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3)
- 2023(5577)
- 2022(4506)
- 2021(4303)
- 2020(3605)
- 2019(8137)
- 2018(8004)
- 2017(15272)
- 2016(8451)
- 2015(8984)
- 2014(9142)
- 2013(9021)
- 2012(8478)
- 2011(7913)
- 2010(8072)
- 2009(7254)
- 2008(7562)
- 2007(6621)
- 2006(5889)
- 2005(5328)
- 学科
- 济(31212)
- 经济(31172)
- 管理(24352)
- 业(23586)
- 企(17359)
- 企业(17359)
- 方法(14268)
- 数学(12275)
- 数学方法(12081)
- 农(11065)
- 学(10138)
- 农业(8113)
- 中国(8063)
- 财(7908)
- 资源(7432)
- 制(6738)
- 业经(6701)
- 和(5980)
- 环境(5804)
- 理论(5784)
- 银(5727)
- 银行(5709)
- 行(5473)
- 融(5311)
- 金融(5310)
- 土地(5281)
- 务(5260)
- 财务(5247)
- 财务管理(5235)
- 地方(5229)
- 机构
- 大学(128795)
- 学院(125956)
- 管理(47914)
- 济(47795)
- 经济(46754)
- 研究(46725)
- 理学(41697)
- 理学院(41137)
- 管理学(40260)
- 管理学院(40020)
- 中国(34450)
- 科学(31677)
- 农(29230)
- 京(27875)
- 所(25124)
- 研究所(23375)
- 农业(23104)
- 业大(22995)
- 财(22043)
- 中心(20984)
- 江(19344)
- 财经(18168)
- 范(18082)
- 师范(17867)
- 北京(17035)
- 经(16670)
- 院(16469)
- 农业大学(15331)
- 州(15136)
- 科学院(14772)
- 基金
- 项目(90292)
- 科学(71431)
- 基金(67783)
- 家(62184)
- 国家(61733)
- 研究(61399)
- 科学基金(51636)
- 社会(39233)
- 社会科(37210)
- 社会科学(37194)
- 基金项目(35921)
- 自然(35428)
- 自然科(34498)
- 自然科学(34482)
- 自然科学基金(33914)
- 省(33570)
- 划(29827)
- 教育(27876)
- 资助(27289)
- 编号(24024)
- 重点(20875)
- 部(20655)
- 成果(19818)
- 发(18923)
- 创(18067)
- 计划(17745)
- 科研(17664)
- 国家社会(17341)
- 创新(17020)
- 教育部(16952)
共检索到181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钟甫宁 纪月清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发生于亲友之间并且不收取实物或货币租金的无偿耕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8县农户调查数据,文章实证分析无偿耕地转入户与有偿转入户的系统特征差异。研究发现:相比无偿转入户,有偿转入户的自评经营能力更高,更可能持有农机和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资源禀赋状况也较好。这意味着有偿流转有利于耕地流向更有效率的农户;无偿流转则相对有利于耕地流向资源禀赋状况较差的农户。建设正式耕地流转市场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可能会挤出弱势群体无偿转入耕地的机会,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耕地流转 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 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楠 纪月清 徐志刚 钟甫宁
农地流转市场的滞缓问题一直是政策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亲友或熟人之间的无偿转包行为被视为农地市场发育不完全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理论分析了影响转出户是否收取租金的因素。认为由于转出农地存在产权风险,农地未来价值越高农户越可能为了追求产权安全而选取在当期无偿转出农地。基于固定观察点的实证结果也显示:非农就业不稳定(需要农地作为未来的就业保障)和城市郊区或镇政府所在地(农地未来有转入非农增值的可能)会降低租金收取的概率。
关键词:
产权风险 农地附加价值 有偿与无偿转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洁 楚宗岭 靳乐山
生态补偿是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评估其受偿意愿对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2个县23个村组204份退耕还林调研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农户在不同分位点受偿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退耕受偿意愿为2353.4元/亩,补偿期限5年,约为现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的1.5倍。农户的资源稟赋特征及主观认知是影响受偿意愿最主要因素,且在不同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年龄大的农户更倾向于现金补偿,而年轻农户更倾向于政策补偿和技术培训。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以及政策宣传的同时,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根据农户资源稟赋的不同,实现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源 杨静 韩春艳 汤榕 徐川川 李士雪
目的:基于异质性假设,对医师数量进行调整,分析调整前后医师资源配置状况,使结果更具有科学性。方法: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所需年限调整医师数量,并测算宁夏不同地区2012—2016年医师资源集聚度和人口集聚度。结果:银川和石嘴山市医师资源集聚度相对人口配置充裕,吴忠、固原和中卫市医师资源集聚度相对人口配置短缺。建议:探讨卫生资源配置问题考虑到异质性是有意义的;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协调优化医师资源配置,缓解省内就医难问题。
关键词:
异质性 集聚度 宁夏 医师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春奇
本文以2004-2013年中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Wurgler的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实证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两方面解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且投资效率优于融资效率。进一步分行业检验,发现教育业投资效率偏低;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融资效率较低。本文拓展了资源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分析视角,丰富了会计准则变革影响效应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变革 行业异质性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星宇 李雪莲 柳春 余进韬
揭示地方金融发展带来的银行异质性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深刻影响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引入异质性银行竞争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剖析银行业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同时探究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异质性竞争加剧在总体上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该结论在利用城市商业银行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检验后仍然成立。但是,银行异质性竞争加剧形成的非对称政策传递效应,使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助于缓解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缓解效应主要来自生产率较高但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在当前经济内外环境愈加复杂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价值,为构建差异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威风 阎建忠 周洪
耕地流转有利于缓解耕地撂荒和闲置问题,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但已有山区的研究侧重耕地转出,且未深入分析农户耕地转入的特征。本文运用重庆市"两翼"地区12个典型村的1015份农户调查问卷,从地块尺度详细分析了农户耕地转入的特征,并通过T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转入耕地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多无偿转入耕地,但仍主要转入质量好、坡度小、离家近的地块;因受地形影响,转入地块又多为旱地,且难灌溉、面积小,并存在"去粮化"和粗放化经营。2农户特征方面,转入耕地的农户多为普通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小、效益低,且地块细碎化程度高。3影响因素方面,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收入、农具数量和耕作面积对农户转入耕地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地块平均面积和地区哑变量则武隆县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飞龙 霍学喜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厘清数字金融对农地转入的影响,可为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对苹果种植大户农地转入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基础上,利用2022年陕西苹果主产区407户苹果种植大户的微观数据,采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苹果种植大户农地转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苹果种植大户信贷约束,激励其增加生产性投资,进而促进农地转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新生代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苹果种植大户农地转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需要重视数字金融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在加快农村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老一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金融技能培训,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加大对收入水平较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志荣
文章根据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哲学原理,论述了图书馆有偿与无偿这一对矛盾。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总收入的减少,从而出现有偿服务这一现象,有偿与无偿的矛盾影响着图书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成为目前的主要矛盾;论述了这对矛盾的发展趋势,仍将是无偿取代有偿;说明了这对矛盾的发展是图书馆前进与发展的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永仪
国企用地不是无偿而是有偿无价赵永仪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国营企业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是独立利益主体。国家机关划拨土地给国营企业使用是理所当然的,国营企业盈亏都属国家行政机关的。这就是传统的国营企业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国营企业使用的土地是属于国家...
[期刊] 改革
[作者]
蒲阿丽 李平
采用我国32个工业细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出口与市场化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出口对我国行业劳动配置效率和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产生了较显著的净正效应,但是影响非常小,对资本和其他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化程度对行业劳动和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正面影响作用要远远大于出口;出口自身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并未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而通过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可以实现出口对劳动和总体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出口和市场化对于不同国有化程度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对国有化程度较低行业其他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
出口 市场化 资源配置效率 行业异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宏运 李谷成
本文利用2015—2020年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农户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结合使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控制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选择性偏误,分析土地转入和转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并构建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指标进行扩展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在低分位点(第20和40分位点),土地转入显著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土地转出无显著影响;在高分位点(第60和80分位点),土地转入和转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均呈显著负向影响。以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因此,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导向下,鼓励土地流转需要注意流转的对象和方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荃 张天华
中国政府规模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市级财政数据,在对中国各地级市1998—2007年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以政府规模衡量的政府经济干预恶化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规模对国有经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比对非国有经济部门更大;在时间上,政府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在短期中断后会重现,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耕地资源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耕地利用的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存在不一致,难以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土地优化配置模型分析,可知目前经济发展中缺乏考虑难以量化的生态非使用价值,解决外部性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建立政府干预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把生态非使用价值的部分价值补偿给农民。耕地生态补偿的核心是如何把生态非使用价值进行合理量化和确定合理补偿标准,而合理补偿标准确定能更好解决生态服务的最优的供给问题,真正使生态补偿起到对正外部供给的激励和对负外部性释放的约束作用。本文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探讨耕地生态补偿必要性和尝试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核算基本理论框架,认为耕地提供净...
关键词:
外部性 生态补偿 耕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孙良媛
实证分析了广东耕地的资源禀赋、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益的变动情况,运用计量模型估计了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广东耕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耕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是明显的非粮食化倾向和非农化态势,耕地生产率显著提高;农地使用权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为负值,农地转让权的完善对广东农地绩效的作用为正且在三种产权结构中影响最为显著,农地收益权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亦为负值但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耕地 配置效益 广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