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
- 2023(1334)
- 2022(1236)
- 2021(1026)
- 2020(830)
- 2019(2071)
- 2018(2098)
- 2017(4312)
- 2016(2273)
- 2015(2498)
- 2014(2669)
- 2013(2710)
- 2012(2514)
- 2011(2206)
- 2010(2200)
- 2009(2070)
- 2008(2291)
- 2007(2065)
- 2006(1642)
- 2005(1592)
- 学科
- 济(10207)
- 经济(10197)
- 管理(9610)
- 业(8348)
- 企(8042)
- 企业(8042)
- 方法(4600)
- 财(4353)
- 务(3698)
- 财务(3688)
- 财务管理(3684)
- 数学(3578)
- 数学方法(3536)
- 企业财务(3168)
- 学(3044)
- 中国(2437)
- 业经(2111)
- 理论(2070)
- 环境(2022)
- 经济学(1920)
- 融(1869)
- 金融(1869)
- 和(1714)
- 贸(1646)
- 贸易(1645)
- 制(1636)
- 农(1594)
- 银(1578)
- 银行(1577)
- 易(1574)
- 机构
- 大学(34912)
- 学院(32979)
- 济(15541)
- 经济(15241)
- 管理(14670)
- 理学(12839)
- 理学院(12719)
- 管理学(12581)
- 管理学院(12525)
- 研究(10407)
- 中国(8407)
- 财(7976)
- 京(7128)
- 财经(6358)
- 经(5868)
- 科学(5157)
- 所(4939)
- 财经大学(4876)
- 中心(4872)
- 经济学(4799)
- 北京(4647)
- 江(4583)
- 经济学院(4300)
- 商学(4290)
- 研究所(4256)
- 商学院(4245)
- 范(4152)
- 师范(4137)
- 经济管理(3857)
- 院(3612)
共检索到49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新育 沈群
本文在回顾交易成本测度文献的基础上对直接交易成本研究方式提出了如下见解:交易的概念经Williamson的转换后,实际上不再要求交易主体与交易对象的产权关系以及产权关系的转移,也放弃了市场这个参照系。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研究对象,直接交易成本测度研究因跟从了交易概念转换而引致交易成本的概念扩展。在测度的实际研究中,交易成本面临主体的转换、内涵的变化和配置效果的明显差异,使得交易成本的比较意义不明晰。
关键词:
交易成本 直接测度方法 间接测度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瑜
对交易成本的测度和实证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有文献可以从三个视角来梳理:以诺斯为代表的宏观视角的直接测度和采用交易效率概念的反向测度;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下的测度;公共政策相关交易成本的测度。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认识到交易成本的完全测度在现有情况下实现较为困难,而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获取交易成本的一个合宜区间并进一步进行变量研究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做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艳虹 王聪
本文首先扼要地概述了隐性交易成本的早期研究成果,主要是买卖价差的提出和影响范围、存货成本的类型与特点;然后综述了隐性交易成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信息模型在隐性交易成本研究中的运用、最小报价单位对买卖价差的影响、隐性交易成本与流动性和资产定价理论的关系等;最后对隐性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买卖价差 信息模型 流动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时敏
交易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交易成本定义的多样性。人们对交易成本理解的分歧,使得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构造经济理论时,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解释模式。
关键词:
交易 交易过程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炜瀚
威廉姆森于2009年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学界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源自其使有关治理问题和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的贡献。其实,从多国企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更能明显地辨识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以交易成本概念、科斯交易成本思想和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为线索,对多国企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和内在联系进行了重新梳理。
关键词:
交易成本经济学 多国企业理论 威廉姆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孙国峰
本文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本质其实就是与交易有关的制度的运行成本,它又可分为必要交易成本和非必要交易成本。前者是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表明了交易成本存在的合理性;后者则是制度演进的空间维度。并运用它分析了交易成本和契约、产权以及制度变迁的真正关系,发现传统理论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只是抓住了事物的表象,却忽视了存在于这一表象后的人,这对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正确运用是非常不利的。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契约 产权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荔 赵苏海
在相对PPP回归分析中 ,较低的系数常常被归因于变量的误差造成的偏离 ,但本文将说明 :即使不存在这些变量误差 ,交易成本的存在仍会造成名义汇率对PPP的偏离。假设没有非贸易品 ,贸易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名义汇率的变化对通货膨胀差异的简单回归分析中斜率通常小于 1,而且斜率系数在极度通货膨胀或低频率数据 (数据间的时间间隔较大 )的情况下朝 1增大。交易成本削弱了一价定律 ,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国家不一样 ,于是产生了对PPP的偏离。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名义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瑜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交易成本 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细芳
文章在对交易及交易成本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国宏观交易成本测度模型,为交易成本的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并基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不但验证了,交易成本在本质上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引致的成本这一观点,还启示人们在经济研究上,不能套用生产成本最小化理念,去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关键词:
交易 宏观交易成本 测度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细芳
本文构建了交易成本测度的一种模型,并基于我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和价格指数等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不但验证了交易成本在本质上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引致的成本这一观点,还启示人们不能套用生产成本最小化理念,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但是可以以此为研究工具,寻找相同(或相近)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下减少交易成本的人为空间。通过量化,进行短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政策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照标准,进行长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组织的设计、制度的优化提供参照标准。
关键词:
交易 交易成本 测度 投入产出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惠双民
交易成本经济学(以下简称为 TCE)是一种采用契约的探究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及其治理的新制度经济学。TCE 源于科斯1937年的经典文章《企业的性质》,后经威廉姆森、克莱因等经济学家的研究、深入,逐渐形成一种解释市场、企业和二者的混合形式等各种组织之间的相互替代与互补以及各种组织内部的有效治理机制的经济理论。TCE 以"交易"为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青龙 刘双
既有文献研究了交易成本的内涵、外延与测算方法,也有文献探讨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外延与评价方法,还有文献分析了交易成本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这些文献深化了对交易成本、产业升级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有益启发。但纵览上述文献,可发现它们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对交易成本和产业升级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二是对交易成本影响产业升级的机制和路径缺乏严格论证;三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产业升级 价值链攀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伟 吴贵生 和金生
对文献梳理和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对知识和信息认识的深入,交易成本理论不足以解释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问题;不管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不等同于信息;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既需要耗费时间,也需要消耗资源,从而构成学习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以信息不对称假设替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知识与信息均匀分布假设,并引发了所谓的"信息范式";而在知识不对称且信息不对称假设下所探讨的学习成本概念,则意味着对隐性知识显性化、SECI模型、企业核心能力、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以及国际间技术转移组织形式等问题的研究,将拥有一
关键词:
知识 信息 学习成本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委 李琳 薛云奎
本文研究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对企业交易成本和商业信用模式的影响。以我国各省的信任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本文发现地区间信任差异将导致企业的签约形式显著不同,商业信用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地区间信任度越低,该地区企业的签约成本越高,具体表现为:企业较多地采用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成本较高的商业信用模式,且相应的销售费用和折扣支出也越多。与以往文献关注法律等正式制度安排的差异不同,本文不仅验证了转轨经济环境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同时还为"地区"与"个体"间信任的传递特征提供了经验证据,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现阶段企业交易行为和"地区"与"个体"间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
信任 交易成本 商业信用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武俊
国有企业通过许多途径,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而制度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由于在改革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交易成本未从根本上下降。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内、外部制度的分析研究,可寻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制度分析 国企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