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9)
- 2023(9204)
- 2022(7723)
- 2021(6913)
- 2020(5551)
- 2019(12161)
- 2018(11612)
- 2017(21325)
- 2016(11946)
- 2015(12988)
- 2014(12899)
- 2013(12396)
- 2012(11220)
- 2011(10109)
- 2010(9987)
- 2009(8832)
- 2008(8744)
- 2007(7907)
- 2006(6886)
- 2005(5977)
- 学科
- 济(47623)
- 经济(47575)
- 管理(33122)
- 业(30350)
- 企(23909)
- 企业(23909)
- 方法(19091)
- 数学(16688)
- 数学方法(16539)
- 农(13230)
- 地方(13043)
- 中国(12230)
- 财(11465)
- 业经(10924)
- 学(10525)
- 贸(10382)
- 贸易(10379)
- 易(10084)
- 农业(9326)
- 环境(8407)
- 制(8194)
- 地方经济(8114)
- 技术(7559)
- 理论(7510)
- 务(7155)
- 财务(7145)
- 财务管理(7123)
- 银(6905)
- 银行(6860)
- 企业财务(6711)
- 机构
- 学院(169452)
- 大学(166788)
- 济(64978)
- 经济(63600)
- 管理(61099)
- 研究(56683)
- 理学(53434)
- 理学院(52730)
- 管理学(51716)
- 管理学院(51416)
- 中国(41593)
- 科学(38541)
- 农(35416)
- 京(34385)
- 业大(29930)
- 所(29754)
- 农业(28311)
- 财(28175)
- 研究所(27396)
- 江(26207)
- 中心(26181)
- 财经(22981)
- 范(22698)
- 师范(22331)
- 经(20902)
- 州(20828)
- 北京(20766)
- 院(20638)
- 经济学(19945)
- 技术(19752)
- 基金
- 项目(119495)
- 科学(93023)
- 基金(85372)
- 研究(82592)
- 家(77497)
- 国家(76819)
- 科学基金(64644)
- 社会(52706)
- 社会科(49982)
- 社会科学(49968)
- 省(48701)
- 基金项目(45909)
- 自然(43047)
- 自然科(42051)
- 自然科学(42036)
- 自然科学基金(41292)
- 划(41078)
- 教育(38335)
- 资助(33224)
- 编号(33057)
- 重点(27693)
- 发(26559)
- 创(25546)
- 成果(25000)
- 部(24903)
- 创新(23864)
- 计划(23551)
- 科研(23435)
- 课题(23313)
- 国家社会(22168)
共检索到241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我国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例,对其水价确定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水量配置等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经济、技术、民生等各方面因素对水价的影响力,据此提出合理制定水价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价制定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蓉 赵敏 常玉苗
跨流域调水在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尤其是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就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影响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界定,然后分别对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建设期及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浩 黄薇 刘陶 彭智敏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缺水地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跨流域调水引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制约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目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主要是沿用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导致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主体缺失、补偿对象不全面、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开展。通过比较分析流域内生态调水与跨流域调水在受工程影响、水权转移形式、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生态补偿主导部门、生态补偿核算标准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以区域水权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形式以及补偿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偿 区域水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伟雄
文章从合理配置华北水资源的角度 ,通过对我国南水北调目前几个方案的对比分析 ,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方案的优化设想及其便捷的路线 :从黄河沿偏关河调水至永定河上游 ,再以海河水系分流供应华北 ,然后从长江补水进黄河 ;实现以北方的水资源供应华北 ,以南方的水资源作补偿和使黄河成为“H”状的永不断流的清水河的目标。从水文特征、工程特征、生态与风险、社会与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优化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该方案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芳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用水危机的重要举措,跨流域调水价格直接关系着水源区、调水经营单位及受水区的切身利益,不合理水价影响了调水系统应有功能的发挥。文章在分析跨流域调水价格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跨流域调水价格模型;最后提出了制定合理跨流域调水价格的建议。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供水价格 水价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群 张义佼
跨流域调水乃21世纪我国水利系统工程的一大特点。在现实层面,我国跨流域调水确乎存在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浪费现象。按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首选路径应是"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因此,欲实现符合国情的节水型社会的理想化建构,首要前提应是对我国跨流域调水的水权制度予以探讨。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水权制度 节水型社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强 陈桂亚 姜彤 任国玉
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近40年长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点(长江干流水文站:屏山站、宜昌站、汉口站与大通站;支流水文站:嘉陵江的北碚站和汉江的皇庄站)的流量及输沙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受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水利设施建设等)与自然因素(如降水的时空变化)综合因素影响,变化趋势表现出复杂性,上、中、下游各有特点;②长江流域屏山站以上流域输沙率有上升趋势(1~5月份上升趋势达到95%的置信度水平),这与上游河床坡度较大,使泥沙不易沉积以及暴雨与降水增加有关;③长江中下游输沙呈显著下降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宜昌—汉口河段是长江流域泥沙主要沉积区,加上葛州坝与三峡工程...
关键词:
输沙率 流量 MK趋势分析 长江流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晏成明 唐德善
调水和谐水价需综合考虑调水水价(含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补偿水价三部分)和承受水价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和谐系数,构建和谐水价模型进行测算。文章在确定调水水价和香港地区水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和谐水价计算模型,得到了东深工程对港调水和谐水价。
关键词:
调水工程 调水水价 承受能力 和谐水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鑫 倪朝辉 沈子伟 王楠 刘博群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人为地改变了区域水文情势,将会不可避免地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以辽西北供水工程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生态经济补偿技术模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项目目标确定指标权重的选取原则及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评价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弢 李松志
产业区域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也是产业空间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产业的空间运动要受到众多的因素影响,而诸多因素构成了不同的合力。只有在推拉力(包括推力和拉力)大于障碍力(阻力、斥力)时,产业才能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
关键词:
产业区域转移 影响因素 “推拉”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来明敏 吴春燕
安然、中天勤等审计事件的曝光,使审计的质量问题成为审计界关注并着力改进的重点。本文从审计质量的形成根源出发,以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为尺度,以审计工作本身为切入点,分析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若干重要因素,以控制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审计质量。
关键词:
重视审计质量 形成衡量标准 控制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林 张春霆 高晓彤 吴殿廷
文章在解析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机理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与共同富裕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缓慢波动上升,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格局特征;共同富裕指数呈稳步提升的演变轨迹,空间分布上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不均衡格局演进。(2)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呈阶段性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形成以省会城市为高水平协调中心的“中心—外围式”圈层结构;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效应,但空间自相关性趋于减弱。(3)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城镇化水平是驱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影响因子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各因子交互作用后的解释力具有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礼
在我国水坝建设中,应该关注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尽量降低水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将水坝建设的整体效益扩大到最大化,提升水坝建设效益,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安全。针对滹沱河流域,在当地建设水坝,也需要多方面关注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权衡建设水坝的利弊,做好维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才能够保障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为当地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探讨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通过分析大量地下水实测数据,证实在建设水坝后,导致滹沱河流域中下游地表水资源量大幅度减少,并且下游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坝 滹沱河 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礼
在我国水坝建设中,应该关注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尽量降低水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将水坝建设的整体效益扩大到最大化,提升水坝建设效益,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安全。针对滹沱河流域,在当地建设水坝,也需要多方面关注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权衡建设水坝的利弊,做好维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才能够保障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为当地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探讨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通过分析大量地下水实测数据,证实在建设水坝后,导致滹沱河流域中下游地表水资源量大幅度减少,并且下游河道径流减少,滹沱河流域的植被分布面积也在不断减少,破坏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据此可进一步研究分析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根源,从而可以优化解决对策,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坝 滹沱河 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强
本文主要分析并探讨了在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从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入手,分别分析了低收入阶层的用水问题、阶梯式水价与抄表到户的实施问题、供水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与价格改革的配套问题和价格监管与用水安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