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9)
- 2023(8230)
- 2022(6986)
- 2021(6650)
- 2020(5844)
- 2019(13924)
- 2018(13582)
- 2017(26128)
- 2016(14325)
- 2015(16702)
- 2014(16747)
- 2013(17067)
- 2012(16287)
- 2011(14792)
- 2010(14544)
- 2009(13732)
- 2008(13795)
- 2007(12336)
- 2006(10502)
- 2005(9556)
- 学科
- 济(66381)
- 经济(66325)
- 业(37405)
- 管理(35510)
- 方法(33027)
- 数学(30211)
- 数学方法(30030)
- 企(26698)
- 企业(26698)
- 中国(20421)
- 农(19430)
- 财(17972)
- 贸(15054)
- 贸易(15049)
- 易(14731)
- 农业(13290)
- 学(12894)
- 制(11657)
- 业经(11217)
- 地方(10732)
- 银(10214)
- 银行(10193)
- 收入(9940)
- 行(9762)
- 融(9689)
- 金融(9687)
- 和(9222)
- 环境(8942)
- 务(8822)
- 财务(8807)
- 机构
- 大学(217024)
- 学院(212893)
- 济(99946)
- 经济(98297)
- 研究(79211)
- 管理(79143)
- 理学(68251)
- 理学院(67457)
- 管理学(66488)
- 管理学院(66086)
- 中国(60913)
- 科学(46610)
- 京(46257)
- 财(43718)
- 所(40908)
- 农(38787)
- 研究所(37395)
- 中心(35550)
- 财经(35353)
- 经济学(33240)
- 经(32355)
- 业大(31501)
- 农业(30717)
- 经济学院(30242)
- 江(30137)
- 北京(29822)
- 院(27573)
- 范(27261)
- 师范(27008)
- 财经大学(26269)
- 基金
- 项目(140054)
- 科学(110052)
- 基金(104451)
- 研究(100897)
- 家(91716)
- 国家(91037)
- 科学基金(76404)
- 社会(66669)
- 社会科(63256)
- 社会科学(63236)
- 基金项目(54698)
- 省(51022)
- 自然(47692)
- 自然科(46592)
- 自然科学(46573)
- 教育(45991)
- 自然科学基金(45782)
- 划(44404)
- 资助(43870)
- 编号(39144)
- 部(33469)
- 成果(32479)
- 重点(32111)
- 发(30438)
- 国家社会(29094)
- 教育部(28669)
- 中国(28539)
- 创(28376)
- 科研(27389)
- 课题(26947)
共检索到314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大西广 毛三良
我们在以下的基本方针下建立了本文提出的“民工潮”模型。 第一,将模型的焦点集中在“民工潮”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地域差异的影响上,尽量不涉及有关中国经济的其他机制。 第二,在地域区分上使用“城市”和“农村”的二分法,不使用行政区分。 第三,虽然建立的是联立方程式模型,由于获得的资料期间较短并且不整齐,不得已用了OLS和AR1等的单方程式的推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国才
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转移支付规模变动与基尼系数变化有较强相关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地方财政增加福利性支出,有助于缩小因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1995年以来中国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不明显,完善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鹏森
“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吴鹏森大规模“民工潮”的突然出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术界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推力”与“拉力”理论上。所谓“推力”是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大批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存在在客观上需要寻找出路,形成巨大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巨文武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张娜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一与理论相悖的中国现实,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缩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门限回归"方法,采用1997-2015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所存在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单门限效应"和基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限效应",只有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获得提升,直至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低于门限值时,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才会发挥作用,且在中国不同省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若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共同富裕纳入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仍然表现在城乡间、区域间与行业间。本文从区域间的发展因素与地区制度因素两方面分解影响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成因。结果显示:地区的制度性因素是制约区域间收入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对收入扩大的平均影响程度约为50%左右。因此,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缩小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菁 皇黎
亦喜亦忧“民工潮何菁,皇黎“民工潮”,打工农民矣。翻开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注释“民工”一词的:在政府的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然而,今天芸芸打工仔,打工妹们,无论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文章基于200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创业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来看,创业具有普惠性,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并且在创业水平较高的地区,创业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更明显;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创业,创新型创业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会显著加剧收入不平等,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仍具有普惠性与共享性特征。基于此,文章认为要因地施策制定更加普惠的创业政策,鼓励包容性创新,使创新成果更多地向低收入阶层倾斜;要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将"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家精神,使创新型创业更
关键词:
创业 创新型创业 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文章基于200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创业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来看,创业具有普惠性,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并且在创业水平较高的地区,创业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更明显;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创业,创新型创业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会显著加剧收入不平等,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仍具有普惠性与共享性特征。基于此,文章认为要因地施策制定更加普惠的创业政策,鼓励包容性创新,使创新成果更多地向低收入阶层倾斜;要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将"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家精神,使创新型创业更具普惠性。
关键词:
创业 创新型创业 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李静
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年复一年地涌动,且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已是我国目前不能忽视和回避的事实。传播媒介声势颇大的宣传报道,使这一问题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超级热点”,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进展,前不久,本刊编辑部与《中国农民》杂志社、中农信发展部、农业部法规司、劳动部就业司等单位,在京联合举办了“民工潮”现象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原中央经检委副书记李昌、全国政协常委王郁昭、全国政协委员刘堪、以及来自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40余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来自安徽省阜阳地区、江苏省响水县等地的代表,在会上还介绍了引导农民合理流动的经验。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市场 制度缺陷 管制失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学清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近期出现的“民工荒”已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收入增加外,民工薪酬低、工作生活环境差、长期受歧视以及新生代农民自主意识增强等也是重要因素。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以市场调节为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依靠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让原本扭曲的劳动力价格逐渐趋于合理的水平。第二,以政府调控为辅。政府应该在深刻理解“民工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伯驰 曹景林
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社会资本对于信息分享和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干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农村样本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贫困户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所体现的社会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效发挥减贫作用。就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看,社会网络对农村的减贫作用比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更为显著。注重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构建,尤其是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网络质量,对于农村减贫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晓津
基于产出的资本所得由城镇人口所有的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构建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会逐渐缩小;经济中资本所得份额越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就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将减少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随着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无论是理论模型及其推论还是实证检验结果都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扩大而是逐步缩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