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0)
- 2023(6417)
- 2022(5337)
- 2021(4636)
- 2020(3750)
- 2019(8581)
- 2018(8172)
- 2017(15912)
- 2016(8416)
- 2015(9619)
- 2014(9683)
- 2013(9901)
- 2012(9716)
- 2011(9270)
- 2010(9518)
- 2009(9039)
- 2008(8715)
- 2007(8045)
- 2006(7665)
- 2005(7229)
- 学科
- 济(63530)
- 经济(63488)
- 管理(23393)
- 方法(19493)
- 业(18214)
- 数学(17467)
- 数学方法(17330)
- 地方(15939)
- 企(14684)
- 企业(14684)
- 中国(12740)
- 学(12158)
- 地方经济(12107)
- 业经(9912)
- 农(9216)
- 制(8493)
- 财(8415)
- 融(8405)
- 金融(8405)
- 贸(8026)
- 贸易(8016)
- 易(7630)
- 经济学(7602)
- 环境(7379)
- 银(6977)
- 银行(6955)
- 行(6796)
- 体(6753)
- 和(6421)
- 发(6185)
- 机构
- 大学(139525)
- 学院(137167)
- 济(70309)
- 经济(68988)
- 研究(57372)
- 管理(47115)
- 中国(44366)
- 理学(39117)
- 理学院(38599)
- 管理学(37985)
- 管理学院(37727)
- 科学(32246)
- 京(30655)
- 财(30356)
- 所(30259)
- 研究所(26940)
- 中心(24525)
- 农(24018)
- 财经(23766)
- 经济学(23678)
- 江(21916)
- 经(21576)
- 经济学院(20843)
- 院(20670)
- 北京(20083)
- 业大(18959)
- 农业(18948)
- 财经大学(17650)
- 科学院(17345)
- 省(16858)
- 基金
- 项目(82557)
- 科学(64573)
- 基金(61285)
- 研究(56927)
- 家(54898)
- 国家(54505)
- 科学基金(45343)
- 社会(38093)
- 社会科(36193)
- 社会科学(36179)
- 基金项目(30762)
- 省(30352)
- 自然(29240)
- 自然科(28543)
- 自然科学(28530)
- 自然科学基金(28027)
- 资助(26977)
- 划(26776)
- 教育(25022)
- 编号(20327)
- 发(19419)
- 重点(19223)
- 部(18573)
- 成果(16929)
- 国家社会(16553)
- 创(16113)
- 教育部(15804)
- 发展(15722)
- 科研(15598)
- 展(15508)
共检索到23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集思
1.经典主要论述根据我们看到的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用过"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讲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或"货币经济"。比如: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资本论》第1卷,第106页)恩格斯也说过:关于价值概念,"我首先从历史上给予限定,强调它只适用于能够谈得上价值的那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即存在有商品交换,相应地也存在有商品生产的那些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第573页)恩格斯1892—1893年谈到美国、俄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过去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为什么现在要改行市场经济呢?这是一个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认真回答的问题。现从历史发展角度作一探索。一、计划经济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以后,社会主义从理论走上实践。如何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什么样模式?严峻地摆在第一代社会主义制度创建者面前。先知是没有的。早在1918年3月俄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一方面坚定地指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继绳
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计划经济国家,大都放弃了计划经济,搞起市场经济来了。这几乎成了一股国际潮流。这股潮流的出现有没有一定的必然性呢?怎样看待二十世纪国际性的计划经济的实践呢?社会主义的前途究竟怎么样呢?对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人们期待着明确的回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光远
受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委托,《经济研究》、《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双周理论座谈会。由张卓元同志主持的第二次讨论会于1992年6月20日在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雨
赵紫阳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能把计划调节和指令性计划等同起来。应当通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光远
文章认为,从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来看,计划经济一词事实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前者指的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后者指的是社会资源主要由计划来调节,而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一种经济制度。作为广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仍然是存在的,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并存的。但作为狭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是不再存在的。市场经济一家独存的局面早就存在了,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才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划经济在改革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目前尚没有改变。不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安祥
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市场机制.我们应当根据实际生活的进展,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一、“转变”的内涵.所谓转变,是指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由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来说,“转变”的内涵至少有以下几层含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晨霞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局面,客观上迫切需要建立能够适应本行业变化特点的教育会计。通过分析建立教育会计的必要性、教育会计的特点,从制订教育会计制度、作出教育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等方面,提出建立教育会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
教育会计 教育成本 权责发生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全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捷克农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赴捷代表团捷克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1918年与斯洛伐克共同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48年2月后由捷共长期执政,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直至1989年底发生形势剧变。1990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改为捷克和斯洛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桓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建模与背景袁桓一、瓦尔拉斯模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前,总的说来,自由竞争方式的产品交换,并没有导致供需矛盾的发生,经济学家大多赞成所谓“萨伊定律”(Say’sLaw),萨伊(SayJ·1767—1832)曾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萍 张曼
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郑萍,张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具有根本性质和决定意义的突破,这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概括总结,它必将引发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方式和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光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和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讲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个新的改革浪潮。为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改革开放。本刊编辑部于3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讨会。理论界和新闻界的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部分会员30多人也出席了会议。理论界和新闻界到会和发言(包括书面发言)的有:吕东、杜润生、徐雪寒、李成瑞、于光远、刘国光、柳随年、高尚全、王梦奎、童大林、吴象、龚育之、吴明瑜、吴树青、周叔莲、方生、厉以宁、卫兴华、肖灼基、董辅礽、张卓元、赵人伟、杨启先、戴园晨、郭书田、林凌、罗肇鸿、何伟、孙效良、贺阳、江春泽、周小川、马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绍飞
如何认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我们要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能采用。讲市场经济似有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嫌,听起来很吓人。但是认真地想一想,总觉得这种说法很不科学,在逻辑上讲不通,难以接受。商品是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不出卖就不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光学,张志,王长城,汪廷忠,张怀富,陈远敦,谢伯龄,刘纯泽
一、什么是综合平衡法?作为计划方法的综合平衡,是指对计划时期的社会各种需要和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在需要和资源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和不断调整,从质与量二方面、预先地揭示和确定计划时期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所需保持的比例关系,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方法。综合平衡法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方法,编制计划、检查计划,调整计划,都要用综合平衡法对对立双方进行分析、计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