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9)
- 2023(4858)
- 2022(4174)
- 2021(3726)
- 2020(3210)
- 2019(6988)
- 2018(6922)
- 2017(13376)
- 2016(7374)
- 2015(8162)
- 2014(8169)
- 2013(7989)
- 2012(7312)
- 2011(6348)
- 2010(6481)
- 2009(6429)
- 2008(6841)
- 2007(6243)
- 2006(5488)
- 2005(5311)
- 学科
- 管理(34233)
- 业(29800)
- 企(27830)
- 企业(27830)
- 济(25049)
- 经济(24983)
- 财(18684)
- 务(14097)
- 财务(14081)
- 财务管理(14043)
- 企业财务(13463)
- 制(12168)
- 方法(9444)
- 体(8550)
- 数学(7833)
- 数学方法(7768)
- 体制(7596)
- 业经(7119)
- 中国(6679)
- 银(6400)
- 银行(6395)
- 农(6107)
- 税(6085)
- 行(5814)
- 融(5712)
- 金融(5710)
- 税收(5672)
- 收(5643)
- 家(5236)
- 国家(5019)
- 机构
- 大学(104289)
- 学院(103809)
- 济(44203)
- 经济(43250)
- 管理(39736)
- 理学(33425)
- 理学院(33116)
- 管理学(32770)
- 研究(32768)
- 管理学院(32559)
- 财(28880)
- 中国(27622)
- 京(21439)
- 财经(20859)
- 经(18706)
- 江(16993)
- 科学(16736)
- 所(16030)
- 财经大学(15386)
- 中心(15152)
- 经济学(14068)
- 研究所(13615)
- 北京(13478)
- 州(12782)
- 农(12654)
- 经济学院(12576)
- 院(11917)
- 业大(11796)
- 商学(11719)
- 商学院(11625)
- 基金
- 项目(63004)
- 科学(50488)
- 研究(48529)
- 基金(47062)
- 家(39542)
- 国家(39220)
- 科学基金(34673)
- 社会(32466)
- 社会科(30858)
- 社会科学(30850)
- 基金项目(24530)
- 省(24054)
- 教育(22429)
- 自然(21012)
- 自然科(20501)
- 自然科学(20497)
- 自然科学基金(20156)
- 划(19739)
- 编号(19337)
- 制(19048)
- 资助(19005)
- 成果(16996)
- 部(15034)
- 重点(14149)
- 性(14061)
- 国家社会(13729)
- 教育部(13536)
- 课题(13525)
- 创(13472)
- 人文(13130)
共检索到168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琦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贺力平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诚君 洪灿辉 汪浩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债权人,对外债权头寸仍在快速增长,主权债务违约不可避免将出现常态化、持续性多发状态,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我国传统的以双边协商、直接减记为主的重组模式,弊端逐渐显现,优化升级对外债权违约处置机制十分迫切。当前,应充分总结国际主流的债务重组模式和经验,推动对外债权重组的透明度、规范化、多边化、证券化,支持鼓励人民币国际债券置换重组,持续完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不断提高债务重组效率,有效降低重组损失。同时,抓住我国作为最大对外债权方以及资源充沛、组织动员能力强的优势,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条件、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并逐步形成由我国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权债务重组"上海模式"。上海可充分利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相关具体政策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主权债务重组 布雷迪计划 “上海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最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实行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以建立一个正式的、可预见的法律框架 ,允许主权国家在主权债务不可维持的情况下 ,向基金组织提出申请并经基金组织批准后 ,暂停偿付主权债务 ,由此促成主权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及时的、有序的债务重组。而本文认为 ,从基金组织已透露的拟建立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的基本框架看 ,实行该机制解决的问题不多 ,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并且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
关键词: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破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萍华 宋在科
2 0 0 1年《债务重组准则》重新修订后做了较大变动 ,但其变动与国际会计惯例所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有一定的区别 ;另外 ,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虽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但是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且其会计处理在不影响会计信息客观公允的前提下可进一步简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莉 吴珊珊
当一国债务不可持续时,债务国与债权人之间通常采取双方协商的办法,同意以减免债务本金、延期支付本息或新筹资还本付息等方式重新安排债务本息偿付所谓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是指当一国债务不可持续时债务国与债权人之间就该国现存债务偿付所作的重新安排,通常为双方商定以减免债务本金、延期支付本息或新筹资还本付息等方式重新安排债务本息偿付。从国际上近30年中债务危机经历看,随着债务形式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蔡彤娟
本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1)作为主权分离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缺乏应对国际性大危机的统一政策协调工具。(2)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经济的整合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这决定了目前所出台的各种救助举措都只是权宜之计,欧元区难以从根源上消除债务危机的隐患,也难以走出解体的阴影。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区 政策工具 救助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思正 冷艳丽
文章利用2000~2011年12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基于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将主权债务规模最优水平和调整速度内生化,实证考察了主权债务规模的调整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权债务规模存在最优水平,但在整体上表现为过度负债。由于调整成本和经济结构等的阻碍,主权债务规模无法始终维持在最优水平上,而是呈现出一个渐进而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调整速度与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偏离最优规模水平的程度均显著正相关,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国家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要根据其自身特征来优化调整主权债务规模,以规避过度负债所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主权债务规模 动态调整 优化比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政 刘淇 周莹莹 余峰燕
本文采用TENET方法构建2009—2018年间全球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各国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的水平和结构特征,准确评价它们在全球主权债务风险传递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各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传递重要性不仅取决于自身风险水平,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国家的关联程度。曾爆发债务危机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具有较高的主权债务风险传递重要性,大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排在前列,其中,中国、马来西亚和韩国较高,南非、俄罗斯等次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自身主权债务风险较小排在最后。第二,各国的主权债务风险顺着实际关联和信息渠道向其他国家溢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变,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但"同区域""同组织"仍然是各国最主要的风险传导路径。第三,我国主权债务风险输入水平较低且平稳,但输出水平波动较大,近期受美联储加息、贸易摩擦升级影响,我国主权债务风险输出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韩国、马来西亚与中国长期保持较强的双向风险溢出关系,是中国最主要的主权债务风险传导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布瑞恩·平托 莫纳·普瑞沙德 杨盼盼
与希腊的债务重组类似,历史上爆发的多次主权债务危机都表明,主权债务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官方干预更加富有技术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国光
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运行机理,认为主权债务资金运用流动性被陷紧、再举新债告贷无门,导致债务链断裂是债务资金不能正常循环和周转,从而发生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管好用好债务资金、构建债务安全防范机制、重塑全球货币体系、恢复信用秩序、建立全球治理新结构、加强国际合作与债务管理等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债务危机 生成机制 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霞 干胜道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这我国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范了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行为,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借重组之机操纵利润、粉饰业绩。笔者认为,新准则还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已由财政部发布,并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无疑对规范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行为,进一步改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把债务重组会计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学凯
伴随全球宽松政策,主权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外债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是主权债务危机的表现形式,诱发危机的原因有所差异。本文基于"外债负债率—政府负债率"视角,将全球主权债务风险分为四种类型,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可能爆发政府债务危机,少数新兴国家可能爆发外债危机,中国的外债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都比较小。如果爆发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将通过国际资本流动、进出口贸易、价格波动等多个渠道向中国传导。中国应积极应对,特殊时期可启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设置政府负债红线,做好通胀和通缩预期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尽管美国暂时达成了债务解决方案,但未来的美国主权债务即使不出现显性违约,其隐形违约也是不可避免的2011年4月1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前景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5月1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达到国会授权的14.29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预计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仅仅能够维持到8月2日,也就是说,如果国会不提高法定债务上限,美国在8月2日将出现债务违约。经过超过3个月的艰难博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终于在8月1日达成一致,同意将法定债务上限至少提高2.1万亿美元。8月5日标准普尔将美国的主权债务评级由AAA下调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