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7)
- 2023(11087)
- 2022(9629)
- 2021(8825)
- 2020(7504)
- 2019(17462)
- 2018(17226)
- 2017(32862)
- 2016(18084)
- 2015(20493)
- 2014(20894)
- 2013(20840)
- 2012(20378)
- 2011(18531)
- 2010(19097)
- 2009(17761)
- 2008(17736)
- 2007(16362)
- 2006(14522)
- 2005(13490)
- 学科
- 济(82409)
- 经济(82310)
- 业(46536)
- 管理(44095)
- 企(33681)
- 企业(33681)
- 方法(30229)
- 农(27037)
- 数学(26183)
- 数学方法(25929)
- 中国(25688)
- 地方(25311)
- 农业(18431)
- 业经(18286)
- 财(17654)
- 学(16961)
- 制(15436)
- 贸(15044)
- 贸易(15033)
- 融(14632)
- 金融(14629)
- 易(14455)
- 银(14354)
- 银行(14319)
- 行(13871)
- 地方经济(13303)
- 发(12672)
- 环境(12543)
- 和(12362)
- 技术(11209)
- 机构
- 学院(263911)
- 大学(263753)
- 济(110165)
- 经济(107613)
- 研究(99354)
- 管理(95676)
- 理学(80177)
- 理学院(79101)
- 管理学(77718)
- 管理学院(77196)
- 中国(75842)
- 科学(61418)
- 京(58440)
- 所(52764)
- 农(52472)
- 财(51175)
- 研究所(47529)
- 中心(46185)
- 江(44223)
- 农业(40886)
- 业大(40723)
- 财经(39035)
- 范(38900)
- 师范(38540)
- 北京(37709)
- 经(35093)
- 院(35019)
- 州(34853)
- 省(34187)
- 经济学(33342)
- 基金
- 项目(166868)
- 科学(129375)
- 研究(124009)
- 基金(116825)
- 家(102402)
- 国家(101101)
- 科学基金(84201)
- 社会(76812)
- 社会科(72501)
- 社会科学(72474)
- 省(68516)
- 基金项目(61741)
- 划(56468)
- 教育(56442)
- 自然(52394)
- 编号(51907)
- 自然科(51037)
- 自然科学(51021)
- 自然科学基金(50077)
- 资助(47749)
- 成果(43748)
- 发(42092)
- 重点(38164)
- 课题(37054)
- 部(36695)
- 创(34194)
- 发展(33893)
- 展(33318)
- 创新(31967)
- 科研(31688)
- 期刊
- 济(133616)
- 经济(133616)
- 研究(83437)
- 中国(62069)
- 农(49749)
- 学报(43017)
- 科学(39185)
- 财(38763)
- 管理(34457)
- 农业(33606)
- 教育(33529)
- 大学(31934)
- 学学(29649)
- 融(29198)
- 金融(29198)
- 技术(23146)
- 业经(23035)
- 经济研究(20210)
- 财经(18804)
- 业(18414)
- 问题(17883)
- 经(16202)
- 图书(14529)
- 贸(13993)
- 世界(13663)
- 技术经济(13551)
- 版(13132)
- 资源(12879)
- 商业(12535)
- 理论(12430)
共检索到42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世琨,莫丽霞,包凤云,杨书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
本文利用 1997年国家计生委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对 9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构成的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并未达到最理想的模式。本文对改善城乡育龄妇女避孕方法构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建成 赵军利 贾德刚
自2012年以来,我们连续在38个重点城市开展"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其所居住城市绿色发展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并量化分析重点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城市绿色发展的现实水平,获得了各位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以客观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城市绿色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2015年,此项调查在4~5月组织实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鸿雁,娄彬彬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拥军 董丽英
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我国的审计工作虽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仍表现出体制机制制约、审计机关权限不足、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等影响审计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审计的功能,就必须优化审计体制、健全审计机制、完善审计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风雨,王海东
本文根据1992年国家计生委在全国进行的“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首次调查”的数据,运用带Huber方差校正和多项分类的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育龄妇女避孕使用水平及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水平随年龄、婚后年数、教育程度和现有子女数的增加而升高,社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越高,避孕使用水平也越高;最小子女为女孩、少数民族地区的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水平显著较低。在避孕模式的选择上,相对于无措施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绝育措施的使用显著较低,现有子女数、计划生育服务和工作力度可使绝育使用增加,但发现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对绝育无影响,居住在平原或丘陵地区的育龄妇女的各种措施使用水平均较高,在控制了其它措施的使用后,男、女绝育水平对比分析发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社区经济状况较好的社区中,男性绝育的使用低于女性绝育,并发现距计划生育服务越近男性绝育水平越高。此外,本文显示,育龄妇女的个体特征对男性绝育的影响不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向中国境内2800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16.8%。其中,日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73.56%,韩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的26.65%。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启仙 宋丽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于2001至2007年间连续举行了6次中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实习培训,为了探讨培训计划是否对参与者有实际帮助及其持续性效益,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特别进行了一次总结性的开放式随访问卷调查。透过分析问卷结果发现,内地馆员对香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馆员及以人为本的服务印象深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强 郑晓瑛
文章利用中国1988年和2001年生殖/节育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深入分析了此期间已婚育龄人口避孕选择模式的变化、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在1988~2001年间,避孕选择始终是以男女性绝育和宫内节育器为主,已婚育龄人口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越大,反之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大;农村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增大,城镇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避孕套的可能性增大;东、中、西部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幅度差异显著。这与中国育龄人口的避孕节育意愿有较大的趋同性和稳定性,其差异很可能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有关。
关键词:
已婚育龄人口 避孕选择 行为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朱楚珠,韩世红
本文根据陕西省泾阳县1994~1996年儿童死亡调查数据,分析当地农村女孩死亡水平偏高的人口特征、生成机制和产生原因,并探讨改善女孩生存环境的可能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女孩在出生地点、疾病治疗等方面受到歧视,死亡水平偏高。对女孩的歧视比较普遍存在于各种家庭和社区中,但歧视对象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高级形态的中介机构 ,在金融市场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银行业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有了 2 0 0多年的历史 ,在其发展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体制结构、业务领域、运营机制、专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长处都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投资银行 并购重组 管制 创新 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洁 张民选
本文从对TALIS调研的框架、框架构建的理论、内在的逻辑及构建方法的分析入手,解读TALIS2013调研得到的上海数据,并就数据背后所折射的上海在职教师教育特色及需要改进之处,提出处方性的建议,同时提出构建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的理念和设想。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孙红梅 燕晓春 余菁 谢宗炜
有效的数字身份管理是公共部门系统与纳税人自有系统和第三方系统实现远程连接的先决条件,也是无缝税收征管的核心基石。为更好了解当前各国(地区)对数字身份的推进情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开展调查和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于2022年9月发布了《税收征管3.0和纳税人数字身份:初步调查结果》。本文基于该报告,从各国(地区)数字身份成熟度总体情况、纳税人对数字身份的接受度、数字身份主要认证方式、允许授权第三方访问情况和数字身份境内互通情况五个维度,介绍各国(地区)境内数字身份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数字身份跨境互通的主要目标、存在的不足、带来的相关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数字身份运用和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 数字化 数字身份 跨境互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过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一次刷新总和生育率的最低纪录。虽然二孩、多孩总和生育率略有提高,但由于一孩总和生育率降幅更大而导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文章分析发现,一孩总和生育率的降低是全面性的,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与非流动各类别均普遍存在,而且受育龄妇女未婚比例提高的影响很大。事实上,妇女未婚比例不断提高和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也是20多年来中国低生育进程的特征。一孩生育水平不断走低导致二孩生育占比相对提高,因而,近年二孩出生人口比重提高既反映出生育政策的调整效应,也受一孩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因此,文章认为,提高一孩生育水平极为重要,否则政策调整只能短期增加二孩出生人口数量,之后总体生育水平还会下降。实际上,尽管已经调整了生育政策,但低生育水平依然持续。这一点必须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高度警惕。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孩次占比 晚婚影响 生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