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1)
2023(12478)
2022(11128)
2021(10518)
2020(8835)
2019(20153)
2018(20066)
2017(38222)
2016(20652)
2015(23166)
2014(22832)
2013(22479)
2012(20140)
2011(18165)
2010(18014)
2009(16928)
2008(15830)
2007(13665)
2006(12000)
2005(10360)
作者
(59341)
(49033)
(48855)
(46353)
(31132)
(23470)
(22055)
(19323)
(18677)
(17392)
(16657)
(16552)
(15398)
(15238)
(15044)
(14909)
(14704)
(14560)
(13967)
(13891)
(12288)
(11976)
(11684)
(11214)
(11046)
(10929)
(10868)
(10721)
(9904)
(9721)
学科
(76760)
经济(76637)
管理(59191)
(54210)
(45801)
企业(45801)
方法(35688)
数学(30545)
数学方法(30148)
(21214)
中国(20104)
(19926)
(18345)
业经(17614)
地方(15568)
(15291)
理论(14348)
(14006)
贸易(13997)
农业(13940)
(13588)
(13132)
环境(13040)
技术(12377)
(12290)
财务(12220)
财务管理(12199)
企业财务(11513)
(11462)
银行(11420)
机构
大学(287748)
学院(286581)
管理(113642)
(107093)
经济(104545)
理学(98733)
理学院(97650)
管理学(95763)
管理学院(95259)
研究(93530)
中国(68345)
(61156)
科学(60728)
(49814)
(46823)
(46217)
业大(44835)
研究所(42826)
中心(42514)
(40877)
财经(40051)
(38473)
北京(38463)
师范(38009)
(36329)
农业(36291)
(34429)
(33659)
经济学(31353)
技术(30806)
基金
项目(201904)
科学(157211)
研究(147141)
基金(144946)
(126725)
国家(125702)
科学基金(107608)
社会(90157)
社会科(85204)
社会科学(85181)
(79465)
基金项目(77649)
自然(71436)
自然科(69728)
自然科学(69710)
自然科学基金(68424)
教育(67930)
(66870)
编号(60716)
资助(59286)
成果(48919)
重点(45062)
(43567)
(42326)
(41917)
课题(41693)
创新(39048)
科研(38680)
大学(38263)
项目编号(37559)
期刊
(117697)
经济(117697)
研究(82166)
中国(52548)
学报(47148)
科学(42958)
管理(42587)
(42134)
(36851)
大学(35248)
教育(33609)
学学(33116)
农业(29495)
技术(25831)
(21630)
金融(21630)
业经(20498)
财经(18662)
经济研究(18488)
图书(15989)
(15767)
问题(15044)
(14685)
科技(14494)
理论(14169)
(13350)
实践(13189)
(13189)
技术经济(12933)
现代(12781)
共检索到408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潇潇  黄弘  赵金龙  章翔  宋广恒  
有坡度下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的特性研究可以为溢油流淌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救援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该文通过点源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实验,观测了不同坡度下持续溢油流淌火的扩散和燃烧过程,并测量了扩散速率。根据实验中是否观察到稳定过程与收缩过程,将溢油流淌火的扩散过程随坡度的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扩散过程中重力、摩擦阻力与表面张力随角度的关系,对于玻璃表面上的正庚烷流淌火,3个阶段可以划分为坡度为0~3°时表面张力主导的扩散过程、坡度为4°~5°时摩擦阻力主导的扩散过程以及坡度大于5°时重力主导的扩散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岩  黄弘  黄丽达  李云涛  
城市燃气管网大多埋于地下,存在很多难以探测的微小泄漏,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隐患。该文面向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探测和评估的需求,针对土壤和大气中燃气扩散规律的不同,在OpenFOAM中对不同的控制方程分别进行求解,并通过地面的传质通量将土壤和大气中的扩散过程进行耦合。研究泄漏量对压强和浓度分布的影响、地面对流传质系数对浓度分布和地面传质通量的影响,计算泄漏燃气在城市街道峡谷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地面传质通量分布对街道峡谷中的甲烷浓度分布影响很小,为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的探测和评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嘉宁  李建中  大津岩夫  叶林  安田阳一  
 对3种斜坡(5.7°,19°和30°)的台阶式溢洪道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堰上相对临界水深yc/h≤2.5时,滑行水流、过渡水流和跌落水流消能率的大小不受堰上相对临界水深的限制,而只是相对坝高Hdam/yc和斜坡角度的函数,即随坡度变缓或相对坝高Hdam/yc增加,消能率增大;当坝坡相同坝高相等时,滑行水流、过渡水流和跌落水流之间的消能率差异很小,并且其消能率大小与台阶个数无关;此外,文中还给出了计算消能率的经验公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青森  戴凌全  任玉峰  汤正阳  戴会超  刘新波  吴倩  
为应对金沙江向家坝水库下游可能发生的船舶溢油等突发水污染事件,以向家坝水库下游宜宾江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等数据建立起宜宾江段二维溢油扩散模型,模拟向家坝水库典型出库流量下,坝下1 km处船舶发生20 t溢油事故后油膜的漂移路径和扩散面积。结果表明:(1)通航期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溢油抵达不同水域和通过不同位置的用时明显缩短,抵达普安水厂的用时在1.58~3.05 h之间,通过普安水厂的用时在0.28~0.78 h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3.45~8.62 h之间,通过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0.33~1.62 h之间;(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溢油的扩散面积呈递减趋势,平均厚度呈递增趋势,抵达普安水厂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141~0.224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351~0.491 mm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229~0.423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205~0.328 mm之间;(3)枯水期水域面积较小,溢油在向下游漂移扩散过程中易黏附在弯曲河道两岸的浅滩和湿地,当向家坝出库流量为1650 m~(3)/s时,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总面积最大为0.137 km~(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面积越来越小。研究成果可为向家坝下游宜宾江段突发性水污染溢油事故应急抢险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国怀  潘增弟  张昊飞  许鹏  
基于FVCOM数值模型,以宁波-舟山海域相关实测资料为支撑,选取环氧氯丙烷为典型溶解型危化品,模拟该海域突发溶解型危化品泄漏后的扩散行为。模拟结果表明,从不同事故等级来看,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危化品泄漏24 h后,环氧氯丙烷浓度基本扩散至安全浓度(0.02 mg/L)以下,重大事故泄漏24 h后仍存在较大(30~190 km2)超安全浓度污染水域;从不同扩散潮时来看,落潮时刻扩散快于涨潮时刻,落潮时刻扩散至安全浓度以下较涨潮时刻快2~6 h;从不同泄漏点来看,册子水道扩散快于镇海码头,其中在册子水道泄漏时,基本沿水道扩散,在镇海码头泄漏时,易在北仑区沿岸、北仑和大榭岛之间滞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义杰  
本文针对目前流行的技术溢出效应概念的局限性,指出溢出效应应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即应该等于要素的扩散与聚集的差。同时根据技术溢出与载体的不可分性,指出溢出效应不是单一形式的简单溢出,其表现形式包括人员形式、资本形式、文化形式三种不同形式的溢出,进而从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有  董中强  王谦  高俊红  杨小丽  
论述了温室坡面效应(到达前坡面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到达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的相对增加率)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应用坡面效应理论,以冷凉时段的平均赤纬和其最大坡面效应的80%为基准,给出了确定最佳坡度的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在纬度(φ)为30~45°N的地区,最佳平均坡度(α_0)可由式(α_0)=30°+3/5((?)—30°)求得.论述了温室坡面效应(到达前坡面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到达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的相对增加率)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应用坡面效应理论,以冷凉时段的平均赤纬和其最大坡面效应的80%为基准,给出了确定最佳坡度的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在纬度(?)为30~45°N的地区,最佳平均坡度(...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宇轩  刘畅  仇培云  龙增  钟茂华  
针对含坡度隧道火灾烟囱效应和阻塞效应对烟气扩散影响机理欠明确等问题,该文以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车辆阻塞下的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和车辆的阻塞状态,重点研究了气流速度、烟气温度竖直分布、烟气层分布和烟气蔓延时间等问题.结果表明通风方式和车辆阻塞效应均会使火灾区域的流场产生变化,进而对气流速度、烟气分布和烟气蔓延时间造成影响,此外该文建立了烟气蔓延速度模型,揭示了车辆阻塞条件下含坡度隧道的火灾烟气特性和运移扩散规律,可为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和人员疏散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挺  王玲玲  张友静  邵蔚  佘远见  
研究目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利用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实验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探索提高土地资源数量及质量信息挖掘的广度、深度、自动化程度与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土资源行业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研究方法:在光谱和纹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坡度空间谱和对象空间关系构建决策规则的方法;通过对DEM数据的学习,可以得到对象的高程、坡度和坡度空间谱;通过空间方位、距离和拓扑关系,可以分析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将学习所得的规则加入到土地利用分类的规则集中。研究结果:相对于完全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分类方法,本方法使分类总精度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瑄  赵茜  
坡面侵蚀影响因素众多,为研究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的降雨影响因子。选择坡度为5°,10°,15°野外径流小区,观测雨强、径流量、降雨过程,接取沙样。利用SPSS分析统计软件,对降雨量P(X1)、平均雨强I(X2)、瞬时最大雨强IMAX(X3)、最大10min雨强I10(X4)、最大30 min雨强I30(X5)、降雨动能E(X6)、最大30min雨强与降雨动能的乘积EI30(X7)、降雨量与平均雨强的乘积PI(X8)、降雨量与最大瞬时雨强的乘积PIMAX(X9)、降雨量与最大10min雨强的乘积PI10(X10)、降雨动能与最大10min雨强的乘积EI10(X11)、降雨量与最大30min雨强的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艳秋  成雪莹  王芳  
农业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减排的重要途经,如何通过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带动全国整体农业减排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2009-2017年省域数据,分别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和潜力两方面测度农业技术进步,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区域溢出的影响和技术溢出的可能渠道。结论显示,“同群效应”引起各省份农业碳减排的直接互动;“学习效应”和“涓滴效应”带来区域间农业技术扩散,引起农业碳减排的间接互动;农业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更可能在农业经济发展相近的地区间发生。最后,从制定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增强农业技术溢出、加强地区经济联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科学引导区域间农业技术溢出、实现农业合作减排奠定基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艳秋  成雪莹  王芳  
农业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减排的重要途经,如何通过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带动全国整体农业减排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2009-2017年省域数据,分别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和潜力两方面测度农业技术进步,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区域溢出的影响和技术溢出的可能渠道。结论显示,“同群效应”引起各省份农业碳减排的直接互动;“学习效应”和“涓滴效应”带来区域间农业技术扩散,引起农业碳减排的间接互动;农业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更可能在农业经济发展相近的地区间发生。最后,从制定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增强农业技术溢出、加强地区经济联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科学引导区域间农业技术溢出、实现农业合作减排奠定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巍伟   刘跃   李永健   蒋杰  
迷宫密封作为转轴密封的主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离心式压缩机、航空发动机和膨胀透平机等旋转机械。为提高迷宫密封的密封性能和满足现代旋转机械需求,需要从多角度开展迷宫密封的结构优化研究。该文基于FLUENT软件进行迷宫密封流场仿真,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分析了迷宫密封几何参数及齿形结构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占空比、深宽比2种参数定义,通过调整参数设置,可以消除空腔高度、空腔宽度、齿厚和齿距4种参数间的耦合影响,可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建立了高转速迷宫密封实验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仅为3%。结果表明:在工况参数中,压差对泄漏量具有显著影响,而转速基本不会影响泄漏量;在几何参数中,密封间隙对泄漏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占空比、深宽比和齿距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小;在齿形结构中,斜齿具有更小的泄漏量,并且减小前齿与后齿倾斜角将有益于降低泄漏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素霞  
采用摄像机小孔成像模型以及气味主动嗅觉的组分方程模型,建立了机器人检测气味泄漏源的控制模型,给出了气味源探测的算法。通过模拟天然气泄漏的过程表明,采用的模型能够较好实现气体浓度变化检测。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拥有了环境运动的能力;实际环境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将团状的气体分子在空气中运动感知和发现,设计的控制机器人气味追踪算法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机器嗅觉和气体定位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凡  
泄漏事故中易燃易爆气体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难以通过实验进行较为真实的还原,给这类事故的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对五种稳定度等级下的大气环境开展了的虚拟仿真,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工况的虚拟泄漏实验,实现了对气体泄漏过程的可视化展示。与此同时,将高斯烟羽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以可视化方式说明了参数不同取值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