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
- 2023(1420)
- 2022(1138)
- 2021(1174)
- 2020(881)
- 2019(2131)
- 2018(2083)
- 2017(4012)
- 2016(2334)
- 2015(2684)
- 2014(2504)
- 2013(2748)
- 2012(2602)
- 2011(2564)
- 2010(2641)
- 2009(2202)
- 2008(2114)
- 2007(1914)
- 2006(1755)
- 2005(1660)
- 学科
- 济(8167)
- 经济(8158)
- 管理(5137)
- 方法(4278)
- 数学(3910)
- 数学方法(3865)
- 业(3027)
- 中国(2851)
- 企(2365)
- 企业(2365)
- 制(2292)
- 银(2153)
- 银行(2151)
- 行(2096)
- 融(2034)
- 金融(2034)
- 财(2006)
- 理论(1896)
- 农(1815)
- 学(1606)
- 业经(1553)
- 地方(1533)
- 教育(1446)
- 人事(1432)
- 人事管理(1432)
- 度(1429)
- 制度(1428)
- 策(1345)
- 工作(1328)
- 贸(1217)
- 机构
- 大学(27978)
- 学院(26536)
- 济(12359)
- 经济(12027)
- 中国(11305)
- 研究(10633)
- 管理(9131)
- 财(7451)
- 理学(7217)
- 理学院(7118)
- 管理学(6917)
- 管理学院(6875)
- 京(6113)
- 中心(5670)
- 银(5625)
- 科学(5547)
- 银行(5490)
- 所(5481)
- 融(5226)
- 金融(5180)
- 人民(5138)
- 行(5038)
- 江(5006)
- 财经(4906)
- 研究所(4833)
- 经(4558)
- 国人(4473)
- 中国人(4436)
- 中国人民(4394)
- 经济学(4318)
共检索到5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正>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国际金融治理及金融机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后境内外币定价逻辑、计息规则及付息方式等相较改革前有较大转变,对外币业务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人民银行积极应对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探索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路径。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外币业务市场优势和影响力,稳步推进境内外币基准利率改革,确保新旧基准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减少基准利率转换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哲华
现阶段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的利弊许哲华根据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取消任何形式的境内外币计价结算。本文拟从外币计价结算产生的背景和作用,分析现阶段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的利弊,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玉龙
长期以来,境内外币货币市场以同业拆借为主,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伴随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节奏加快,为满足投资者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于2019年启动了外币回购业务。四年来,境内外币回购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文章分析境内外币回购业务发展趋势,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业务本身和外部环境两个视角对该业务后续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发展与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永刚 熊志刚 陈玥
现阶段我国的外币清算系统没有达到一国外币清算系统应有的职能要求。本文在对现存的关于外币清算系统的研究成果作梳理的基础上,基于成本—效率—风险分析框架,结合我国国情、及境外外币清算系统的构建经验,提出了重构我国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设想。
关键词:
外币清算 成本 效率 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瑭玮
今年2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出了境内外币同业存单;5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外币同业存单交易服务。外币同业存单的推出丰富了金融机构境内外币筹资渠道,有利于金融机构有效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筹集多币种外汇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比较与分析了中资银行参与境内外外币同业存单业务的特点,并对境内外币同业存单业务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霞 杨磊
本文从我国货币供给量计算公式和居民持有外币的效用函数出发推导建立了宏观经济变量与境内外币资金波动的动态决定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决定境内外币资金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国内信贷投放、外汇占款和人民币汇率,并通过实证检验建立了变量之间的ECM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变量与境内外币资金长期存在"弱平衡"关系,一方面,两者在宏观经济运行的某一阶段可能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牢固,在外界因素的冲击下将会持续偏离均衡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彬瑞 韦婵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军 曾令 梁建峰
目前境内外存在两个人民币远期市场。远期市场的作用之一是套期保值,境内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绩效孰优孰劣,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是否能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绩效是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比研究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并且通过稳健性分析,表明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优于境外NDF市场。
关键词:
套期保值 人民币远期 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汇率决定的微观模型基础上,根据境内外制度因素进行了修正,由此总结了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的可能原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具有自动收敛机制。境内外风险偏好的不同是汇率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因为两个市场的微观结构不同——境外交易主体多元化,而境内外汇交易实际以企业为主,其外汇需求弹性低,导致风险厌恶程度高。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差异的影响不对称。另外,人民银行干预的解释力度较低,境内外利率差异的影响不明显。本文建议多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多样化境内外汇交易参与者;强化人民币双向波动预期;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
关键词: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 风险偏好 资本项目开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时旭辉 王楚云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ARMAX-BEKK模型以及ARMAX-FIAPARCH-DCC模型,研究境内外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对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存在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利差因素对境内外人民币国债的收益率及其相关性均有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裴诚
本文首次系统地总结了CNY市场、CNH市场以及NDF市场三个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创新性地用AR-GARCH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三个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NY市场对CNH市场的价格有引导作用,CNY市场仍然具备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性;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价格前瞻性减弱,相反CNY市场和CNH市场的价格会对NDF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该进一步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与此同时,在境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因素,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海 刘增彬
本文将2005年7月以来的汇率时间序列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通过MGARCH-BEKK等计量模型全面、比较分析了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CNY、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CNH、NDF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三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影响力度是动态调整的,整体看当前NDF市场仍相对占定价主导、境内CNY市场定价能力在不断提高。在四个阶段中NDF一直是CNY的Granger原因,但在第四阶段,CNY已经开始通过CNH这个中间市场间接地对NDF市场产生影响。并且三者之间在不同阶段对另一方波动率冲击的波动溢出效应是不同的和动态变化的,特别是CNY、CNH市场不同程度存在对NDF市场的A...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孝建 菅映茜
本文研究了2008年-2010年期间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的以隔夜SHIBOR为标的的境外无本金交割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和境内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的联动效应,通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BEKK-GARCH(1,1)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发现:境内外市场之间无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仅3个月期境内外市场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其他期限均表现为境内对境外的单向波动溢出;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期限境内外利率互换报价基本保持同向变化,但关系不稳定;央行基准利率的调整事件对相关系数的变化方向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郑建明 范言慧
在开放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定价权的争夺是全球性的。本文选取不同期限的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组合,采用ECM和BEKK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定价权归属及其稳定性问题。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信息是从NDF市场流向国内远期市场,NDF市场在总体上享有定价权。基于BEKK的动态相关系数模型估计结果表明,NDF市场的定价权归属的稳定性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文章的政策建议是:过度的外汇管制会阻碍市场广度和市场深度的提高,导致市场定价权的缺失,为此需要实行适度管制,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