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6)
- 2023(15783)
- 2022(13411)
- 2021(12318)
- 2020(10434)
- 2019(23597)
- 2018(23601)
- 2017(46005)
- 2016(24592)
- 2015(27615)
- 2014(27428)
- 2013(27510)
- 2012(25150)
- 2011(22529)
- 2010(22586)
- 2009(21199)
- 2008(21213)
- 2007(19052)
- 2006(17013)
- 2005(15057)
- 学科
- 济(109930)
- 经济(109797)
- 业(102658)
- 企(84796)
- 企业(84796)
- 管理(83647)
- 方法(51640)
- 农(48098)
- 数学(41633)
- 数学方法(41279)
- 业经(33965)
- 农业(32124)
- 财(31710)
- 中国(25817)
- 技术(22919)
- 务(22855)
- 财务(22790)
- 财务管理(22761)
- 企业财务(21615)
- 制(20664)
- 理论(20098)
- 学(19366)
- 贸(19136)
- 贸易(19129)
- 地方(19116)
- 易(18559)
- 和(18481)
- 策(17553)
- 划(17118)
- 体(15847)
- 机构
- 学院(365008)
- 大学(360707)
- 管理(152895)
- 济(152759)
- 经济(149782)
- 理学(132702)
- 理学院(131451)
- 管理学(129649)
- 管理学院(128986)
- 研究(112842)
- 中国(87450)
- 京(75522)
- 财(68672)
- 农(67921)
- 科学(67582)
- 业大(56352)
- 财经(55662)
- 所(55344)
- 江(53917)
- 中心(52300)
- 农业(51964)
- 经(50708)
- 研究所(49968)
- 北京(47086)
- 经济学(45351)
- 范(44544)
- 师范(44206)
- 州(43299)
- 经济管理(41762)
- 经济学院(41185)
- 基金
- 项目(244516)
- 科学(194362)
- 研究(183107)
- 基金(179063)
- 家(153431)
- 国家(152013)
- 科学基金(133199)
- 社会(117912)
- 社会科(111591)
- 社会科学(111562)
- 省(96124)
- 基金项目(95520)
- 自然(84892)
- 自然科(82931)
- 自然科学(82915)
- 教育(82410)
- 自然科学基金(81500)
- 划(78545)
- 编号(75556)
- 资助(72746)
- 成果(59657)
- 部(54667)
- 重点(53294)
- 创(53038)
- 发(52235)
- 课题(49965)
- 创新(48867)
- 国家社会(48436)
- 人文(47314)
- 教育部(47307)
- 期刊
- 济(172743)
- 经济(172743)
- 研究(104994)
- 农(67802)
- 中国(65196)
- 管理(56670)
- 财(53571)
- 学报(52619)
- 科学(50795)
- 农业(46108)
- 大学(41399)
- 学学(39442)
- 教育(34942)
- 技术(34000)
- 业经(33721)
- 融(32586)
- 金融(32586)
- 财经(27616)
- 经济研究(25343)
- 经(23600)
- 业(23432)
- 问题(23124)
- 技术经济(21139)
- 科技(17964)
- 现代(17690)
- 理论(17437)
- 版(17314)
- 商业(17295)
- 世界(16665)
- 经济问题(15778)
共检索到53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舰 韩纪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李南田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农户兼业越来越普遍 ,兼业程度越来越高。但随着农户兼业程度的提高 ,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发生了相应改变 ,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态度、行为方式、技术偏好、投资力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差异 ,探索促进农业新技术采用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也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文章基于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条件下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耕地面积、农户的文化程度、农业技术的培训及农业技术的盈利性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然而,订单农业的签订,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行为具有消极影响。研究分析表明,现阶段要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效率,应进一步提升农户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加大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生产,加大...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户 行为选择 决定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凌远云 郭犹焕
本文在综述影响农业技术采用的因素和农业技术采用的理论之后,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技术采用供需模型,在此基础上引伸出系统分析农业技术采用的有关因素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刘武仁 边少锋 陈阜
【目的】为粮食主产区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提供参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方法】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东北粮食主产区榆树县245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从农业新技术的接受途径,农户主要的技术需求以及影响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6.3%的被调查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38.4%的农户获取农业新技术主要来源是农业技术推广,64.9%的农户通过向邻居学习来获得农业技术信息;48.2%和51.4%的农户需求新型肥料和新型农机等农业新技术;90.2%的农户认为栽培粗放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89.4%的农户对农技推广是很欢迎的,但有近50%的农户得不到推广服务。【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卞智勇
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将以上两者同时加以考察,利用对农户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村家庭中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对家庭采用农业生产技术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 非农就业 农业生产技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治国 李红 刘向晖 辛冲冲
引入能够消除选择偏差和混杂偏差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利用新疆地区微观调研数据,考察农业先进技术采用对西部干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和个体特征对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的行为选择有决定性作用,在新疆地区,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户主为女性的农户比重越小、经营土地面积和作物种植面积越多、农户拥有农业技能越高、获取信贷能力越强、离市场距离越近的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越高。在样本期内,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对农户增收有着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农业先进技术效率边际递减,农业先进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满明俊 李同昇
本文对国内外农业技术采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从发展脉络、内容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评述,发现国外农业技术采用研究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在经历了多学科分散研究、研究体系趋同和领域拓展,研究者反思与自我批评之后,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研究视角转向的趋势。国内研究虽然起步稍晚,并且经历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但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国外相比,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
农业技术 综述 技术采用 农户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韵珞 程源
基于制度理论与认知理论,运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项目问卷,以创业者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关系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了创业者制度认知对新技术采用的影响,以及政府关系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创业者规章、规范制度认知正向影响新技术采用,政府关系正向调节以上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近年来利用北京地区多数稻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的半年休闲期,将小黑麦作为青贮作物引进稻田,建立了稻田粮饲生产型二元结构的新种植制度,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发掘了新的奶牛青贮饲料,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喻永红 张巨勇 喻甫斌
本文在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及其采用特征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运用效益—成本边际分析法对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不足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萌 张兴中 沈祥成 郭熙保 刘建茂 范斐 吴清华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采用者,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主导地位。为提高农业技术采用率,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从以上3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评述。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旨在推进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促进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户 农业技术 采用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绍俭
利用欠发达地区1978年-2008年的农业年度数据,通过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还未达到技术有效要求;生产规模变化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技术效率较低;农业可持续性在减弱,但减弱的速度不明显。因此,要提高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就必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在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依靠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发挥财政投资的带动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勇 杨世琦 韩清芳 贾志宽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评价指标矩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安徽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郊区、南陵县、芜湖县和繁昌县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陵县和芜湖县的生态环境较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好的区域,繁昌县和芜湖市郊区生态环境较差,污染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受到较大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评价理论 芜湖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云
随着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 ,对技术采用的研究也随之增加 ,因此有关对技术采用的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KAP研究方法是将调查与分析相结合 ,同时能有效地将社会学、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综合的方法 ,在农业技术采用与农业发展研究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