(11722)
- 2019(26686)
- 2018(26840)
- 2017(51141)
- 2016(27496)
- 2015(31188)
- 2014(31324)
- 2013(31284)
- 2012(29435)
- 2011(27111)
- 2010(27478)
- 2009(25594)
- 2008(25156)
- 2007(22555)
- 2006(20559)
- 2005(18886)
- 学科
- 济(132424)
- 经济(132300)
- 管理(80379)
- 业(75546)
- 企(60841)
- 企业(60841)
- 方法(50871)
- 数学(43115)
- 数学方法(42720)
- 中国(37030)
- 农(32717)
- 地方(31828)
- 业经(28163)
- 贸(27885)
- 贸易(27866)
- 学(27241)
- 易(26953)
- 财(26941)
- 制(23539)
- 农业(22065)
- 技术(21858)
- 银(20675)
- 银行(20629)
- 融(20213)
- 金融(20210)
- 理论(20116)
- 行(19943)
- 环境(19844)
- 和(19077)
- 地方经济(18050)
- 机构
- 大学(416489)
- 学院(413722)
- 济(176470)
- 经济(172738)
- 管理(157745)
- 研究(146486)
- 理学(134635)
- 理学院(133033)
- 管理学(130965)
- 管理学院(130197)
- 中国(109773)
- 京(90046)
- 科学(87966)
- 财(80513)
- 所(74992)
- 研究所(67574)
- 中心(63941)
- 财经(63721)
- 农(63627)
- 江(62261)
- 北京(57993)
- 经(57663)
- 业大(57387)
- 范(57217)
- 师范(56748)
- 经济学(53976)
- 院(52653)
- 州(50630)
- 农业(49388)
- 经济学院(48339)
- 基金
- 项目(266502)
- 科学(209239)
- 研究(198234)
- 基金(191884)
- 家(166404)
- 国家(164996)
- 科学基金(140533)
- 社会(125826)
- 社会科(119275)
- 社会科学(119246)
- 省(103477)
- 基金项目(101162)
- 教育(90535)
- 自然(88524)
- 划(87129)
- 自然科(86370)
- 自然科学(86353)
- 自然科学基金(84797)
- 编号(80798)
- 资助(78908)
- 成果(66993)
- 发(60701)
- 重点(60106)
- 部(59285)
- 课题(56659)
- 创(55105)
- 国家社会(51639)
- 创新(51512)
- 教育部(50878)
- 人文(49788)
- 期刊
- 济(206298)
- 经济(206298)
- 研究(133576)
- 中国(82952)
- 学报(63016)
- 管理(60797)
- 科学(58661)
- 财(58405)
- 农(58385)
- 教育(49035)
- 大学(47713)
- 学学(44592)
- 农业(40701)
- 融(39592)
- 金融(39592)
- 技术(37890)
- 经济研究(33536)
- 财经(32671)
- 业经(32405)
- 经(28113)
- 问题(27671)
- 贸(24616)
- 技术经济(22572)
- 图书(22282)
- 国际(21435)
- 业(20573)
- 理论(20324)
- 科技(19749)
- 商业(19535)
- 现代(19282)
共检索到63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英
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技术知识载体的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技术进步效应。文章通过建立数量经济模型、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确定有形贸易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间的数量关系:二者高度相关,进口贸易每增加1%,区域技术进步率提高2 7678个百分点;出口贸易每增加1%,技术进步率提高4 2433个百分点;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远大于进口贸易。这对于像我们这样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与措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新宇 王贤彬
文章通过方差分解和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技术进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引入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投入、研发能力、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是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也应减少地方政府干预,打破地区条块分割。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条件趋同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海燕 李秀敏
文章基于引致技术进步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实证模拟了我国财政科教支出规模和比例变化对八大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增加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研发支出规模可以提高这些地区的物质资本效率和经济增长,但不利于提高其人力资本效率和部分非受援区域经济增长;增加这些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对八大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控制东北或中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财政研发支出比例可以持续地促进八大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同时提高两地区财政研发支出比例的政策效果更好。财政科教支出的政策效果会随时间变化,需要适时调整财政科教资金支出的规模、比例和地区选择,才能使中国走上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英 张晖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这是导致当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定量分析后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沿海区域技术进步高度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技术的进步。这对于今后制定引资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英,叶依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洪友 郑法川 贾莎
采用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人均GDP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差值作为区域经济差距指标,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观察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状况。从核密度图可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收敛的态势;通过随机前沿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利用1998-2009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前沿技术进步能够显著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其中对于东部地区的效果较为显著,技术效率则能够扩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含义是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是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支持;对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德权 刘晓星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曲振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张红霞教授撰写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从对外贸易差异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为判断我国不同地区外贸发展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发展走向和今后外贸发展的着力点提供决策参考。该书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详实、研究方法全面且细致,是一部探索外贸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佳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凤阁 梁珈源 汪晓梅 张德华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PCA模型、GML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支持技术进步,间接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长期中介效应占比高于短期;数字金融对邻近区域技术进步具有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对邻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期影响为促进效应,而长期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坚持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加强数字金融服务对技术进步的支持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髙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入手,运用相关理论,指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矛盾,努力探寻二者相统一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航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经济也由此得了到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诸多区位优势,改革开放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改革开放程度较低。因而在市场配置下,大批生产要素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促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三毛 温治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